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1)

能,是日本独有的一种舞台艺术,是佩戴面具演出的一种古典歌舞剧。能面是能中使用的假面,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物都使用假面,配角、狂言角等不使用。能面中能够确认其制造年代的极少,而且能面的早期资料非常少,所以现在人们还无法弄清能与假面的结合过程及能面自身的发展过程,只能做大概的推测。能之前的猿乐能中的翁猿乐已经使用翁面、三番叟面。一三四九年春日若宫(注:春日神社(奈良)的下属神社,位于春日神社前。1135年创建)临时祭上演的田乐能也已经使用假面,因此人们认为能从它诞生时起就开始使用假面了。

能面种类

能中所使用的面具称为能面(能面:のうめん、面おもて),种类繁多,分别为翁面、老人面、鬼神面、女面、男面、灵面、特殊面等几大类型。能虽然是一种假面剧。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物都使用假面,不使用假面时叫做“直面”。“直面”演出时演员要控制自己的表情,尽量不形于色,这是因为“直面”也具有假面性质的缘故,所以能乐界把直面也归属为能假面的一种。

据说此面是按平安时代初期的歌人,六歌仙之一的在原业平的相貌制作的。因在原业平位至右近卫权中将,所以叫“中将”面。双目细长,鼻梁端正,嘴部轮廓与女面相近,只有上齿(表现人物优美文雅)、眉头处有两道竖纹,使俊秀的脸上流露出哀愁。除在以业平为主人公的剧目中使用外,也用于《清经》、《忠度》等剧目中的公卿贵族。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2)

《弱法师》在能剧中属杂能,讲述的是弱法师因被人中伤而被父亲赶出家门,过度伤心导致失明,又因腿脚无力故被人称为弱法师,后和父亲迟释前嫌的故事。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3)

法性寺僧都俊宽,因密谋反叛平家而被流放到鬼界岛,在失意与严重营养不良的交困下衰朽至极的形象。充满愤恨和欲望的双眼兼有消沉之色,因消瘦造成面部骨骼极其突出。

二、女面

女面是能面中最美最具能面特征的面。表情为中间表情、不大悲亦不大喜,不鲜明地表现喜怒哀乐。男面、老人面虽然也是中间表情,但女面的这一特征最为突出。各种女面的眉毛都画得很高,牙齿涂黑色。这是因为日本古代社会有女性拔眉,用眉笔画高眉,染黑牙齿的风俗。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4)

用于老年女性。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5)

若女面的表情和“增”差不多,只是上眼睑的弯曲形状及嘴两端的曲线有些不同。比“增”艳丽一些。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6)

深井面以前也写做“深”或“深女”。关于此名称的由来,一般认为是由于此面表现出人物无论年龄还是生活阅历都已加深的缘故。“深井”面比年轻女面脸颊消瘦、憔悴,松弛的两腮上有浅显的皱纹、眼窝有些塌陷,双目俯视下方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7)

关于增面名称的由来,金刚流秘传书上记录了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于此面是增阿弥所作。另一种认为,因为“增”面比“小面”面、“孙次郎”面增加了一点艳丽的缘故。“增”额头比“小面”“孙次郎”宽且长,下巴稍短,整个脸部下倾,给人感觉理性强、品位高。

三、怨灵面

能面包括男性灵面、女性灵面。男性灵面表现的灵有战死沙场的武士之灵,也有生前犯杀生之罪的猎户、渔夫之灵等。女性灵面表现的多是因嫉妒狂乱而死的怨女之灵。灵面跟鬼神面一样,一般在眼白部镶嵌金属。灵面在后场表现灵的本来面目时使用。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8)

般若面名称的由来有以下三种说法。1、此面是由叫般若坊的人制作。2、怨女之灵听到般若经之声,豁然通达。3、般若在梵语中是智慧的意思。此面是借助佛的智慧创作的。面为肉色,头上有两只角,上眼睑突出,眼白部镶满金属,巨口獠牙。只有额上的眉墨及凌乱的头发表示她是女性。整个表情比“桥姬”面更激愤。但不只是激愤,双眼的眼神是极度悲酸的。用于《道成寺》《葵上》《黑冢》剧目中的怨女灵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9)

