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江西三大才子(河下出了一个才子汪廷珍)(1)

河下古镇,清代出了一个才子,叫汪廷珍。嘉庆年间,他当上了上书房总师傅,后加任礼部尚书。在故乡淮安,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奇闻轶事。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民间传说汪廷珍能“耳听六人言,眼观八行书”。那年,他考中御先生后回淮安探亲。走到淮城河下街头,在轿子里忽听欢迎他的人群中,有一位卖豆腐的张某在嘟嘟嚷嚷地说:“真正是出鬼到神了,汪廷珍这穷小子竟也能考中。”汪廷珍想:早年我家贫寒,衣冠垢弊行于道,人多以迂怪目之,今虽中了榜,自然还是有人瞧不起,要显个本事给人看看才好。 住下后,他派人把卖豆腐的张某连同豆腐账一齐带来。汪廷珍把那本磨得破烂不堪的、厚厚的豆腐账本一页一页揭开,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点火烧了。这一下可吓杀了张某,他只是跪着哀哀地哭:“我一家的性命都在此本帐上,无账无据怎能收回欠款!” 停了一会儿,汪廷珍轻声慢语地开了腔:“念你可怜,账簿还是给你。”他按原账的顺序,从头至尾地说了一遍,手下人执笔逐字记下,交给那卖豆腐的拿去一看,真是一笔不差。见状,张某顿时喜容满面,连连磕头。侍立在一旁的众人,亦惊奇得只是啧啧地伸舌头。智斗何太师 淮安淮安自古有“淮半收”之说。据说这与乾隆皇帝有关。那时汪廷珍已为御先生了。一日当朝,乾隆皇帝向朝庭官员询问各自家乡的收成如何。西宫太师何生为了炫耀自己,说自己家乡山东收的粮食如何多,长的蔬菜如何好,胡乱地吹嘘了一番。满朝文武皆为之咋舌。独有汪廷珍不以为然,说山东算得了什么,我的家乡淮安淮安比山东强多了。两人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无法收场。乾隆解和说:“你们各自回到家乡去,明年秋天把你们家乡种的最大蔬菜拿来,比较一下就见分晓了。”西宫太师回到家乡山东,找来几个有经验的菜农整畦种菜,并用猪肉烧成肉浆追施到菜根上,吃辛受苦,动了多少脑筋自不必说。到了第二年秋天,蔬菜果然有了好收成:最大的萝卜重18斤,最大的黄芽菜重27斤。老太师喜不自禁,用一辆马车送到京城。再说御先生汪廷珍回到老家淮安,整日东游西逛,无所事事。到了第二年秋天,他拣了两个奶头大的萝卜带到了京都。 乾隆见何生从山东带来这么大的蔬菜,亦感稀罕,当面夸奖了何生一番。他又问汪廷珍把家乡蔬菜带来没有。汪廷珍打开手帕,献上两个小萝卜头。乾隆露出惊异而疑惑的目光。何生得意地露出一丝阴笑。汪廷珍说道:“启禀我主万岁!这是微臣家乡最大的萝卜。臣家乡盐碱薄沙,加之连年遇到灾害,确是欠收。现在很多饥民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哪如何太师家乡土肥地沃,物阜民丰呢?求万岁开恩,救臣家乡饥民于水火。”乾隆听了,点了点头说:“原来如此。淮安淮安这么穷,朕有所不知。”他沉思了一下又说,“朕现特封淮安淮安不论遇到多大灾害,起码有一半收成。鉴于淮安淮安实情,每年只交纳一半捐税即可,其余的一半捐税由山东补足。”汪廷珍听了乾隆的话,暗喜,赶紧跪拜。 直到这时,何生才知上了大当:“这……”急得说不出话来。于是,“淮半收”也从那时流传下来了。水中捞月 一年,乾隆皇帝的龙船来到山阳县地界,汪廷珍在龙船上陪着乾隆饮酒赏月。那天正是中秋节,月亮特别圆,也特别亮。龙船两旁的水手使劲划着桨,不一会儿一个太监报道:“启禀皇上,前面已到镇淮关了。”乾隆对汪廷珍说:“汪卿,到家乡了,该回家欢度佳节了!”汪廷珍说:“托陛下洪福,臣陪圣上饮酒赏月,其乐胜过家中!”乾隆高兴,便要水手缓缓划桨,说:“寡人要观看古城山阳大运河两岸的大好风光呢。”又过了一会儿,龙船到达河下镇。集镇上热闹极了,“叮叮通通”、“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哈哈”、“咯咯”的欢笑声,二胡三弦、笙箫管笛声响成一片,还有歌女的歌声:“月儿弯弯照九州,万民欢乐忘了愁,家家夫妻团圆聚,皇恩浩荡记心头……”乾隆听到这样的颂歌,不由得和汪廷珍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好,水色秀,歌声脆,景色美,月色明啊!”乾隆是个风流皇帝,多才多艺,于是对月吟起诗来:“月到中秋分外明,蟾宫似在水中行,嫦娥超舞抒广袖,舞罢还叹身凄零。” 汪廷珍也诗兴大发,按前韵又和诗一首:“浩月当空遍地明,龙舟南下山阳行,月宫增辉趋寒冷,群仙跪拜谢圣情。”