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离乡背井‬,城市‬越‬繁华‬,我的心‬就‬越‬孤独‬,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校园那一些事 那个校园那些人?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校园那一些事 那个校园那些人

校园那一些事 那个校园那些人

人到中年‬,离乡背井‬,城市‬越‬繁华‬,我的心‬就‬越‬孤独‬。

回首往事,感慨颇多,记忆中人和事,就越来越清晰,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帧一帧,深情又明朗。

小学毕业之后,我考上了离家10公里以外的小镇中学,那个学校号称是当年全县排名第二的中学,吸引了来自全县络绎不绝赶来报道的学子。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

我至今仍然清晰的记得到学校报道的第一天,那是一个全新的九月,天空瓦蓝,阳光明媚,父亲拖着行李,一个塞满了被褥的蛇皮口袋,口袋上印着忘记是什么牌子的尿素的大字,口袋用尼龙绳系得紧紧的。父亲肩膀扛着这个袋子,走在前边,我背着一个我现在都记不起面貌的书包跟在后边,那种感觉像极了人生的前半段,父亲很高大,很勇敢,始终在我们前边。

学校很大,我对那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高大的杨树整齐的排列在进校门以后的甬道上,枝叶繁茂,阳光偶尔会透过树叶的缝隙俯下身子亲吻一下水泥的路面,斑斑驳驳,宁静美好。甬道的尽头是一个大大的足球场,当时觉得好大呀!因为乡镇小学在当年是没有那么大的,更没有那么大的足球场了。向左看去,是一排排平房的教室,当时我就在憧憬了,我的教室会是哪一间?我将会有哪些同学和我一起在这里度过青春的三年呢?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会不会像这所学校一样可爱的?

后来在教务处旁边的墙上张贴的红纸上找到了自己的班级~初一六班,找到了自己的宿舍~8排06号。父亲和我送了行李,带我找到教室,满目喜悦的对我说“你去吧,好好学,我走了!”直到多年后,忽然的一个瞬间,我才明白父亲质朴的话语里的复杂,有喜悦,有担忧,有期待也有对他自己没有上到这么好的学校的无奈。那一年他37岁,已经离开校园24年。

初中生活正式开始了,一切都是新的。

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环境。

我们班一共86人,你能想象吗?可这是事实。初一一共六个班,每个班大体人数都差不多。同学们来自全县各个乡镇,高矮胖瘦层次,语言大致分两拨,东半县和西半县的,交流起来的话根本不用问你是东面的还是西面的,只要张嘴说一句,家是哪里的立马明朗。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问问具体是东面哪个乡的,西面哪个村的。

初中相较于小学,学科增加,不再是单纯的语文和数学,增加了英语,政治和历史,所以我们又有了不同的老师们,每个老师各教一科,老师们的名字我不记得了,只记得语文老师上课的时候不用普通话,数学老师爱讲冷笑话,英语老师戴着一副眼镜,感觉有点东西,政治老师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头,上课从来不带教材,历史老师总爱和我们开玩笑,体育老师是个黑黑的帅小伙……

初中之后我们就真正离开爸妈,开始了住校的生活。我们宿舍,28个女生,放现在你能想象吗?可这也是事实,我们就这样开始了群居的生活,吃饭,睡觉,相约去水房打水,中午在墙根底下洗头发洗衣服,说说笑笑,中午一起去教室自习。男生宿舍也是一样的,毫无生活质量可言……

十三四岁的年纪,青葱少年,情窦初开。所以有些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那时候的感情,简单又含蓄,就是单纯的想要在一起玩耍,他带她去食堂吃好的,她和他中午上街吃饸烙(老家的一种特产食物),买糖饼……那个时候男生分两种,一种是活跃型的,一种是羞涩型的。活跃型的脸皮厚,爱调皮,多数爱运动,爱和女生玩。羞涩型的会很自我,似乎并不太在意身边人的眼光,他们默默做着自己的事,不怎么太能被改变。我记得班里有个男同学,中午在教室里吃午饭,看小说太过专注,居然用勺柄舀饭往嘴巴里送,我就在旁边看着他的饭半天也吃不完,然后笑出声来。我也记得班里那个单眼皮的男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对着自己心仪的女孩子脉脉含情。我还记得有个女生被一个男孩子默默守护直到后来的很多年……

那个时候,我也喜欢隔壁班的一个男孩子。按照现在的阅历,早恋的女孩子,大多是在原生家庭缺少关爱,可能是吧,我的父母对我一直是放养的状态,也可能因为他们那时候生活压力真的很大,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管我。所以在青春期来临的时候,我就是那么自然的喜欢隔壁班的男生。

他高大帅气,白白净净,我第一次认识他是在学生会主席给各班班长开会的时候,他穿着格子的衬衣,米色的带着裤线的休闲裤,举止得体,不是那种平头,是在那个年代里很少有的斜分头型,清清爽爽,我瞬间就被这个拥有普通姓名的不普通男孩吸引了,一直到很多年以后。

我喜欢他。我知道,很多同学也知道。那时候比较流行写信,就是所谓的情书,我给他写了很多,自己是不敢直接去送的,因为我说了,那个年代大家都很羞涩,所以我会委托别人去送给他,有些同学搞怪,会没有法律概念的先一睹为快,所以慢慢的大家都知道了。那时候我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只是在一封封信石沉大海之后,在突然与他离得很近的某个瞬间,会觉得自己似乎是赤裸的,周围的目光要多刺眼有多刺眼,那时候觉得,心很痛。原来不是所有的情窦初开都会有好结果。

初二那年重新分班以后,我又有了新的同学,在这里,我们五个女生成了最好的朋友,一起去食堂吃最贵的2元一份的荤菜,一起中午上街去店铺里看那些当季最流行的衣服,一起在课余时间坐在操场边杨树下的角落里,偷看球场上男生帅气的跑姿,然后评头品足,一起把悄悄话写在一个只有我们五个人才能看的日子本上……后来我们中的两个人喜欢上同一个男生,我们的关系就变了,我们不再那么亲密,渐渐有了隔阂,直到其中的一个她和他走在了一起,我们彻底分崩离析,就像小时代一样,我们不再是我们。

各种原因我比他们都过早的离开了学校,走上社会开始工作,只是偶尔会听到那里和那些人的消息,也渐渐无感……因为生活比上学累多了,你很难有时间再去社交,再去伤春悲秋。

直到2010年的冬天,我听到孙同学意外车祸身亡的消息,我大为震惊!No!她才和我一样23岁,她即将毕业,即将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即将开始一段幸福的婚姻……老天太残酷了,孙同学长得漂亮,家庭优渥,独身子女,无论哪一点都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我接受不了,那是我第一次离死亡很近……

后来又陆陆续续听到,王同学马同学高同学魏同学当了特岗教师,教书育人,刘同学当了交通警察,赵同学在城管,武同学在县医院当了外科医生,李同学开了一间超市,冯同学进了县法院……大家都选择了自己的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我祝福大家,前程似锦。

今年我们都三十多岁了,但是仍然有好消息传来,陈同学成为全县党员先进代表在建党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代表发言!司同学因为成为种植专业大户被推荐为新一任的政协委员,邵同学成为村党支部书记……

记忆中大家还都是曾经鲜活的样子,也许我们不常见面,不经常联系,但是,你们却真真实实存在在我的记忆,温柔了我的整个青春。也因为你们,我才更爱那个校园,爱我现在的生活。

时间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愿我们都好!如果不能飞黄腾达,那就平安顺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