凤凰与龙都源自古代部落信奉的图腾文化,在先秦的各类古籍里有不少关于凤凰的记载。在最初的记载描述里,凤凰是成双鸟,凤为雄性,凰为雌性。凤凰不仅拥有五彩斑斓的羽毛更有轻盈优美的舞姿,除却这些柔美特质更具备搅动风雨等力量方面的描写。

凤凰的四大守护兽(象征男性力量与权利的凤凰)(1)

在早期,凤凰作为与龙一个时代的图腾文化基本上作为力量祥瑞的象征,通常用来赞誉男性。但随着龙文化逐渐走上绝对力量的位置,凤凰与它平起平坐的地位丢失沦为其力量的附庸与陪衬,开始向中性化过渡。由于凤凰绝美的外形,逐渐受到女性的追捧与喜爱,在各类礼制的加持下凤凰作为女性的象征逐渐深入人心。

一、部族图腾文化的衰落使得凤凰从男性走向中性

1.在远古时期凤凰也是力量的图腾象征

凤凰大抵是从殷族的鸟图腾文化里逐步演化而来的,自古以来就作为祥瑞之物备受推崇。凤凰对于人类而言便是神一般的存在,它的存在与形貌无不受到人们思潮的影响。在远古部族时期,人类面对残酷的自然生存条件,能力微弱无不对自然力量产生敬畏与崇拜心理。

由此诞生了部族的图腾文化,人们期望通过膜拜各类拥有神力的祥瑞之兽来获得超自然的力量。凤凰便自人类渴望能够拥有翱翔天空云海,搅动控制雨水气候的能力里衍生出来。在那样朝不保夕与自然搏斗的岁月里,人们并不关注和致力于刻画凤凰的外形而完全专注于凤凰的力量象征。

由此,当男权时代到来时,凤凰这种作为力量象征的图腾文化被继承下来,运用到同样作为当时社会里力量与权利象征的男性身上。

凤凰的四大守护兽(象征男性力量与权利的凤凰)(2)

2.随着图腾文化的衰落凤凰力量性被不断弱化

然而随着部族文明的远去,曾经的图腾文化势必在新的环境里接受被改写的命运。在图腾文化衰弱的过程中,凤凰的力量象征被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耀眼柔美的形象被大书特书。

《山海经》里曾记载:有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凤凰最初便是神鸟的形象代表着力量与祥瑞。在对凤凰外貌的最初描写中也只写到是一种有着五彩羽毛类似山鸡的禽鸟并不是十分美丽。

而随着时间推移,凤凰最初的神性与力量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具体而柔美的外貌与曼妙的身姿。《说文解字》里便对凤凰外貌进行了细致完备的描写,不仅羽毛五彩斑斓,品格也尤为高洁,听到凤凰的声音就代表天下将迎来安定。凤鸣岐山成为周朝兴盛的标志。

凤凰这一形象在时代变迁里随着部落图腾文化的衰退逐步走向柔美祥瑞的象征方向。

凤凰的四大守护兽(象征男性力量与权利的凤凰)(3)

二、龙文化的崛起促使凤凰文化走向它的对立面

1.龙成为了天地间至高权利的象征

和凤凰随着图腾文化衰落而逐步走向力量弱化的态势不同。龙文化在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推广下逐步成为帝王的象征。皇帝多以自身为天命所归,获得百姓的敬畏与认可。所以很多关于皇帝的身世血脉描写都围绕这个意图展开。

但天命是很抽象的概念,人们需要具体事物的描述才能够感到信服。于是很多皇帝都将自身身世与龙关联起来,自诩真龙天子。在选择龙作为传递天命于君主的神权后,为了加固龙的权威性,关于龙的传说与文化不断兴起。

无不展现龙的强大与权威,通过对龙族的大书特书达到对君权威严的加持。君权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那么龙文化必然被打造成势头最强且唯一的存在,那么其他力量的图腾形象譬如凤凰只得为龙族让道,朝其他方向发展延伸。

凤凰的四大守护兽(象征男性力量与权利的凤凰)(4)

2.凤凰柔美轻盈的形貌与龙的阳刚形成对比

在唐朝以前,凤凰基本还是沿用从远古时期的使用习惯作为男性赞美的词汇。及至唐朝人文气息浓重,唐诗盛行。凤凰作为极具文化与特色的意象被频繁运用到诗作里,可能是大唐包容性极强女性地位也不断提高,凤凰这个赞美词汇也被用到了女性身上。

可能艺术的领域从来不受教条管制,凤凰于诗人而言不过是个美丽意象,形容男性还是女性都没有问题,只要应景就好。等到了宋代,帝王以龙自诩的风气与文化逐渐定型并成为礼仪制度不容侵犯。此时的凤凰柔美轻盈的情貌与龙的阳刚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是以不断走向女性化。

