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应声奋勇向前,单枪匹马持长戈向岸边元军刺去,元军接住了他的长戈(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矛),却没有想到常遇春的目的正是在此,他手握长戈顺势跳上了岸边(这似乎是个撑竿跳的动作),连杀数人开辟了滩头阵地,后面士兵一拥而上,占领了采石。

这是明史著名通俗读本《明朝那些事》对明朝开国大将——开平王常遇春神勇作战的描写。

大明开局就是榆木川(常遇春田间打盹)(1)

在明初,常遇春是仅次于徐达的大将,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常遇春与朱元璋的相遇,更是离奇又离奇。

常遇春本是怀远人,他天生神力,长着一双射箭的猿臂,在乡里远近闻名。然而常遇春不甘于当个种田农民,因此经常干作奸犯科之事。若非天下大乱,常遇春说不准会被官府逮捕,别说流放,掉脑袋都有可能。

然而常遇春很幸运,他生逢乱世,对于这个“杀神”来说,正是大展宏图的时间。常遇春心中无穷无尽的“杀欲”,在乱世可以尽情释放。

红巾军起义时,常遇春加入了强盗刘聚的山寨。然而常遇春却发现,这个刘聚根本就胸无大志,只喜欢打家劫舍、抢掠妇女,没有任何前途。因此,失望至极常遇春决定投靠当地风头正劲的小军阀朱元璋。

大明开局就是榆木川(常遇春田间打盹)(2)

走到半路,常遇春又困又饿,于是在空无一人的田垄间打了个盹。睡到中途,常遇春突然做了一个奇异的梦:一个杀气腾腾、身披盔甲、手持大盾的杀神对着自己大吼:

“起起,主君来!”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快醒醒,你的主公来了”。

于是常遇春猛然惊醒,正好看到一支带着“朱”字旗的军队从田边路过。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常遇春赶紧冲向这支军队,发现果然是朱元璋的部队。于是,常遇春加入了朱元璋部,成为一介士兵。

大明开局就是榆木川(常遇春田间打盹)(3)

一开始,朱元璋对常遇春并不待见,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想吃饱饭的强贼。然而呢?常遇春却一天到晚向朱元璋请示:“我要打前锋”。但是朱元璋出于对他的怀疑,一直不肯同意。

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朱元璋攻打采石,而元军在河对岸严阵以待,久攻不下。于是朱元璋对常遇春说:“你不是要当前锋吗?你要不要试试?”

而常遇春呢?等得就是这个机会,于是他单枪只船,以一己之力在采石滩头开辟了一个阵地。元军虽人数众多,却皆不敢近身。朱元璋见状大喜,于是立即从常遇春打开的缺口涌入,成功攻克采石。

从此以后,朱元璋但凡出战,均以常遇春为先锋,真可谓所当者破,所击者服。然而相比于秋毫无犯的徐达,常遇春嗜杀成性,只要攻破城池必纵兵屠城,只要抓获俘虏必定屠杀得片甲不留。

大明开局就是榆木川(常遇春田间打盹)(4)

因此,朱元璋多次告诫常遇春:“攻克城池不要杀太多人,如果没有百姓,就算得到土地又有何用?”然而杀红了眼的常遇春哪管那么多,还是照杀不误。虽然经常违背朱元璋的将令,但是常遇春确实会打仗,而且朱元璋也深知慈不掌兵的道理,因此对他也是多有优容。

在与陈友谅的作战中,常遇春多次身先士卒,立下奇功。在决定命运的鄱阳湖之战中,陈友谅的猛将张定边连杀朱元璋三位大将,猛扑朱元璋座船。朱元璋逃之不及,几乎要被张定边杀掉。而常遇春适时赶到,一箭射伤张定边,救下主上性命。

其后,常遇春等人放火焚烧陈友谅的战船,将敌军杀得大败,而陈友谅本人也中箭而死。陈友谅势力灭亡后,常遇春被朱元璋定为头号功臣。朱元璋夸赞他说:“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朱元璋相继平定陈友谅、张士诚两位强敌,已经具备了北伐中原的资本,于是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兵分两路进攻元朝。

大明开局就是榆木川(常遇春田间打盹)(5)

出征前,朱元璋告诫他:“你带兵太喜欢身先士卒,但是带着百万大军,哪能像一个小校一样亲自砍人,希望你注意一点。”

然而,常遇春哪会听。在攻打山东的战斗中,常遇春旧病复发,竟抛开大军单骑冲阵。元军20多名骑士,手拿长矛,一齐来刺他,结果反被常遇春连杀数人。明军见常遇春如此神勇,于是跟着他冲向敌军,将元军杀得大败。

攻克山东和潼关后,元朝大都已经势单力孤。徐达、常遇春两路进发,最终不战而攻取大都,灭亡了元朝。

大都被攻克后,常遇春又随徐达横扫北元势力,攻克其陪都开平。但在回师过程中,常遇春却患上了“卸甲风”,罹患脑卒中不幸暴死,享年40岁。

大明开局就是榆木川(常遇春田间打盹)(6)

朱元璋听到常遇春的死讯,惊讶到不可思议。于是朱元璋亲自为常遇春祭奠,并将之追封为开平王。

作为将领,常遇春用兵从未败北,与徐达并称为明帝国双璧。常遇春常常说,只要给他10万大军,就能横行天下,因此常遇春也得到“常十万”的绰号。

然而,常遇春嗜血成性,多次屠城、杀害俘虏,手上沾满了血腥。战争时期,朱元璋尚能原谅常遇春的过失;但在和平时期,常遇春如果不能收敛自己的性格,恐怕只有吃不了、兜着走。况且常遇春的外甥,还是后来被朱元璋族诛的蓝玉。到时候,常遇春家族岂能幸免?因此,常遇春的早死,反而是他的幸运,至少保住了他的身后之名。

大明开局就是榆木川(常遇春田间打盹)(7)

对于常遇春的死,当年名月曾在《明朝那些事》中高度评价道:

“常遇春的一生,从太平之战自告奋勇,到北出沙漠,所向无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是真正的军事天才,是真正的第一先锋。他的生命就像灿烂的流星,虽然短暂,却光耀照人。”

本名为石悦的当年明月,就是以这种幽默掺杂着历史感的文字,向我们讲解了从元到明的200多年历史。虽然它属于通俗读物,但作者当年明月严格参照正史,结合自己在政府的工作经历,写下这本雅俗共赏的名著。

我初中时,就曾买下了全套的《明朝那些事》,看得我如痴如醉,最终建立起对历史的兴趣。要普及历史,将历史通俗化是必由之路。

大明开局就是榆木川(常遇春田间打盹)(8)

对此,许多名家都多有赞誉。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就曾经说过:我特想跟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人聊,那本书很好。明史专家毛佩琦也说“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

大明开局就是榆木川(常遇春田间打盹)(9)

大明开局就是榆木川(常遇春田间打盹)(10)

利用这套书,当年明月每年都会收取上千万的版税。如今当年明月应出版社要求,出品了《明朝那些事》的2020年增补版,更加物超所值。本书诙谐有趣,内容均依据史实。是普通人了解明朝历史最好的选择,可能没有之一。

原价336元,现价231,。如果关注我,可以领券折扣至199元。这套书真的值得收藏,自己看了,小孩子也能看懂,小学生就可以看。如有兴趣,请点击下方横条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