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主要演员(电视剧演义第一回)(1)

编者按中国电视剧是从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开始的,但真正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敌营十八年》一声枪响,革命传奇从银幕转战荧屏。《万里长城永不倒》歌声一起,英雄豪情就灌满了少年们的胸膛。《西游记》美猴王一声尖啸,四大名著从想象空间进入凡尘。《上海滩》上的一袭风衣,改变了人们穿衣戴帽的惯性。《围城》里走来一群假人,始知道文人无行的丑陋。《水浒传》大河向东流,中国人该出手时就出手……过去的30多年,中国电视剧车载斗量,只有经典才能拒绝时间的销蚀,放射恒星般的光芒。从本周末起,我们将从《影视独舌》系列丛书之一《黄金档》中抽取精华段落,写成“中国电视剧演义”40回,为大家讲述30年电视剧的光荣与坎坷。

(1)

30多年前,电视剧重生

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主要演员(电视剧演义第一回)(2)

一部柔若无骨、优美如画的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诞生,彻底刷新了《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创造的“硬朗派”舞蹈美学。《丝路花雨》被新闻媒介赞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

这一年,中国电影总产量达到了65部,观众创记录地达到了293亿1千万人次。以《从奴隶到将军》为代表的电影仍然在正面书写革命史,而表现亲情和爱情的《小花》和《归心似箭》温暖了人们的心灵,娱乐身心的喜剧片《瞧这一家子》和武打片《神秘的大佛》也破壁而出。

日本电影《追捕》、《望乡》,英国电影《简爱》,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一大批外国电影乘着时代的春风进入了观众的视野,人们记住了那些外国面孔说出来的大段的中文台词。

与此同时,复苏中的国产电视剧无法填满电视频道的大片空白时间,引进剧蜂拥而入。1979年11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南斯拉夫电视剧《深入敌后》,由此进入了电视译制片的黄金年代。《大西洋底来的人》在成年人中掀起了科学热,而《铁臂阿童木》把科学的种子植入了孩子们的心里。日本电视剧《姿三四郎》展现了眼花缭乱的柔术,美国惊险剧《加里森敢死队》令国人大开眼界。

《加里森敢死队》热播,给当时的电视工作者带来这样的启示:观众对惊险战斗剧的热爱是无法遏止的,但完全没有导向的迎合和纵容也是不可取的,究竟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只能是自己着手拍摄类似剧作,确立国产惊险剧的品牌。央视紧急上马了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说的是地下工作者江波在敌人阵营中卧底十八年立下奇功的故事。

受命拍摄这部电视剧的是中央电视台的导演王扶林。在中国电视剧史上,王扶林是个耀眼的名字。他是中国第一代电视艺术家,1958年导演了电视报道剧《党救了他》,执导了电视剧及综合文艺晚会90余部(集)。经典电视剧《敌营十八年》《赤橙黄绿青蓝紫》、《红楼梦》以及《三国演义》均出自他手。可以说,中国电视剧最初的行业标准就是他和他的同事们创立的,中国电视剧繁荣的源头就是他们因陋就简的奋斗。他一人主导了四大名著翻拍工程的两部,他经历了中国电视剧产业从小米加步枪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全过程。

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主要演员(电视剧演义第一回)(3)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开播。一个月后,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1959年10月,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一部较长的电视剧《新的一代》,王扶林是两位导演之一。王扶林回忆说,“当年的电视剧都是直播的,我自己大概就拍了20部左右,黑白的,没有录像,那个时候文艺是为政治服务,比如说今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晚上我就用文艺形式播出,等于是把新闻形象化了一点,谈不上艺术创作的风格、个性,人物塑造谈不上,只是把这个事稍微立体化地传播出去了。”

到“文革”之前,国内共播出电视剧80多部。这些电视剧都是在真实的场景中“现场直播”的,类似于今日的舞台剧转播,并没有留下活动的影像资料。“文革”十年,电视剧的拍摄已经基本停止,电视成了宣教的工具,主要是转播“革命样板戏”。期间,北京电视台只拍摄了一部电视剧《考场上的反修斗争》,成为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第一部用录像设备拍摄的黑白电视剧。1978年4月,中国广播电视剧团和北京电视台合作录制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部电视剧《三家亲》。1979年8月,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在北京举行,号召全国有条件的电视台大力制作电视剧。

电视剧大生产的时代到来了。

(2)

《敌营十八年》:观众能吃粗粮

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主要演员(电视剧演义第一回)(4)

“春申江畔,高楼矗立。一辆道奇牌小轿车,从沿江大道驶进繁华的燕京路。一份展开的《申报》,刊头上有“1948年6月3日”字样。轿车内,肩戴国民党少校军衔的唐华,在看报纸,他身旁的上士驾驶兵彭小雪,正聚精会神地注视前方。”