乾隆听罢,叹道:“可叹月宫群仙离寡人太远!”汪廷珍道:“我去月宫请她们来相会如何?”“汪卿难道会驾云不成?”乾隆醉眼朦胧地问。“陛下请看,天空有明月,水中月亮更美!”汪廷珍说罢,脱去官服,一步跨出船舱,到了船头,只要再跨一步就要跳下河了。乾隆喊道:“汪卿,你喝醉了不成!”也一步跨出船舱。哪知汪廷珍站在船头,弯下腰,好象和人说话一般。“汪卿,你看见了什么?”乾隆好奇地问。“陛下,我看见一个人,正是诗仙李白!”“啊?你赶快请他上船来,陪寡人一同饮酒吟诗!”“陛下,我正要跳水,李白连连挥手不让我下去!”“对,你邀他上船来更好!”“他又不肯上船,还同我说了话!”“他说些什么?”说着,乾隆也走到船头。汪廷珍说道:“他说,‘吾为昏君捞月死,汝保明主莫下来’!”冷风一吹,乾隆此时已有几分醉意,哈哈笑道:“汪卿,你看,不光水中有明月,我已请明月在我的酒杯中了!你不要再下水捞月了!”说罢,君臣哈哈大笑不止。哑联智对巡抚 道光年间,御先生汪廷珍已做了威震一时的宰相。每当百官汇聚时,他总是大谈淮安淮安名胜古迹,夸耀家乡文化发达,人才荟萃。 一天,一个巡抚大人路过淮安。他想,久仰淮安,何不在这文化古城逗留几天,一来看看名胜古迹,二来也可借此炫耀自己的才华。主意拿定,官船便在城西门外运河码头停下。 那位巡抚大人一连游玩几天,看到满城有“文”字,什么文通塔、文渠、文楼、文匾等等,官民百姓也都很文雅风流,谈吐不俗。于是处处留神,不敢冒昧。临走时,送行人很多。巡抚心想,这次来淮,默默无闻,岂不白走一趟?这时他站在船头上,见东北一座文峰宝塔,耸立在运河堤旁,塔上白云缭绕,不禁诗兴大发,随口吟道:“一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送行的人一听,都清楚巡抚吟出的这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借此卖弄才华,因此都不去对下联,只是连连摆手、摇头,意思是暗示同僚们都不要在家里得罪人,留个面子让人家走路。可是这位巡抚大人好不自量,偷眼一看,见人人摆手,个个摇头,竟以为自己的对子出得绝妙,无人能对,便洋洋得意地开船走了。 巡抚回到了京城,碰到汪廷珍,就讥讽地说:“耳听是虚,眼看为实,淮安文风也不过如此!”汪廷珍听他这没头没脑的话,问他是什么意思,他于是讲了临离淮安时出对子的情况。 汪廷珍问道:“你出的什么对子?” 巡抚回道:“一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汪廷珍哈哈大笑说:“摇头者笑你才疏学浅;摆手者是暗示你他们已对上了下联,不说,是留个面子让你好走路嘛!”巡抚惊道:“何以见得?” 汪廷珍笑道:“摆手的意思是说,‘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巡抚推敲了半天,“一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对上个“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觉得确实对得好,于是不得不连口称赞:“妙哉,妙哉!”严办渎职河帅 道光四年十二月,暴风雨使高家堰决了堤,“洪泽湖水全行倾注,淮扬二郡几皆鱼鳖”。清廷震怒,特派大学士汪廷珍和尚书文孚,到南河查办治水渎职的官员。二人赶到清江浦后,驻节在运河北岸的万柳园。次日,两江总督、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及合属文武百余名官员齐来听候发落,黑压压的跪了一地,“旗盖车马,街衢为之填咽”。汪廷珍先将两江总督孙玉庭叫上来,指出他辜恩溺职,罪无可逭,宣布革去大学士两江总督,再候议处。接着传河帅张文浩。这位虽有才能,但一向刚愎自用的皇上宠臣,脱去官服,伏地痛哭请罪。汪廷珍斥责他自以为是,不听人言,坐失事机,禦黄坝当闭不闭,洪泽湖五坝应启不启,致有此变,误国殃民。不仅宣布将其革职查办,还宣布先行在当地枷号两个月,这实在是破天荒的事。当清河县令给河帅带枷时,围观的群众达万人,人人拍手称快。汪廷珍对大家说:“自古道‘刑不上大夫’,本中堂所以打破常规,实在命至重。国家设置官员,本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安全,今天这几位大人却害得百姓们流离失所,此乃朝廷的耻辱,实为国法所难容,必须格外严惩处。”老百姓听罢,欢声雷动,齐赞汪廷珍为民泄愤,执法如山。

作者:朱小芳、叶占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