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群经之首,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开端,是诸子百家共同的起源,是我们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什么是“易”?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生生之谓易”,就是变化,生生不息。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没有恒久不变的。但规律不会变,那个自然变化背后的规律,是永恒的,就是《易经》所讲的“道”。

二,就是简易、简单的意思。这个“道”虽然看似无处不在,非常玄妙,其实很简单,百姓日用而不知。

易经的精髓100条(易经的智慧大道至简)(1)

什么是“经”?就是说这里讲的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永远都可以遵循,这就可以称为“经”。

所以说《易经》也可以这么理解,就是最简单的、可以永远遵循的真理。

为什么说简单?因为大道至简,看起来越是高深的道理,往往越是最简单的,可能一两句就能说明白。古人经常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任何思想文化的核心,其实就那么一两句话,尤其在佛教中,很多人因为一句话就开悟了,甚至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开悟了。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喜欢复杂的东西,总认为越是复杂、玄妙的东西,才是高深的东西,都喜欢谈玄说妙,好像说这些才有层次,才能显示自己的学问。太简单的,反而看不上,不屑一顾,所以就南辕北辙,离真正的“道”越来越远了。

易经的精髓100条(易经的智慧大道至简)(2)

《易经》所讲的道,就是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也是孔子“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那这个道究竟是什么呢?一句话就讲明白了,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明白了阴阳的运行变化规律,也就悟道了。

这是谁说的?是孔子说的,他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就是阴阳,阴阳就是相对的两个事物、两个属性,比如高低、上下、好坏、美丑、善恶、轻重等等。

一阴一阳之谓道,它不是说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就是道,而是说自然的变化,阴阳的互相转化,背后的那个永恒不变的道理,就是道,所以这个道也可以称为阴阳之道。

易经的精髓100条(易经的智慧大道至简)(3)

阴阳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里面含有的两种成分,一种叫做阴,一种叫做阳,合起来就是太极,太极分出去,又成为阴阳。所以我们经常讲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就是因为凡事都有阴和阳两个方面,有阴有阳才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只要我们能够记住,凡事都分阴阳两个方面,这就足够让我们受用终生了。

阴不是单纯的阴,阳也不是单纯的阳。坏人不一定就光做坏事,他偶尔也会做好事;好人也未必就不会做坏事,也经常好心做坏事。这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同时也是相互转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只要阴阳和合,保持平衡状态,万物就会和谐。

比如,男人属阳,女人属阴。男人也不是纯阳,也有阴柔的一面,所谓“侠骨柔肠”;女人也不是纯阴,也有阳刚的一面,所谓“最毒不过妇人心”。夫妻生的儿子往往像妈妈多一点,女儿往往像爸爸多一点,这就是阴阳互补,社会发展就不会走极端。

易经的精髓100条(易经的智慧大道至简)(4)

懂得阴阳和合的道理,也有利于我们家庭的团结。老婆火气大的时候,阳气上来了,老公就要转为阴柔的一面,怎么都不能发火。等老婆那边的火熄灭了,转为阴柔了,老公就可以转为阳刚的一面,这时候再指出老婆刚才的不对,哪怕训斥她,批评她,都不会有事了,只要掌握好阴阳平衡就可以了。

《易经》博大精深,智慧无穷,末学也只是肤浅的认识,勉强为大家抛砖引玉,借花献佛。还望各位大德多多包涵!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