桥姬面之所以叫“桥姬”,是因为传说中有个因嫉妒而变为鬼女的人名叫桥姬。“桥姬”面用于嫉妒女人。面为红色,眼球周围的颜色是深红色。咧嘴瞪眼,狰狞可怕。桥姬的表情是动的,积极的,是一种要复仇雪恨的表情。用于《铁轮》剧目。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10)

瘦男面用于《善知鸟》、《阿漕》等剧目中因生前犯杀生之罪而附入地狱,反悔罪过的幽灵。面为土黄色,眼窝、两腮深陷,瘦骨嶙峋,无力地微张着嘴,嘴中只有上齿。只有上齿的能面一般是表现高贵、优雅,但在“瘦男”面中表现的是衰弱无力。

四、鬼神面

鬼神面的最大特征是夸大瞬间表情,这与男面、女面、老人面不同。以上各面,特别是女面的表情是中间表情。中间表情如果用“温”形容的话,那么鬼神面的表情便要用“烈”来描绘了。鬼神面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面的特征是眼球的眼白部分镶铜片等金属。鬼神面有叫做“癋见”“飞出”“天神”“恶尉”“颦”“狮子口”等名称的面,用于龙神、雷神、狐神、天狗、阎魔、钟馗、鬼等人物。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11)

“飞出”面是因面上的眼球好像飞出似的,而得此名。“飞出”面中有“大飞出”“小飞出”“青飞出”等。“大飞出”面整个脸用金泥涂彩,眼球凸出,眼梢上吊,嘴巴大张,舌尖上翘,鼻耳硕大。用于《雷电》中的主人公,该主人公是由于政治斗争被迫害致死,死后成为天神的菅原道真丞相,也用于天上的雷神等。“小飞出”无耳,脸上的部件比“大飞出”小,脸呈赭色,显得很精悍。用于比较活跃的神灵,如狐神、龙神等。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12)

癋见——“癋见”的意思是指上下唇紧闭咧嘴的形状。因为嘴角向两侧用力,嘴唇闭得紧,双目自然大睁。“癋见”中有“大癋见”“小癋见”“牙癋见”“黑癋见”“白癋见”等。“大癋见”古时也写做“闭齿见”,此面在世阿弥时代就作为鬼神面使用,用于第五出能(鬼能)中的天狗。

五、老人面(注:日语原名“老体面”)

老人面也叫做尉面,这里的“尉”是指男性老人,所以老人面只包括男性老人面。其特征是脸颊瘦颧骨高,束发,牙齿整齐。牙齿形状有上下两排和只有上齿无下齿两种。胡须有镶嵌胡须和画须。两排牙齿、鼻下的胡须是镶嵌胡须的面,一般用于平民百姓中的老人,而只有上齿、鼻下的胡须是画须的面用于表现有身分或是有神性的老人。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13)

有人认为因此面作者是三光坊,所以叫“三光尉”。此面的特征是脸上的皱纹多且深,骨骼比“小牛尉”粗壮,牙齿是上下齿,鼻下的胡须是镶嵌胡须。修罗能中的武将幽灵化身为一般的渔夫、船夫、樵夫时多用此面。

能面的地位、性质、演出程式

“能面为能之生命”,“能面之心乃能之心”,能面不仅包含着历代能乐演员的感情,凝聚着历代观众的视线,而且支配着能的各个方面。能演员戴上能面后,只能从面上的瞳孔部分向外看到一线微弱的亮光。能面当然有两只眼睛、两个瞳孔,但是戴面时只能让面的瞳孔部分与演员的一只眼睛重合。这是因为能面要比演员的脸小一点。如果演员的两只眼睛与面

有人指出,能这一戏剧本身追求的是“无”的境界,在能中越是重要的地方,动作越少,有时竟是静止状态。能的音乐表现越在重要的地方,无声部分越多。这里的静止并不是停止。就像陀螺转到最快时看上去像静止一样。能面与能的动作、音乐是一致的。能面能使人回到“无”的状态之中。“无”的状态具有无限表现的可能性。所以有人认为中间表情的能面无表情,这是一种误解。能面不是挂在墙上供人观赏的静止的艺术品,所以好的能面为表演留有空白。

节选自《镇魂诗句》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14)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15)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16)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17)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18)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19)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20)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21)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22)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23)

日本家用镜子(能面日本的镜子)(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