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农村俗语“三月三落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人卖马”,下雨不好吗?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已经步入了阳春三月。三月是一个温暖的季节,气温的回升也带来了很多的变化,屋檐下的燕子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飞回来了,农历的三月三虽然不是二十四节气,也不属于是节日,但在民间认为农历的三月初三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日子。民间传说三月三是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的日子,也是黄帝诞辰日,民间素来有“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所以说这个日子是非常重大的。

立夏不下雨的民间说法(三月三落雨青蛙哑)(1)

三月三这个节日古称上巳节,在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很多重大的活动,地域不同也演绎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根据地域的不同也产生了很多的农谚,其中有句农谚叫做:“三月三落雨青蛙哑,穷人卖妻富人卖马”,这句农谚也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三月三按道理来说已经到来莺歌燕舞百花盛开的季节,加上春季的天气非常的干燥,是非常需要降雨来滋润的,为什么俗语会有三月三落雨青蛙哑的说法呢?

立夏不下雨的民间说法(三月三落雨青蛙哑)(2)

天气转暖的春季,天气也会发生很多异常的变化,其中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是阳春三月的桃花雪。三月下起来桃花雪的年份还真的出现过,正值阳春三月的暖和天,突然异常突如其来的倒春寒来袭。气温会骤然地下降。异常的低温导致了农作物果树受到冻害。低温也会导致一些动物出现异常,其中之一就包括了青蛙,青蛙会由于气温的降低,延缓了冬眠的时间。即便是到了青蛙出没的季节,青蛙却悄然无踪完全没有了青蛙的叫声,所以也就将其叫做青蛙哑巴。

立夏不下雨的民间说法(三月三落雨青蛙哑)(3)

三月份出现了倒春寒,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庄稼会造成减产、绝收,这在古时候的农村。大家都是务农为生,失去了收成自然就形成了荒年。由于没吃没喝,穷人只能卖妻儿老小换取粮食吃,而哪些有钱人也不得不把家里的骡马卖掉换取粮食。这也形容了年份之差是相当恶劣的。这也是由于恶劣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在过去缺乏科学和预判的年份里,遭遇到这种极端天气之后,农民的损失是非常大的。

农村有句俗语叫做:三月初三晴,遍地是金银,这句老话指的也是三月初三如果是一个大晴天的话,那么在整个三月份都会风调雨顺,出现倒春寒的几率将会很小。没有了倒春寒的危害,庄稼自然也就很容易取得好的收获,从而生长的满地像金银财宝一样遍地都是。其实不止是三月初三,农谚还有句话叫做:三月初一晴,瓮里米生虫,对于这句农谚,民间有两种描述,一种指的是如果三月初一是大晴天,那么将会是一个大丰年,粮食多的吃不完,所以瓮子里面的米会由于长时间存放生了虫子。

立夏不下雨的民间说法(三月三落雨青蛙哑)(4)

还有一种说法指的是如果三月初一这一天晴,那么今年的降雨将会出现将会特别的多、比较的频繁,降雨颇多会造成空气比较的湿润潮湿,这样的环境也会导致瓮子里面的米也会生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