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天色渐晚,落霞映照在藤县和平镇和平村粉葛地上,脱贫户温献芳还在自家粉葛地里除草、施肥。

“种粉葛一年有多少收入?”“我种了3亩粉葛,按今年行情,加上奖补政策,收入近3万元。”温献芳的笑脸沐浴着霞光。她说,现在赚钱机会多,农闲时,她还会到村中合作社打工,每月收入3000多元,干活有劲头,日子有奔头。

如今,藤县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实业,扶贫政策像红霞一样洒进千家万户。上千上万像温献芳那样的贫困户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稳步奔入小康生活。

近日,"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一一千名记者一线行"来到藤县展开了深入采访,釆撷到了一缕缕脱贫致富的霞光。

1产业强起来,群众富起来

为了脱贫,藤县结合当地实际,找准了产业。

藤县是著名的粉葛之乡,和平镇是全国最大的粉葛生产基地。走在和平镇的村屯,放眼所及都是绿油油的粉葛田。全镇总人口8.6万人,贫困人口有1万多人,人均耕地不足0.6亩,却是中国最大的粉葛(葛根)生产基地,年产粉葛约占全国的1/6。

致富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致富路越走越宽)(1)

▲和平镇粉葛基地

当地政府将粉葛产业化作“一条龙”来发展,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方式,从种植、采摘、深加工、销售均由全镇人们共同运作。

在藤县葛多宝合作社粉葛加工厂,见到工人正将粉葛进行清洗去皮,再把粉葛放到传送带完成榨汁、烘烤等程序,最后在产品车间里出来的就是葛粉,再对葛粉进行预包装。

“若不是种粉葛我家不可能那么快脱贫。”村民周芝积说,他家种了5.5亩粉葛,年人均纯收入15000元,顺利脱贫摘帽。这几年,政府大力发展粉葛产业,市场价还不错,比较稳定,他也持续扩大了种植的面积。

致富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致富路越走越宽)(2)

致富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致富路越走越宽)(3)

据统计,目前和平镇有80%的农户在种植粉葛,种植葛根面积3万亩,年产鲜葛约7万吨,年产值约2亿元,带动1900户贫困户增收。

如果说粉葛是白色产业,玉桂就是红色产业。“今年预计收获干桂皮300多公斤,按照市场价来计算,仅干桂皮的销售就能给我带来4000多元的收入。”藤县岭景镇篁村贫困户蒙相锋介绍,肉桂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有118户贫困户625人加入合作社,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

强起来的不仅是粉葛、肉桂产业。几年时间,藤县大力发展八角、柑橘、杉木、荔枝、龙眼等绿色生态产业,以创建示范区,带动上下游发展,点线连成片,乡村组成面。

目前,藤县各类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09个,56个分布于贫困村,全年示范区产值达9亿元,带动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农业上下游产业发展,直接或间接带动近2万户贫困户就业或发展产业。去年共有298个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4万元,收入超10万元的“明星村”33个。

2企业引进来,岗位多起来

7月3日,在藤县金鸡镇民乐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的扶贫车间内,180多名女工人在玩具加工生产线上忙碌着,对零件进行上色、组装。巧手翻飞之间,一个个精巧的玩具被组装完成。

中午12时,今年44岁的贫困户张远金,熟练地完成了她在扶贫车间喷漆玩具最后一道工序,收拾了一下工作台,步行不到5分钟,就回到了家。

“我在搬迁点附近的扶贫车间上班,每个月工资2700元,休息时间还种了3亩花生,不但偿还了贷款,还有了积蓄,2019年顺利实现了脱贫。”张远金说。

张远金口中的扶贫车间,是金鸡镇党委、政府引进东莞市金诩玩具有限公司开办的藤县金鸡泰晴玩具厂,车间安置在村中,可安排就业岗位400多个,保底月工资2000元,人均月收入达2800元。

距离玩具扶贫车间30多公里远的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脱贫攻坚战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该产业园吸纳了上千名贫困户、脱贫户就业,成为工业产业扶贫的“带头大哥”。

目前,蒙娜丽莎、新舵、瑞远、碳歌等21家陶瓷企业入驻园区,推行“企业 车间 贫困户”的模式,将陶瓷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有效衔接,园区共有6间企业认定为扶贫车间,实现一人就业全户脱贫。

致富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致富路越走越宽)(4)

▲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

企业引进来,就业拉起来。各种扶贫车间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

地头式“扶贫车间”。位于天平镇新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旁的藤县农民工创业园,引进了蓝宇玩具、好尔电子等20家企业进驻,其中17家投产,已吸纳超500人就业。

结对式“扶贫车间”。目前,共有120多家民营企业与全县99个贫困村签订了帮扶协议,提供贫困户就业岗位1500多个。

如今,“扶贫车间”在藤县大地遍地开花,全县共有扶贫车间37家,带动劳动力就业7000多人,促使1000多户贫困户增收。

3队伍大起来,日子好起来

1946 9425=85 96826,这是一道非数学等式,也是一份不同寻常的成绩单。数字的背后凝聚着百万藤县人的心血和汗水。一组组数字,像一条条崎岖不平的扶贫路,连着山道弯弯,溪水潺潺。

1946,就是1946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9425,就是9425名帮扶联系人;85,就是85个已摘帽贫困村;96826,就是96826个脱贫贫困户。

甘震宇就是其中的一名驻村扶贫工作人员,原来是梧州市第八中学的一名教师,脱贫攻坚开始后,他放下教鞭,先后带领藤县古龙镇的合隆、古龙两个贫困村做驻村第一书记。

2017年,他带领古龙镇合隆村摘掉了国家级贫困村的帽子;2018年,他“转战”古龙镇古龙村,当年就带领这个有着7000多人口,3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处处有人帮扶,处处有人“点山成金、点水成银”。

这样的帮扶情景,每天都在藤县上演。

在脱贫攻坚中,藤县做到靶向施策,精准到户帮扶到人,上下联动,城乡互动,干部带动。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全县累计选派了1946名工作队员,确保99个贫困村有3名工作队员,167个非贫困村有2名工作队员,17个乡镇有1名工作分队队长。干部吃住在村,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

此外,全县共安排9425名帮扶联系人投入“一帮一联”活动,让贫脊的土地带来了山欢水笑,鸟语花香。

藤县以扶贫工作为切点,把“扶贫先扶志”和文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文艺活动310多场次,受众20万多人,通过寓教于乐形式,潜移默化提升贫困户的生产技术,劳动技能,从文明实践的源头挖掉穷根,让文化自信在老百姓心中扎根。

贫困人口越来越少,小康队伍越来越大。

致富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致富路越走越宽)(5)

住房有保障。截至目前,该县共建设集中安置点14个,投入资金3.7亿多元,建成安置住房1422套,建筑面积75320平方米,搬迁入住1422户6627人,入住率100%。

就医有保障。该县全面落实了“198”“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健康扶贫政策。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率为100%。

义务教育有保障。严格落实“双线四包”制度,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对疑似辍学学生实行分类动员、综合处理,全县无因贫失学辍学现象。

饮水安全有保障。今年投资约1600万元的22个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已全部完工,有安全饮水达标率为100%。

(梁乾胜 黄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