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如剧,总有那么几幕让人动容。
倘若提到这一段,相信天下的读书人都难忍为之感动:
王阳明临终时,弟子问他有何遗言?
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生是复杂的,有几人能真正做到无怨无悔?
王阳明留给后世的这句话,不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修养。
日前,央视大型综合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将王阳明的传奇人生搬上了荧屏。
《典籍里的中国》之《传习录》
节目以倒叙手法,从王阳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广西平叛的诏令讲起,回顾他历经磨难的一生。
王阳明的一生富于传奇,从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平宁王之乱,他于百死千难中迸发出的精神之光,至今照耀世人。
龙场悟道
跟随剧情,我们也仿佛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精神之旅。
五百年来,王阳明留下来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思想发展。
有那么多人喜欢王阳明、学习王阳明,我们更有必要好好来认识一下,这位了不起的读书人。
01 王阳明师承何处?王阳明是明朝中叶的学者,年代是1472-1529,比朱熹晚了大概300年。
王阳明18岁的时候,每天就做一件事:
早上起床,就到院子里“格”(穷究)竹子。
因为朱熹讲“格物致知”,要求认识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里面,所以王阳明每天早上就研究竹子里面的结构。
结果,三四天就感冒生病了。
他开始思考,“格”一个竹子都生病,叫我“格”万物,那我还有命吗?
朱熹让人格物穷理,是研究万物的道理啊,好大的气魄!但是谁做得到呢?
王阳明就觉得朱熹的说法有问题,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那怎么办?
他就找到朱熹的对手陆象山。
陆象山跟朱熹同一个时代,两个人辩论过,立场完全不一样。
陆象山的立场是怎样的?
一句话大家就知道了,他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意即人不用念书,不用考虑这么多,我心里面就有一切,这叫做心学。
王阳明后来走向陆象山,他和陆象山被称作“陆王心学”。
02 王阳明的传奇人生据说,王阳明五岁还不会讲话,一开口讲话就一鸣惊人。
十岁时,他问老师:“什么是第一等事?”
老师教小孩子,一定说是读书、考科举、中状元是第一等事。
王阳明就跟老师说:“我认为不对。”
老师吓一大跳,说:“那你说说看,什么是第一等事?”
王阳明说:“读书成圣人,才是第一等事。”
王阳明是文武全才,他生平的经历与思想的发展都非常富有戏剧性,被称为“五溺三变”。
“五溺”是指他年轻时曾经沉迷于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与佛氏。
的确,他一生富于侠义精神,带兵作战极有效率,提笔为文挥洒自如,是哲学家中罕见的文武全才。
至于道教与佛氏,他在《传习录》中也说“吾亦自幼笃志二氏,……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
“三变”是说,他三十七岁时,在贵州龙场悟得“知行合一”;四十二岁时,教人“静坐澄思”,以收回放纵散乱的心思;到四十九岁时,由百死千难之中悟得“致良知”之旨。
他修习静坐默观,据说到后来可以预知未来。
有一次,他在静坐默观,出来跟学生说,明天谁会来看我。
学生就问他:“是不是他给您写信了,所以您知道?”
王阳明说:“没有!我刚刚静坐默观的时候,就知道明天谁来看我。”
第二天,那个人果然来了。
所以,很多人都说王阳明是有神通的。
03 阳明心学讲什么?王阳明和朱熹的思想,实际上走了两个极端。
朱熹说格物致知,研究万物的道理,才能够了解万物的道理;
王阳明说,不必,我心里面就懂得一切,尤其是对于善恶的分辨。
他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懂得外在的东西,懂多少其实没用的;懂得行为上善恶的分辨,那个才最重要。
王阳明所谓的“致良知”,这个“致”,要理解为真诚到极点。
你如果真诚到了极点,心里面对于善恶,就立刻可以知道了。
所以,你如果学朱熹,永远不可能念完大学;如果学王阳明,根本就不用念大学。
王阳明也批评朱熹,说他“支离”,一天到晚念书,念到最后整合不起来,整个人是分裂的。
04 谁才是真正的儒家?朱熹和王阳明都是后世重要的学者,有人会问:
两个人到底谁对呢?谁比较接近儒家的思想呢?
当然是王阳明啊!
我们打个简单的比方,这件事就好理解:
假设有个乡下人,他没念过书,如果学朱熹的做法,一辈子也不可能修养成圣人,因为他不认识字;
他如果学王阳明,就有希望了,他真诚到极点,那就可以成为圣人。
我们一再强调:儒家的路是一条普遍的路,目的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儒家之后,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
朱熹要你念书,可是从古代到现代,很多人并没机会受教育,那他怎么成为儒家的君子呢?
如果按照王阳明的路线,每个人都有希望的。
05 心学的问题在哪?很多人学王阳明,但也要知道,他的学说有一个问题,就是唯心论,太过于主观了。
他主观的程度,连西方哲学家听了都吓一跳。
他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这话讲得太极端了。
心里面都有,那是不是不必去研究外在的事物呢?什么都不研究的话,你怎么可能真的了解人情世故呢?
王阳明是个奇才,他把儒家、道教、佛家都学了。
这当然是常人难以达到的,但也造成一个影响,就是他的思想是有点混杂的。
直到后来,他在百死千难之中悟得“致良知”之旨,回到了儒家的正途。
他告诫人们:不要想出仕的事,不要想成仙的事,你要老老实实面对人间,这才是正途。
到最后,“致良知”就变成我只要真诚到极点,善恶全部搞定。
这也难怪朱熹后代的弟子批评王阳明,说他“近禅”,接近禅宗。
他的很多话说出来,就跟禅宗的公案一样,需要你自己去参。
所以,学王阳明要注意他思想中这种过分的主观性。
王阳明只活了五十七岁,但真可称为了不起的人生。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的传奇经历,他留下来的宝贵思想,比如强调人格的独立性,强调自我的觉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究、去学习。
临终前,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那种坦荡之气使人钦佩。
其实,王阳明还有另一句话:
“平生学问方才见得数分,未能与吾党共成之,为可恨耳!”
意思是,我这一生的学问如果有十分,我才做到了五六分,很可惜,没有办法跟我这些同道一起,完成我所有的学问。
诚然,人生难免有悲愿。
所以,才需要我们后代人尽责任,继承和推展,使我们的文化不断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