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重读活着生命开始)(1)

作家余华曾笑说,他就是靠《活着》而“活着”。

这本1992年出版的小说,在国内外获奖无数,销量超2000万本,还曾被张艺谋拍成电影,由葛优、巩俐主演。

余华用质朴的笔触,描写徐福贵动荡而苦难、平静又快乐的一生,展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揭示生活的无奈以及命运的不可捉摸。

初读《活着》,只觉得人生苦难实多,活着不易!

再读《活着》,发现品尝过世间的种种悲欢离合,活着既是最简单又是最伟大的事!

书中的某些语录,说清了世间百态,道明了生存真相。

活着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重读活着生命开始)(2)

(一)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福贵年轻时就是一个纨绔子弟,花天酒地,肆意妄为,十足的败家仔。

然而半生过后,他变得克勤克俭,遇事稳重,乐观而坚强。

时光无语,却沉淀了世间的一切。

原先不懂的,突然顿悟了;原先看不惯的,现在终于理解了;原先放不下的,最后也释然了。

年轻的时候,都是雄心壮志,曾经以为可以改变一切。可人在时间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人到中年,发现能做到不随波逐流都不容易。

当一个时代开始被我们怀念,那一定意味着那个时代离我们远去了。从无知懵懂的少年,到积极向上的青年,以及现在负重前进的中年,或许将来的耄耋老年。在时间面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享受当下的每一段时光!

活着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重读活着生命开始)(3)

(二)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人活一世,特立独行总是会招惹周围人的议论。于是,我们便慢慢地开始伪装自己,只为活成别人眼中希望的模样。

而实际,太在意他人的眼光,无形之中便给自己套上沉重的枷锁,难以解脱。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相同,大家对幸福的理解也千差万别。你的甘甜,溢不进别人的生活;你的酸楚,也难有人感同身受。

生活总归是自己的,不要按别人的看法,来安排自己仅有的一生!

但丁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

活着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重读活着生命开始)(4)

(三)

人要是累得整天没力气,就不会去乱想了。

古语云:“人生太闲,别念窃生。”

生活中,越是闲人,越是愁眉苦脸;越是懒人,越是疾病缠身。因为闲,爱胡思乱想,所以才会忧愁。因为懒,不经常运动,所以容易生病。

如果觉得自己太闲,会有一种无所事事的感觉,就像一个游魂似的,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继而产生一些不适。

让自己忙起来,尽管做的东西都是微不足道的,但会有一种知足感。

人的灵魂,偶尔只有这种知足感才可以治愈,当灵魂空虚的时候,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浪费时间。

但当一个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又会觉得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义的,尤其在得到充足的休息之后更是如此。

每个人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什么也不想做,就像得了某种软骨病或是发呆症,瞅着某种东西发呆,或者在某个路口徘徊,似乎在寻找什么,但又没有确定的目标,只是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持续着不变的神情。

而在这种时候,头脑是最为混乱的。

如果此刻能够让自己的身心立马运转起来,忙碌在某件事上,就会立刻变好,一切都恢复原状。

闲人愁多,忙人乐多。

忙,是治愈胡思乱想的良药。

人太闲,各种思绪才有机会钻空子。

忙碌了,劳累了,反而更加神清气爽。

活着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重读活着生命开始)(5)

(四)

很喜欢听刘德华的一首老歌《今天》,年少不懂词意,听懂已非少年——

“走过岁月

我才发现世界多不完美

成功或失败 都有一些错觉

沧海有多广 江湖有多深

局中人才了解

生命开始

情不情愿都要走完一生”

或许活着就是这样——生命开始,情不情愿都要走完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