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在这一天,同学们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其实,我国古代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老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而且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感。古代的老师地位几乎和父母相同,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所以老师在古代又被称为“师父”。那么,古代师生之间是如何交往的呢?

古代家教怎么交友(古代老师和学生如何交往)(1)

汉明帝尊师

桓荣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学者、大臣,后来做了汉明帝刘庄的老师。

明帝自从当太子时,就跟随桓荣学习,登基为皇帝后,依旧尊重桓荣以师礼相待。他曾经亲自去太常府探望桓荣,让桓荣坐东面,设几杖(几杖:即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召百官和桓荣弟子数百人来行弟子礼,明帝亲自执弟子礼节。

每次桓荣生病,皇帝就派遣侍从看望问候,并派太医为桓荣医治。桓荣病势沉重的时候,呈上奏折叩谢皇恩,并辞让交还爵位和官职。明帝亲自到他家询问起居情况,而且到他家所在的街道就下车了,在桓荣床前,抚摸着他哭泣,赐给他很多珍贵的物品,很久才离去。

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贵的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古代家教怎么交友(古代老师和学生如何交往)(2)

杨时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hào)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yí)门下,跟随程颐(程颐和程颢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并称“二程”)学习。

有一次,杨时和一位同学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为了不惊醒老师,两人便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那位同学却还立在雪中。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故事,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专心致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练习】

中国古代涌现出了一系列像孔子一样著名的老师,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学有所长。下面是一些人物的称号,请根据你的了解,写出对应的人名。

称号

人名

“木匠祖师”

“书圣”

“医圣”

“茶仙”

“诗圣”

“诗仙”

参考答案:“木匠祖师”:鲁班 “书圣”:王羲之

“医圣”:张仲景 “茶仙”:陆羽

“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古代家教怎么交友(古代老师和学生如何交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