这是电影文学剧本《敌营十八年》的开头,发表在1980年第2期《山花》杂志上。《山花》是贵州省文联主办的文学月刊,剧本的作者是贵州作家唐佩琳。用今天的话来说,《敌营十八年》可谓中国最早的谍战剧。能够创作这一题材,跟唐佩琳的生活阅历分不开:他16岁参军,他的姐夫就是地下工作者。剧中主人公江波的故事,就取材于他自己所见所闻的一些故事。剧本刊出后,同时被珠江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看中,珠影希望他进一步修改剧本,而中央台则要求他马上到北京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当时,电视连续剧完全是新生事物。唐佩琳来到北京,见到导演王扶林,他上来就问“电视连续剧”的剧本怎么写?由于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王扶林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唐佩琳又说:按照章回小说的路数写怎么样?王扶林觉得差不多是这个感觉。唐佩琳就把故事作了通盘考虑,梳理出了一个分集提纲,每集之间既注意连贯性,又要给观众留下一定的悬念。第一集写完交给王扶林后,他欣喜地表示认可。随后,唐佩琳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改写完了10集的剧本,拍摄完成后剪成了9集。当时,唐佩琳的稿费是600元。

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主要演员(电视剧演义第一回)(5)

1981年2月5日,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开播《敌营十八年》。这部剧没有强调宣教功能,而是突出了戏剧性和娱乐性,大量采用了蒙太奇手法制造悬念。片头先是响起刺耳的警报声,接着是几声枪响,然后推出片名,预示着这是一部标准的通俗情节剧。

关于故事,网上有个标准件:“解放前夕,共产党员江波为完成党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身深入虎穴十八年。他不顾个人安危,与敌人巧妙周旋,关键时刻当机立断,急中生智,避过敌人的重重监视,一次次将情报安全送出,粉碎了敌人的阴谋诡计,终于迎来解放。”

这段文字信息量有限,而且前后矛盾:已是“解放前夕”,如何“深入虎穴十八年”?其实,全剧故事跨越了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江波并非一上来就是一个成熟的地下工作者,而是初出茅庐就被国军头目宣子奇的花招所迷惑,送出了假情报,造成我方的重要损失。不过江波成熟得很快,以后每次他都巧妙地完成了任务,并且巧妙地嫁祸于敌人,自己安然过关。在最后一集里,江波像《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一样,在敌人环伺的险恶环境中把一直紧盯自己的特务说成了“共军”,并把他带走“交上级处置”。小车轻快地开往解放区,江波和久别的战友们紧紧地握手。江波将国民党的军帽狠狠地甩在地上,车轮滚滚碾过帽子。随着这个颇有象征意味的画面闪过,全剧就此告终。

全片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八十年代初影视作品的一些共有特征。江波在卧底多时终于跟组织取得联系后,激动地说:“我终于找到你们了!”出于工作需要,江波跟自己的妻子康瑛相逢不相识,只能在影院的黑暗中握手致意。江波的助手唐华和女朋友在树林里见面,两人情话绵绵,女方却始终不看男方,抱着一棵树别着脖子万般羞涩。江波的女儿被敌人抓住严刑拷打,江波眼睁睁地看着却无法施救,也无法表露真情,背着敌人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主要演员(电视剧演义第一回)(6)

这部剧由中央电视台的王扶林和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都郁共同导演。江波的扮演者是七十年代的大明星张连文,他之前以塑造工农兵形象而著称。他在电影《创业》中演过工人周挺杉,在电影《艳阳天》中演过农民肖长春。扮演唐华的是八十年代的明星张甲田,他在剧中的大鬓角形象引起了观众的效仿。

拍摄《敌营十八年》时,导演手里只有10万元制作费,因而拍摄条件异常艰苦。全剧时长315分钟,大约2000个镜头,100多个场景,剧组转战北京、庐山、九江、汉口、福建等地,共拍摄了97天。去掉天气影响、转场等因素,实际拍摄了75天,平均每天完成28个镜头,最多的时候一天拍了50多个镜头。用今天的话说,这叫制作粗糙,硬伤无数。紧赶慢赶目的只有一个:早日制作完成,赶在春节期间播出。

男一号张连文回忆说:“服装是到处借,到电影厂借,也不合身,演员也不讲究了,国民党的军纪是很严的,但是你要是做服装就得花掉大量资金,摄制组没那么多钱。我这脖子粗,永远系不上风纪扣,所以就这么敞着吧,还自我解嘲说是‘潇洒,不受拘束’。那个时候拍摄不是特别严谨,有时候看完了以后,自己都觉得好笑。”的确,江波战斗在敌人心脏里达十八年,国军的军装制式更换了许多次,要想把各时期的军装借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借到了上衣,却没有裤子,全身的景别不得不改成了半身。有时帽子太小,只能是拿在手里,聊胜于无。有次要拍一队士兵的戏,却只借到了两套军装,只能让两个排头兵穿上,通过镜头的角度把其余的人隐藏起来。

