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读《百年孤独》

爱情终究是一个寂寞的旅途(回忆没有归路春天一去不返)(1)

1982年,马尔克斯凭借这本小说,获得了当年分享贝尔文学奖,后来,《百年孤独》这本书,又在美国被评为:继《圣经》创世纪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一本可以和《圣经》放在一起比较的书,我想我们没有理由不读它。

爱情终究是一个寂寞的旅途(回忆没有归路春天一去不返)(2)

《百年孤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一:马孔多

《百年孤独》的故事,始于一场不被看好的婚姻,在一个偏僻的村庄里,一个姓布恩迪亚的年轻人,娶了自己的表妹,在一场斗鸡游戏中,年轻人杀死了讥笑他的邻居,后来每天晚上,他都被邻居的鬼魂纠缠,于是他带着妻子和一帮朋友离开村子,翻山越岭走了两年多,最后在加勒比海沿岸,一个叫“马孔多”地方建了村子定居,并在这里开荒种地。小说的主要故事,也都是发生在这个叫马孔多的地方。

随着时间推移,马孔多开始被外界发现,并经历了战争、工业革命、信仰坍塌,慢慢从一个无人知晓的村庄,变成小镇,后来发展为城市,直到最后又被人们遗忘,从世界上消失。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布恩迪亚家族的七代人,全都是亲历者与见证者。比如其中第二代的上校奥雷里亚诺,就曾带领起义部队发动了三十二场战争,让当局的政党闻风丧胆;家族第四代的老二,在马孔多修建铁路,引来美国的香蕉公司,结果让马孔多成为殖民地;还有第六代的私生子,破译出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留下的羊皮卷,从里面看到了马孔多和他们整个家族早已被安排好的命运,和已经写好的结局。

爱情终究是一个寂寞的旅途(回忆没有归路春天一去不返)(3)

二:现实

其实《百年孤独》整本书,就是马尔克斯通过写一个虚构的马孔多,然后在里面浓缩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小说里面,关于自由党与保守党之间的内战,美国香蕉公司的经济掠夺,大罢工,以及军警的大屠杀等等事件,都是以拉美真实历史为依据的。

小说里面,香蕉公司工人罢工以后,马孔多发生了一场三千人的大屠杀。这场屠杀,在在哥伦比亚历史上真实发生过,时间是1928年,地点就是马尔克斯的故乡。历史上那个香蕉园的名字就叫马孔多,马孔多在西班牙语中就是“香蕉”的意思。小说中,那场大屠杀发生以后,下了一场连续几年的大雨,在大雨中,人们迅速的遗忘了屠杀,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因为政府发布的公告告诉所有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屠杀,那是自由党人恶意散播的谣言。

在小说最后,马孔多在飓风中消失,彻底被世人遗忘,这也是马尔克斯对拉美命运的隐喻。

在世界范围内,有三个地方常常被世人遗忘,一个是非洲,一个是中东,还有一个就是拉美,马尔克斯写这本小说,就是不要忘记苦难。

1982年,马尔克斯拿了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马尔克斯上台致辞,他说:“拉美不愿意,也没有理由成为任他人摆布的棋子,她希望自己保持在西半球的独立自主地位。我们有权利相信,着手创造一种与这种乌托邦相反的现实还为时不晚,到那时,任何人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活或者死亡的方式;到那时,爱情将成为千真万确的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

年轻时,马尔克斯一直是个报馆记者,他本来不怎么关心政治,只想闷着头成为一个作家,但作为记者,他又不得不去经常去面对哥伦比亚这个充满战争和动乱的国家。

有一次,哥伦比亚的政府警察,无缘无故开枪射击了一个正在游行的宗教宗教队伍,造成了许多无辜的死伤。马尔克斯非常气愤,连续很多天,在报纸上大量社论批评政府,到后来,政府直接派士兵包围了报社,马尔克斯这才停止了发声。

当然,《百年孤独》这本书,写的不止是历史,还有人性,如果只写历史,就称不上是文学了。在这本小说里,马尔克斯写出了人性的本质,那就是永恒的孤独。

爱情终究是一个寂寞的旅途(回忆没有归路春天一去不返)(4)

三:孤独。

孤独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即便现在的世界可以去外太空了,但如果某天,人类发现自己只是星球中的唯一。会不会觉得巨大的孤独置入其中。

小说里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要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最疯狂执著的爱情也终究是过眼云烟,唯有孤独永恒。”

