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重庆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境外输入压力增大。

来自市政府外办的消息,自3月26日起,重庆对所有入境来渝的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机场是“外防输入”的第一线,如何做好从“国门”到“家门”的防控?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来到江北国际机场进行现场打探。

等候:从早上第一班到晚上最后一班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建设(如何做好从国门到家门的防控)(1)

△机场入境旅客分流点。

4月1日20:45左右,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体育馆内灯火通明。由市政府外办、主城九区、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组成的现场处置组在这里驻扎,这里是入境旅客分流点,一群穿戴着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的“守门人”还在等候。

他们穿着白色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口罩和手套,像电影《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一样守护着重庆的“大门”。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建设(如何做好从国门到家门的防控)(2)

△一名留学生在分流点接受排查。

随着一趟航班的落地,一名留学生乘坐航班返渝。在现场处置组的微信群里,这名留学生是“预警人员”,处置组在现场等候。

“在航班关舱门起飞后,机场信息联动组会对来渝、返渝人员进行筛查,有境外旅居史、密切接触史、发热等情形的视为预警人员”,市政府外办外国机构服务处处长、现场处置组组长李洛曼介绍。

根据外防输入相关处置流程,这名留学生落地后,在机场地服人员的引领下,来到了现场处置组。

“你好,你从哪里回来?”“麻烦查询一下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集中隔离满14天了吗?有没有相关手续?”……

收集了护照信息和14天轨迹后,现场处置组将信息传递到机场信息组,由机场信息组负责与边检再次核对信息,确认无误后,该名留学生填写完“14天内无入境记录人员申报承诺书”后,拿到了“通行证”。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建设(如何做好从国门到家门的防控)(3)

△机场信息组在登记信息

自3月26日起,重庆对所有入境来渝的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现场处置组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所有航班来渝的“预警人员”进行现场研判、分流,从早上第一趟航班到晚上最晚一班,他们需要一直等候在现场,如遇航班延误,则需要通宵工作。

坚守:不漏一人防境外输入

3月初,为了严格筛查来渝入境人员信息,市公安局牵头成立了机场联动协作办公室,市政府外办牵头成立现场服务处置组,分工协作,相互配合,联合机场、海关、边检、卫生健康等部门及相关区县组建的驻机场工作组,形成了外防输入的联防联控机制,确保对所有入境来渝人员精准研判和规范处置。

随着境外输入疫情风险加剧,3月25日,入境旅客分流点从T3航站楼迁至了机场体育中心,区县疫情防控工作组由此前的渝北区、两江新区,增加至主城九区及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

“第一天到机场,就遇到21人需要转离”,沙坪坝区现场工作组负责人邱凤雅说,刚到现场就遇到难题。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建设(如何做好从国门到家门的防控)(4)

△邱凤雅用喇叭喊话。

邱凤雅给自己和同事们打气,打印接运单、点名、预约车辆、联系检测点,40分钟后,21人顺利转离。

4月1日22点,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入境旅客分流点见到,各个点位上都有工作人员坚守。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建设(如何做好从国门到家门的防控)(5)

△现场处置组组长李洛曼。

“只要有1名预警人员,我们就将继续坚守防线。”李洛曼说,依托联防联控机制,目前外防输入工作已经形成了各类入境人员及相关信息的移送无缝对接、闭环管理,实现了对入境人员的可追溯、能查询,守护从“国门”到“家门”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