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主要演员(电视剧演义第一回)(7)

而更大的难度在于演员无从把握人物的感觉。张连文说,“无从体验生活,因为对国民党的历史咱们都比较生疏,只能从其他电影上照猫画虎地学一学。另外的话,从我自个儿主观意识上来讲,想玩帅,再加上本来衣服就不是很合体,就觉得有点邋遢,就想在动作上能够稍微随便一些,但是这超出了一个国民党正规军人的规范。”

也许是“文革”对通俗惊险片的禁锢太久了,就是这样一部仓促上马、赶工完成的作品,播出时引起了海啸般的回响。当时,电视机在中国还不普及,“围观”是当时的一种民俗。直到今天,从那个时代走来的人都对这部剧的主题歌记忆犹新:“啊!战友你乔装改扮深入敌后去战斗;啊!战友你机智灵活神出鬼没去战斗。啊…啊…胜利向你招手,曙光在前头。啊!战友你艰苦卓绝深入虎穴度春秋;啊!战友你舍生忘死孤胆斗敌显身手。啊…啊…胜利向你招手,曙光在前头。”

张连文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见《敌营十八年》的情景:“后来我拍《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四川的时候,我们住在简阳的一个小招待所。有一天傍晚,我们拍完白天戏往回走,就看见在村口放着一个电视,全村人在那儿围着看电视。我说,看什么电视呢,这么多人。当时我跟现在已经去世的老演员李纬(演许茂)说到那儿去听听,结果一看,我说这是我参加拍摄的那个《敌营十八年》呀。就全村人在那儿站着,而不是坐着,静静地看。”

《敌营十八年》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同时,也听到了不同声音。一个曾深入敌后的老地下党员写信声讨:“要是按江波那个搞法,别说十八年了,他连十八天他也坚持不了,早暴露了!”评论界的指责是:“地下党员搞情报还用上了美男计,剧情中还包括了床上戏,完全背离了导演阐述中‘歌颂共产党人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高风亮节’的主题思想,这还得了?”张连文当时一听“床戏”就懵了:我自己拍的我怎么不知道?后来想办法重看了一下才弄清楚:江波去找女特务拿密码本,女特务和一个男特务在床上,被他撞破后,女特务从被窝里露出一肩膀。

以今天的眼光看,这样的“床上戏”司空见惯。不过,剧中有几段台词倒的确是露骨的“挑逗”,足以引起保守派人士的不满。江波和女特务罗茂丽情意绵绵地“对诗”,女方说:“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男方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面对女特务不断放电,江波没有“将计就计”,而是笑着回避了。女特务媚眼如丝地追过来:“男人都是不吃素的。阿波,你有男人的美,可是太不懂感情了。”眼看江波避无可避,他事先安排的唐华及时敲门,假装向他请示公务,江波才得以脱身。

当时风气未开,影视中根本没有所谓的床戏和激情戏,甚至爱情戏都少得可怜。没有赤裸,没有叫床,也没有挣扎,“男人吹灯,扑向女人”成了电视剧床戏的经典程式。即使到今天,电视剧也一直是以讲故事为主,并不以亲热镜头作为看点。

(3)

《赤橙黄绿青蓝紫》:顽主先遣队

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主要演员(电视剧演义第一回)(8)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是1933年夏天毛泽东写的《菩萨蛮·大柏地》。当时他在党内受到排挤,被免去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改去领导中央苏区的地方工作。在查田运动中,他重返大柏地,想起了在此战斗的前尘往事,感慨地写下了这首词。

后来,“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句不迳而走,成为“多姿多彩”的同义词。到了八十年代,著名的“改革小说家”蒋子龙更借用此句写成了同名小说,表现改革初期的社会生活。小说一出引起轰动,几乎同时被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

电视剧《赤橙黄绿青蓝紫》是王扶林这一时期的另一力作,主演是陈宝国和夏立言。王扶林说:“当时陈宝国就是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员,我们要选一个外形很冷峻、也很英气、也很调皮、有一些逆反的演员,选了他也是很巧,他爸爸是个司机,他演的是个司机,他肯定有这方面的生活,那么就请他演了。”1982年,陈宝国因此剧而获得了第一届金鹰奖最佳男演员,一夜成名。夏立言一直是北京人艺的重要演员,在新版的话剧《雷雨》中还出演了鲁妈。