爱情终究是一个寂寞的旅途(回忆没有归路春天一去不返)(5)

人类的孤独是永恒的,而且孤独这种事,跟国家、民族、地位、身份、性别通通没有关系,只跟具个人有关系,只要是人,就会孤独。

当然马尔克斯想要表达的,不止是人性的孤独,还有更大的孤独,就是拉美被世界抛弃和遗忘的那种巨大的孤独。

爱情终究是一个寂寞的旅途(回忆没有归路春天一去不返)(6)

四::遗忘

其实马尔克斯能够写出《百年孤独》这样的书,除了拉美特有的历史苦难,还与他个人家庭有非常大的关系。

1927年,马尔克斯出生在哥伦比亚北部的一个小镇,有意思的是,《百年孤独》在全世界出名以后,

当地很多人,都提议他们的政府,把这个小镇改名叫“马孔多”。

马尔克斯的家庭很有意思,他的母亲一共生了十多个孩子,他的父亲还在外面拈花惹草,又生了四、五个私生子;母亲非常博爱,她不但没有反感那些私生子们,而且还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养起来。

马尔克斯的家族里,也有无数神奇的故事,马小的外祖父,其实也就是《百年孤独》中上校的原型,他总是闷着头制做小金鱼,做好之后又放在铁锅里面融化,然后继续做小金鱼,循环往复,乐此不疲;马尔克斯的曾祖母,养了一只鹦鹉,一百多岁了,还会喊反抗法西斯的那些口号,还会唱独立战争时期的歌曲。

二十五岁那年,马尔克斯回了一趟故乡,就跟鲁迅一样,回故乡跟以前住过的老宅子告个别,他一下子被拉到以前的记忆里,于是打算以此为素材写一本书,但直到二十多年后,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才写出《百年孤独》那个著名的开头。

爱情终究是一个寂寞的旅途(回忆没有归路春天一去不返)(7)

五:魔幻。

提到《百年孤独》这本书,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魔幻现实主义”,那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呢?

魔幻很好的理解,就是虚构和架空的故事,就像大家最熟悉的《冰与火之歌》、《魔戒》,都是属于魔幻。

现实主义文学则起源于法国“七月革命”,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比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都是现实主义。

而“魔幻现实主义”,就是既虚构又真实,既荒诞又不偏离逻辑。

《百年孤独》孤独里面,马尔克斯写了很多魔幻的故事。

比如小说中写到布恩迪亚家族第四代,生出了一位非常好看的美人,这个女孩从小就楚楚动人,浑身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气味,这种气味,曾将几个男人置于死地。平时,她全身上下都不穿衣服,只套着一个布袋,她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穿衣服上。但事实上,这个非常独特的姑娘,一出生就洞明了世事,超然于世俗之外,最后,她抓住一个白色的床单,和床单一起,在风里面飘走,永远消失在了空中。

爱情终究是一个寂寞的旅途(回忆没有归路春天一去不返)(8)

还有上校的十七个儿子,他们来马孔多接受洗礼的时候,神父画在他们额头上的灰烬十字,怎么洗也洗不掉,后来这些标记跟了他们一生。以及小说最后,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在飓风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些都是魔幻,是马尔克斯用想象力构建出来的东西。

这些故事看似荒诞,但其实仔细想想,我们都能从里面看到自己的命运。

也许人生就是一种魔幻,也许又是另一种现实,就像十字架是刻在脑门上吗?我想不是,是刻在心里。就像过去岁月里,经的屈辱,也未必写在了脸上,但是一定写在了心里。跟着岁月也洗刷不掉。这是作家的写作魅力,也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过人之处。

爱情终究是一个寂寞的旅途(回忆没有归路春天一去不返)(9)

2014年,87岁的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去世,去世前不久,他写完了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他的这本自传,写得格外诚恳,没有像一般的自传那样,掩盖自己曾经不伟大不完美的地方,而是如实地讲述了自己的生活,把自己从云端请回了地面。虽然里面穿插了许多奇诡的、魔幻故事,但最终让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双脚踏在坚实大地上、生活在真实的当代世界中的普通的、正常的人类。

就像他在自传里最后总结的那样:

“我年轻过,

落魄过,

幸福过,

我对生活一往情深。”

爱情终究是一个寂寞的旅途(回忆没有归路春天一去不返)(10)

(湘西杨过)

美食美文

安顿每个流浪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