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听到这首歌,想必有很多的朋友们脑海会浮现出济公那慈祥的笑容,这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1982年《济公》这部剧一经播出迅速的火遍了大江南北,游本昌老爷子饰演的那个疯疯癫癫的济公形象也深入人心。

52岁的游本昌也因此一夜成名,然而就在他事业正稳步发展的时候,他却选择为演戏散尽家财,直到90岁还仍然坚持拍戏。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大器晚成的游本昌下了这个决定呢?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1)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游本昌老爷子1933年出生于江苏泰州,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

游本昌的父母十分非常喜欢唱戏,所以从小就带着游本昌带着出入各大茶馆,耳濡目染之下,游本昌也对戏曲有了深厚的兴趣。

只要父母一去听戏,他就嚷嚷着要一起去,没事还会模仿两招动作和戏腔,给家人表演。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2)

这其中游本昌最喜欢的就是《济公传》,只要一有《济公传》表演,他永远是最先到的那个。

看到台上那些人绘声绘色的表演,游本昌沉浸在其中久久难以自拔,那时候他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要靠表演给大家带来快乐的想法。

不久之后在父母的支持下,游本昌开始自己的艰难求师之路,奈何这时的游本昌经验太少,没有人愿意收他。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3)

最后他的父母决定,让儿子去专业的院校学习表演,游本昌知道之后就开始了刻苦的学习,他给自己设下了一个目标,考上上戏表演系。

不久之后游本昌顺利考上上海戏剧学院,他离心目中的舞台又更近了一步。

到了学校的游本昌学习更加用功,只要有表演的机会,他就会努力把握,锻炼自己的演技。

在学校这几年,游本昌积攒了深厚的表演功底,毕业后以优异的表现分配到了中央话剧院。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4)

这时游本昌终于以为可以实现小时候的梦想了,哪里想到现实却是没什么机会,偶尔会有一些小的角色找他,但是一句台词也没有。

游本昌感觉十分的灰心,从毕业到现在他出演了80多个角色,没有什么台词名字,没有人会重视自己。

游本昌的表现越来越差,后来导演得知游本昌的经历之后,鼓励游本昌,无论角色大小都要努力,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

游本昌听到之后幡然醒悟,自己不应该自暴自弃。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5)

从此以后,每一个角色他都会用心钻,了解角色的经历动作神态,他相信总有一天观众会注意到自己。

上天总是眷顾幸运的人,终于在1980年,游本昌得到了主演的机会,出演了《一仆二主》,并且获得了表演一等奖。

2.

在此之后游本昌也找到了自己的表演道路,哑剧改变了他的人生,他也想把哑剧给推广出去。

他开始用心钻研演绎哑剧,逐渐的打开了自己的知名度,1984年,春晚邀请游本昌参加哑剧表演。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6)

游本昌听到之后无比激动,他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上台之后,游本昌依靠着自己的肢体语言以及情绪表达,引得了在场许多观众的笑声,

从此这个当了10多年的配角的小演员,迎来了自己事业的第一春,当时《济公》的导演正在发愁找不到谁来当主演。

当他看到游本昌的表演之后,觉得游本昌的演技十分的出色,并且也很贴合剧中的人物,于是他就邀请游本昌来演这部剧。

游本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喜出望外他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个机会,于是马上就来到了剧组。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7)

把剧本交给游本昌之后,游本昌看着剧本,他问导演想塑造一个什么样的济公角色。

导演也摇了摇头,他表示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希望游本昌能够自行发挥,塑造出这个角色。

游本昌听到之后,感觉压力山大,对于济公他很熟悉,小时候经常去演这部戏,当时让自己真的塑造这个角色,他却没什么思路。

于是为了能够快速的理解角色,游本昌翻看了大量的书籍,寻找书中对济公的描写。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8)

当他看到破僧衣,酒肉和尚几个标签之后,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底,为了更好地塑造这个形象,他把济公的服装剪了多个破洞。

后来又拿了一把破扇子,腰上挂个酒葫芦,就这样经典的济公形象就诞生了。

当时剧组人员,第一次看到游本昌这种形象之后,也是非常震惊,在他们的心里,这不就是济公嘛。

就此济公顺利开拍,每天游本昌不仅要思考神态,动作,还要想着济公的性格等等。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9)