陈宝国回忆道:“那时候三集就叫电视连续剧,而拍这三集戏用了8个月的时间。当时并不是按集给钱,我的收入就是工资,拍戏有补助费,国家规定是8个小时工作时间,我要早上5点钟起床,就给点‘早起费’,不过就几毛钱。后来我凭这部戏拿了第一届金鹰奖的最佳男演员,当时也有颁奖晚会,还要上台致获奖感言。当时不像现在的奖杯全是镀金的,看上去很漂亮、很华美,但分量很轻,当时那个奖杯是铜铸的,8斤重,在我之前有个女同志上台领奖杯差点没给坠一跟头。”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经济特区,出口外向型经济的萌芽在中国南方迅速滋长。越来越多的外宾涌进国门,越来越多的国人跨出国门,中国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新鲜空气中,大步融入世界。《赤橙黄绿青蓝紫》撷取了改革初年的一朵浪花,以小见大地见证着社会的变迁。

80年代初,中国内地还没有原创的流行歌曲。一种从港台偷偷带进来的盒式录音带,在城市的前卫青年和少数专业音乐工作者中间悄悄流传,其中多数是台湾歌星邓丽君演唱的歌曲。这些歌曲轻柔细软,音质甜美,一下子就流进了人们的心里。1980年,《歌曲》杂志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听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中国听众第一次投票选出十五首自己最喜爱的歌曲。这一年9月的新星音乐会上,内地第一批流行音乐歌手登上历史舞台,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等歌手成为大众明星。随着流行歌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相声、评书、小说联播等文艺形式也掀起了滚滚热浪。这一年,电影《庐山恋》上演。影片大大方方地表现了爱情,也让庐山成为一座充满温情和浪漫色彩的名山。《庐山恋》中的周筠和耿桦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演员张瑜和郭凯敏也成了银幕上的最佳情侣。张瑜片中的服装换了43套,远远超过后来《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23套旗袍,她的装束引得爱美的女观众纷纷仿效。郭凯敏则以英俊的外形和纯真的气质成为女观众心中的“白马王子”。

《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年轻人当时就浸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他们自然对仍然充满束缚的工作环境有所不满。电视剧一开始就把年轻人和保守派的矛盾揭示出来:第五钢铁厂门前的自由市场上,一个生意兴隆的小煎饼摊引人注目。摊煎饼的两位青年是钢厂运输队的司机刘思佳和何顺。厂党委书记祝同康对本厂职工卖煎饼很是恼火,他把车队副队长解净找来。解净不同意处分刘思佳,而建议改革经营管理方面的措施。祝书记大失所望,并对解净“学抽烟、学开车”,同刘思佳等人“打得火热”百思不解……

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主要演员(电视剧演义第一回)(9)

陈宝国扮演的刘思佳“流里流气”,而解净为了取得他的认同吃尽苦头。解净从党办秘书到车队副队长,处处遇到手下的抵触。从业务上来说,她是外行领导内行。从人缘上来说,她被认为是“溜须拍马”上去的。初次亮相,她就遭到爱发牢骚的小青年何顺的抢白,跟着出车又被刘思佳给扔到了大马路上。

其实,这是所有“新领导”共同的麻烦。大导演李安曾在《十年一觉电影梦》里写到拍摄《理智与情感》时的麻烦:编剧和主演是英国才女艾玛-汤姆森,制作班底是好莱坞的熟练技师,有的还得过奥斯卡,他作为初来乍到的华人导演,不断遇到挑战。李安苦熬硬顶,琢磨、耍赖,在片子完成之时,出落成了一个能文能武的真正的导演。他感慨说:在中国做导演好比当皇帝,剧组所有的人都围着你转;在美国做导演好比做总统,事事都得说服别人才能运转。解净遇到的就是李安当年的问题,她也是连拼带顶,以真诚换得了人心。

刘思佳是荧屏上第一个叛逆青年形象。虽然只是卖卖煎饼,说说风凉话,在当时已是举止出格。偏偏是这样的人物博得了观众的喜爱,可见过去十几年间的刻板和禁锢已经不得人心。八十年代的主旋律是思想解放,而躲避虚伪、解构假面的艺术形象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刘思佳之后,亦正亦邪的许文强(《上海滩》)、没有正形的杨重、马青(《顽主》)一样获得了观众的青赏。

1981年,全国共播出了新制作的电视剧128集。当时的电视剧以单本剧和上下集剧为主,9集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的播出是一个可喜的开端。虽然今天看来它的剧情漏洞不少,但它切合了电视剧适合长篇累椟、连续收看这个最本质的特点。《敌营十八年》之后,中国电视剧的生产逐渐提速,《虾球传》《蹉跎岁月》《武松》陆续在1982年开播,中国观众逐渐形成了定时定点收看电视剧的习惯。

【文/李星文】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吧!

搜索微信号“dusheme”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影视独舌】

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微博、博客、豆瓣和人人小站、网站五大载体。在今日头条、新浪、网易、腾讯、搜狐都有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