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句话,说一线城市“人均985,年薪7位数”,虽然都知道这是故意夸张的说辞,但北上广深人均过万的收入似乎是真的得到广泛认可的“事实”。
不过近期一则关于中位数收入的报道却让众人从梦中惊醒。原来在发达城市月薪1万并不是标配,而是平均收入!
何为平均收入?就是把门卫大爷跟企业老总们的工资放一起平均,这显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真正能够体现绝大多数群体的是薪资中位数。据最新工资数据样本城市统计信息显示,2020年收入中位数超过6000元的只有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杭州以5385元位列第三,深圳5199元排名第四。武汉、厦门、东莞等发达城市中位数不足4000,虽然这些城市的高薪岗位众多,但基层收入者占比依然非常高。
有人可能不明白平均数和中位数有什么区别,这里简单说一下:
假如有10个人,月薪分别是2K、2K、3K、3K、3K、4K、4K、8K、12K、30K,按平均数计算是(2 2 3 3 3 4 4 8 12 30)÷10=7.1K,也就是平均月薪7100块。
按照中位数计算则是以这十人当中收入居中两个人为参考,(3 4)÷2=3.5K,也就是月薪3500元。这3500跟7100的差距之大是成倍的,看起来平均值的7100元是美好的,但被平均的人实在太多了。事实上只要超过3500元就意味着至少已经超过50%的人,然而超过了50%的人时却只达到了平均值的一半,这平均数和中位数收入落差之大可见一斑。
看看2020年名校毕业生薪酬情况,就能清醒认识到高薪有多么难拿。清北复交这些顶尖名校的毕业生税前平均也就一万出头,那些双非一本、二本、三本、大专、高中、中专等毕业生又拿多少?
清北这些级别的学校有多难考,基本就意味着万元月薪有多难拿。因为初中生大概只有53%的人能上高中,高中生只有38.7%的人能考上本科,想读一本要考进前10%,想读清北要考前0.02%……这样的激烈竞争之下才能出身名校拿高薪,竟然有人把万元月薪说的那么轻而易举,那么唾手可得。
北上广深杭等城市之所以给人以遍地高薪的印象,是因为这些城市总部企业多、高管和研发人员多、高端产业多、人口基数大,那么高收入群体从数量来说确实不少。不过这些行业在全行业占比还是很小的,毕竟三百六十行当中有暴利的不足零头。
即便是经济繁荣度最高的珠三角,广州深圳的基层行业也有很多四千左右工资的,这不是夸张,在广州那片建筑堪比曼哈顿的街区下边,现在还有拿着3000多月薪的私立幼师,CBD里边还有拿着4000月薪的文员……所以我们看到高精尖行业从业者高收入的同时,也要接受普遍收入远不及平均值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