明清时候,男子基本不以凤凰图案装饰自己。而凤凰则逐渐成为与皇帝相对的皇后的身份象征物。

凤凰的四大守护兽(象征男性力量与权利的凤凰)(5)

三、为何凤凰最终成为女性的象征

1.凤凰柔美与女性有相通处

凤凰这一远古神兽形象,最初不过是类似山鸡的样子并不贵气美丽。但经过唐诗宋词的艺术加工和美化后,凤凰的形象越来越具体。在这个呈现过程中,凤凰的柔美被不断发掘。五彩的色泽、柔软光洁的羽毛、轻盈飞舞的姿态以及婉转动听的声音。

这些样貌特点无不与女性追求的美丽属性贴合,是以使得凤凰形象逐渐成为女子的象征。而凤凰自身所带的祥瑞属性也得到女子的追捧,在世间女子的眼中凤凰不仅是美丽的存在更是贵气与福相的代表。

追逐凤凰文化的过程中会令女子产生自身逐渐吸收凤凰优势的满足中。因为凤凰美丽的外表与端庄高贵的出身与当时社会认可的完美女子属性相贴合。

2.国人关于对称理念的执着

凤凰最终成为女子的象征物自然少不了龙族文化的推波助澜。而推出龙凤呈祥这样对称齐整的文化概念则是源自于国人对于对称成双的美学追求。古代历朝历代的诗歌创作里都将对仗押韵作为创作的标尺,虽然有的格律要求严谨,有的宽松些,但对仗基本比较工整。

除了诗歌创作,各类建筑设计上无不体现着对称规整的特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成为国人行事做人的标准,讲究规矩是国人的一个特性。这样的规矩也潜移默化间转移到各类艺术创作审美上。对称工整体现了规矩主次与尊卑,这和儒家思想里的君臣父子等制度伦理的概念暗合。

凤凰的四大守护兽(象征男性力量与权利的凤凰)(6)

于是,当龙族文化走向阳刚君权位置时,就注定国人会安排与其旗鼓相当的神兽文化登上阴柔臣属的位置。凤凰以自身不输给龙族的悠久历史和与属阴女性柔美符合的特质在这场对称位置角逐中获胜。自此凤凰追随龙族一同走向人间极致权威与祥瑞象征的巅峰。

3.礼制与文学对凤凰女性形象不断加固

凤凰这一形象从远古走来,随着人们对神性拟人化的想象不断改变样貌和承载的情感。可见来自民间思想与传统的文化是极其容易改变的。那么凤凰为何能被固化在女性身上?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主流官媒的引导以及各类文学创作孜孜不倦地描写。

从力度和数量上将凤凰的形象牢固在了女性身上,时至今日依旧受到推崇。古代的皇族为了彰显等级与权威,设立了各种礼仪制度。大到君臣礼节,小到日常琐碎都要有御制的概念。譬如皇族使用的颜色、图案以及器物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够等级和身份不能随便使用。

当龙纹成为君主专属的象征后,凤凰作为母仪天下的象征也不是常人可以随便更改使用的存在。在经年累月礼制的约束下,人们已经习惯将凤凰与贵族女子关联到一起不再有其他想法。除了礼制的规范作用,各类文学创作也为凤凰女性固化的进程添砖加瓦。

唐诗宋词里有诸多展现凤凰女性美的词句,令后世印象深刻。而各类戏文小说里也逐步将凤凰打造成贵族女子的象征。在文艺发展越来越昌盛的时候,这样高频的使用令凤凰女性化的一面深入人心。

凤凰的四大守护兽(象征男性力量与权利的凤凰)(7)

四、总结

任何习俗文化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历史长河的颠簸洗礼里不断变换着面目。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生活的习俗里并觉得理所当然,但当自身跳脱固有认知的桎梏时,会吃惊地发现如今熟悉的认知与文化和它最初的模样有如此大的差距和变化。

凤凰女性化的形象在如今的世道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存在了,可谁又能知晓原来最初的凤凰并不是女性的象征而是对男性的赞誉。可当人们顺着时间流淌方向看过去时,会觉得一切都是有缘由合情理的。凤凰源自古人对神的想象,而人们对神的想象势必会受到周遭环境改变的影响。

古人在岁月变迁里领悟了中庸平衡的概念,并且将这样的概念融入各个生活细节中。在国人追逐对称和美的美学思潮里,凤凰被推上女性象征的宝座。并在主流传媒的思潮引领下,上行下效在民间盛行开来,最终被固化在女性象征上至今未变。

参考文献:

《山海经》

《礼记》

《说文解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