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万物将自化道德经(老子道生一一生二)(1)

【译意】

道是万物化生的总原理,万物化生的程序,是由这个总原理的道生出一种气,这种气又化分成阴阳两气,阴阳两气交合,于是产生了和气。阴阳两气这样不断地交合,不断创生,于是便繁衍成万物了。

万物禀赋着阴阳二气,这阴阳二气互相激荡而生成新的和气,以调和养育万物。

一般人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穀”,但是国君们反而用来称呼自己。所以任何事物,表面上看来受损,而实际上却是得益;表面看来得益,而实际上却是受损。国君们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宁愿自损,自称“孤”、“寡”、“不穀”。

有一句话,古人拿来教诲人,我也拿它来教诲人,这句话就是金人铭上所说的“刚暴的人是不得好死的”。我就拿这句话作为教人的基本道理。

【解析】

“道生一。”“一”,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的“一”,也就是“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的“一”。《庄子· 天地》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庄子说无生一,老子说无生有,这里老子说道生一,由这三处的说法,可知“道”就是“无”,“一”就是“有”。“道生一”就是“无生有”。不过,这个“一”并不是有形的物体,因为庄子说:“有一而未形。”(《庄子· 天地》)以理气二者来说,“道生一”就是理生气。这气就是阴阳未分时的“一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指阴阳二气。“道”生混然一气,这是“道生一”。混然一气化分成阴气和阳气,这是“一生二”。阴阳二气交合而生和气,这是“二生三”。“三”,就是阴气、阳气与和气。和气既生,如此阴阳二气不断地交合,不断地创生,于是便形成万物。这就是“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激荡的意思。“和”就是和气,万物具阴阳二气而生,所以说:“负阴而抱阳。”这阴阳二气相激相荡,于是产生了和气,所以说:“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孤”、“寡”、“不穀”的解释,见三十九章。“称”,名词,称呼的意思。三十九章说:“只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所以说:“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损”和“益”是相对词。这句是说表面受损而实际得益,表面得益而实际受损。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是这个道理。

侯王自称孤、寡、不穀,表面似乎受损,而实际上却得益无穷。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所教”和“教之”,都是指下句“强梁者不得其死”。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强梁”,刚强的意思。“不得其死”,是说不得善终。孔子的学生子路刚强好勇,孔子就说过他“不得其死”,后来果然死于刀兵,被斩成肉酱。

“父”,本、始的意思。“教父”就是施教的根本。“强梁者不得其死”这一句话出于周代的金人铭,老子引来戒人逞强争胜。

【说明】

本章旨在说明道创生万物的次序。这个次序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创生以后,还要守住道的精神,依道而行。这个精神就是柔弱。因为刚强者不得其死,柔弱者才能得生。所以守柔才是真正的强者。


选摘自《老子:生命的大智慧》余培林 编撰,九州出版社

内容简介:

《老子》五千字的玄言,有着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揭示了人如何在社会中,保全性命、立身立德的方法。

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老子却能看到里面;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正面,老子却能看到反面。老子讲求精神生活、讲求体法自然。他的思想,就好像荒漠中的甘泉,滋润了世世代代人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