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诞生与流变(简说道教的起源与发展)(1)

一提到道教,我们会想到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会想到封神榜,会想到修仙、炼丹;会想到道教的“始祖”—老子。封神榜讲的是武王伐纣,周灭商的故事,而老子是周朝的图书管理员。那么,道教真是老子所创吗?

据史书记载,老子写下《道德经》后便骑青牛出函谷关而去,从此不知所踪。所以,道教并不是老子所创。

道教的诞生与流变(简说道教的起源与发展)(2)

那么道教是何人何时创立的呢?道教与老子有什么关系?

关于起源胖子不是一天吃出来的,道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立起来的。要开宗立派,总得有知识储备,知识从哪里来呢?是一代又一代人探索积累总结下来的。道教的知识体系传承,有下面几点:

道教的创立

知识基础已经有了,该有一个大能在合适的时机整合这些知识,形成一套体系,开宗立派了。西汉初期,一些人尊崇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并以道家思想(和道教是两回事)为主并且采纳了阴阳、儒、法、墨等学派的观点,形成了黄老学说。以此学说为依据让国家百姓修休养生息。到了东汉末年,朝政混乱,群雄逐鹿,战乱不休,老百姓苦不堪言。

张道陵的父亲叫张大顺,好神仙之术,自称“桐柏真人”,生下儿子,即取名为“陵”,希望将来能追随先祖,远离尘世,登陵成仙。张道陵云游名山大川、访道求仙。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到了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云锦山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道陵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传说三年后神丹成,龙虎出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时年张道陵60岁,听闻蜀中民风纯厚,易可教化,便移居四川鹤鸣山。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于蜀郡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了五斗米道,又名正一盟威道。

“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灵帝时,五斗米道传承者是张道陵的孙子张鲁,大约同一时期还有张角创建的太平道(黄巾军),但太平道因造反被镇压,并没有传承。

回到前面的问题,道教与老子有什么关系?道教为什么尊老子为道教始祖?道教与道家扯上关系,是从张鲁让其下属背诵《老子》五千言开始的。张鲁的道与老子毫无关系,为什么会让人背诵《老子》呢?有一个可能是汉时的黄老并称,方士们自托于黄帝,而黄帝没有流传下来的著作,所以只能挂靠在与其并列的老子名下了。

发展

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汉末魏晋时期是我国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晋道家的著名学者葛洪的 《抱朴子》在道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葛洪本人也被认为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到南北朝时道教因为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同而盛行起来,到了唐、宋,由于皇室的尊崇,宫观大兴,信徒日增,道教的发展到达极盛。

天师传承

张陵为天师派第一代天师,所以在道教中被尊为祖天师。天师职位的继承采用世袭嗣教制度,祖天师化去后,由儿子张衡接任,史称嗣天师。张衡化去后,又由子张鲁接任,是为系天师。到了第四代孙张盛时,回归迁居江西鹰潭龙虎山,子孙世传其业,一般称第几代天师,统称张天师。

道教重要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