有一次为了体现到济公吃肘子很香的镜头,当时拍了好多遍,肘子都已经发臭了,可是游本昌直接大口大口吃,非常的敬业。

正是由于游本昌的敬业精神,《济公》一经播出之后,瞬间火遍了大江南北,那时候人们几乎都会哼唱几句。

52岁的游本昌也因此被众多人的认识,一夜成名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在这之后游本昌继续着自己的演艺事业,拍摄了多部电视剧,虽然没有济公红火,但也还是有一定的号召力。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10)

1995年,游老师投资拍摄了哑剧《游老师哑然一笑》,这时候哑剧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没有了市场。

也注定了失败,游本昌却淡然一笑,他想为哑剧出一份力,既然已经没有市场,但是他还是想坚持下去。

虽然这部剧失败了,但是也让游本昌积攒了许多的经验,学习到了很多。

多年之后,再次恢复信心的游本昌打算,拍摄自己的作品《了凡》,有许多的人都不看好这部作品,几乎没有人投资。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11)

他们劝着游本昌,要把钱留下来养老,可是游本昌却淡然一笑,他说:钱财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做自己想做就好,让更多人了解了凡的故事。

之后游本昌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要投资拍摄这部剧,他对《了凡》很有信心。

为了艺术,游本昌散尽了家财,虽然节目的受众人群很少,但是游本昌老师依旧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

游本昌说过,自己拍摄作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作品主人公的故事以及品质,他只能这样来回报社会。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12)

3.

紧接着,游本昌又开始接触到了话剧表演,游本昌深深地喜欢上了《弘一法师》这部剧,为了演好这部话剧。

游本昌前往寺庙剃度出家,打算深刻的体验僧人的生活。

游本昌妻子和女儿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惊讶不已,他们不同意剃度这件事。

游本昌女儿对他说:爸,你都这么大年纪别折腾了,游本昌笑着回答:我这一生除了演戏已经没有什么事可以做了,你就让我做喜欢的事吧。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13)

家人眼看着劝不进去,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同意了游本昌剃度。

在这之后游本昌全身心的浸入到角色的演绎当中,他时刻提醒自己应该怎么做。

不久之后游本昌就开始安排《弘一法师》的舞台,没有人支持他,他就自己招募演员。

第一场效果不好,那就第二场,一连七场都亏本了,好在他坚持了下来,不久后《弘一法师》走出了国门。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14)

开始了世界各地的巡演,他也成功的攒下一些积蓄,他对艺术的坚持,经得起所有的考验,令人钦佩。

如今已经90岁的游本昌依旧活跃在荧幕上,他在《少年歌行》扮演的忘忧大师,扮相贴合,情绪极具感染力,甚至已经超过了原著的描述。

许多观众看到之后也说这才是人们心目中最优秀的演员,他体现了那个年代演员的初心,为了艺术,是当之无愧的老戏骨。

游本昌这一生活得潇洒,看似不负责任,实际上对艺术是有真诚的,为了坚持艺术的梦想,哪怕是散尽家财他也不在乎。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15)

我们也明白了,人这一生活在世上,不能只是为了谋生,要对生活有所热爱,坚持自己想做的事。

那怕这件事几乎看不到什么希望,但是心里坚持的那一份可贵的真挚,依然在激励着我们前行。

希望游老爷子在以后的生活里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精彩的作品。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16)

结语:

回看过往游本昌这一生,半生走红,为了艺术掏空积蓄,用我们的角度去看,似乎都是在做错事。

可是不就是这些错事,才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演戏的真挚,什么是教育世人。

他那看似弱小的脊梁,却显得那么的高大,他撑起了自己的梦想,也撑起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

济公游本昌拍戏遇到的奇事(济公游本昌52岁一举成名)(17)

游本昌老爷子用它一辈子的时间,诠释了演艺的真谛,这是值得敬佩的,也感恩游老他的作品教导了世人。

或许游本昌的人生命运就像济公那样,看似疯疯癫癫,不被理解,实则一直在帮助世人,留美名给了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