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略读文章,篇幅不是很长,主要写的就是巴金在去巴黎的途中看到星空的所见所感。咱们家长引导孩子能找到时间变化词,位置转化词,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就可以了!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预习繁星(四年级语文繁星)(1)

认识作者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预习繁星(四年级语文繁星)(2)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2月18日,“昂热号”邮轮抵达马赛。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预习繁星(四年级语文繁星)(3)

理解词语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昧,昏暗。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预习繁星(四年级语文繁星)(4)

2.对照橙子老师的答案,补全自己的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预习繁星(四年级语文繁星)(5)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答: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4.课文当中讲的三次“我”看星星的三次经历,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呢?

①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②要勤于思考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预习繁星(四年级语文繁星)(6)

5.文章第一自然段“密密麻麻”是什么意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答:星星又多又密。我仿佛看到了晴朗的夜晚,星星闪闪烁烁,像数不清的珍珠洒满了夜空。

6.第二段中为什么说星星“微小”,而“光明无处不在”?

答:虽然星星的光亮很“微小”,但是因为星星很多,一群一群的分布很广,所以说“光明无处不在”。

7.第二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答:我仿佛看到了星群密布的星空,星星用它微小明亮的光照亮了夜空。

8.第三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答:我仿佛看到了半明半昧的星星撒满夜空,好像孩子调皮地眨着眼睛。它们那么低,又在不停地动,摇摇欲坠。

9.文章从哪三个方面写了星星的特点?

答:数量、光亮、姿态。

10.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答:时间顺序

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思念故乡和母亲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预习繁星(四年级语文繁星)(7)

虽说是略读文章,期中期末可能考到的机率不是很大,但是第一二单元测试还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好好学习呀!那我们本篇文章就梳理到这里。

下一章更新《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目前语文园地暂时不更新哈~还请见谅!

我是橙子老师,更多课文笔记、语文知识,快关注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