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苏州地道风物》时,一段文字深深打动了我,《浮生六记》女主陈芸去世前说:

“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

正好对苏州大感兴趣,遂购书阅读,没想到是如此浪漫,如此凄惨的爱情故事,颇后悔在春节读这本书。

浮生六记最好看的译文版本(浮生六记阅读笔记)(1)

“这本书记述了苏州人沈复与妻子陈芸虽然贫苦艰辛却仍不失美好的浪漫生活。在写满光辉、荣耀、浮华的苏州城,最细微动人之处是在寻常百姓的家中。

梦想在平淡生活中,焚香、叠石、画屏、游园,在朴素局促中也能找到典雅美好的生活理想。”(苏州地道风物)

内容简介:(百度)

《浮生六记》原有六卷,现存前四卷。

卷一《闺房记乐》描述了作者与妻陈芸闲居沧浪亭畔时,每当花开月上,夫妻对酌吟诗,怡然自得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深怀念。

卷二《闲情记趣》叙述了作者在生活穷困中,曲尽文酒流连之乐,赏玩花卉虫鱼,布置各种赏心悦性之具,凭着爱美的心性,领略无处不在的一种真趣,阐发了作者不同凡俗的美学观。

卷三《坎坷记愁》记述了作者伉俪天性浪漫,不容于封建大家庭,两次遭逐,飘泊无依,穷困潦倒。颠沛流离中爱妻陈芸病死他乡,不幸其父也相继离开人世。作者奔丧归来,兄弟失和,惨遭家庭巨变。人生坎坷,备尝艰辛。

卷四《浪游记趣》叙作者游幕作贾,遍历风景名胜,记下了各地的美丽风光。

名家点评:

“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呢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然其时代已距今近矣。”

陈寅恪先生评价

“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林语堂

“沈复字三白,苏州人,年轻时秉承父业,以游幕经商为生,后偕妻离家别居,妻子客死扬州。沈复46岁时,作《浮生六记》。

在陈芸那个时代,她确实是一个个性鲜明,思想高超,有她自己审美能力,并且敢于摆脱世俗习气的女人。

大家庭的弊害尽人皆知,必须步步为营,不能左顾右盼,小夫妻的恩爱未必象征幸福,往往成为遭忌之由。

沈书的文字清新率真,无雕琢藻饰,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变,始于欢乐,终于忧患,飘零异乡,悲能动人。”

《浮生六记》前言

2023年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