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从古至今都十分常见,作为中国传统婚礼礼节之一,不失为一种认识且找到另一半的重要方式。

现代人相亲,大多会选择一个吃饭的地方,约定时间进行,整个过程的重点是“男女双方见面”,但在广东,旧时的“相亲”并非如此,“见面”没有那么简单。

广东男女相差2岁长辈不同意吗(旧时广东人相睇)(1)

粤语方言相亲是“相睇”,旧时广东人相睇(首次),当事男女是不出现在整个过程中的,即不见面,而是父母长辈安排,通过媒人传话。

“相睇”分阶段,首次之后,在媒人的撮合下,双方父母各自满意,再次约定相睇的时间——通常的地方选择是男方或者女方家里,当进行到这一步,男女可以见面了,但也仅限于相互偷看几眼,而且无法直接交谈。

也有“庙面”,男女双方各由媒人或父母带到集会、庙会等人多热闹的地方,由媒人远远明示,过程中男女双方匆匆地互看一眼,“是骡子是马”并不了解,性质与我们现在坐下来的面对面交流区别很大。(实际上,即使到了最后的成亲,男女双方见面也不多,甚至从未见过)假如女方通过偷看的几眼,对男方上眼,则由媒人传话,再择时间,女方父母或家人在媒人的陪同下,带上女儿(也可不带)到男方家里“看过活”。

广东男女相差2岁长辈不同意吗(旧时广东人相睇)(2)

“看过活”,俗称看“看家当”,这是旧时广东人相睇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解男方的家庭成员及家庭条件,思忖女儿婚嫁的可能,看的是女儿过门后过好日子的保证!

广东旧时的“相睇”,将中国传统婚嫁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谓“睇”,从初次禁止见面发展到偷看几眼,可见当事人在“相睇”的整个过程中的角色扮演无足轻重,无论女方对于男方的印象如何、想法如何,倘若父母与媒人同意,那么这桩婚事已经成了。

以笔者爷爷奶奶为例,笔者奶奶出嫁前从未见过自己的丈夫,第一次见笔者爷爷是在结婚进门的当天,现代的我们难以理解这样的中国传统婚礼,却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真真切切存在于我们的祖辈身上。

广东男女相差2岁长辈不同意吗(旧时广东人相睇)(3)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婚礼仍然有可取及传承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嫁观念的改变,陋习势必消亡,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接受“相睇”,男女双方不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