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改善服务工作”

成为民航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

也是一代代民航人不断努力的方向

这一年,新中国第一代“空姐”诞生

被称为“空中十八姐妹”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1)

由于停飞、调动等原因

民航上海管理局获批

更名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时

乘务分队仅剩9人

此后长期坚守在客舱服务岗位上

成为东航口口相传的客舱服务“九姐妹”前辈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2)

一代精神

民航人一直在传承

那时候,飞机虽然旧

但也收拾得整洁干净

乘务员既是清洁工,又是宣传员

宣传毛泽东思想、读报纸、跳舞、唱歌

起飞后的“三部曲”

送报纸、送糖果、送茶水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3)

(图说:60年代乘务员姚国秀在客舱部参加共建活动)

给旅客提供服务时要有讲究

送茶水,端杯子

只能端在杯底的部分,约三分之一处

从一杯茶水

体现出民航人细致的服务

体现出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4)

那时的飞机没有小桌子

两排共二十四位客人

飞机上只有一位乘务员

客舱服务是很辛苦的

遇到天气不好需要过夜留宿的时候

因为宾馆房间没有闹钟

怕睡过头就坐在宾馆大厅

一直等到天亮跟机组一道飞行

尽心尽责的服务精神

从“九姐妹”开始

一直传承到现在,从未丢失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5)

一张机票

见证民航的发展与变迁

70年代

飞机不是有钱就能坐的

必须是达到一定行政级别的国家干部

才有资格坐飞机

80年代以后

虽然坐飞机的条件有所放宽

但也需要带着介绍信或工作证明等

进行提前申请

坐飞机仍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6)

(浙江分公司 韩冰)

从50年代到80年代

航空客票都是手写票

手写姓名、行李重量和航班号

90年代

国内出现了机器自动打印客票

出票的效率大大提高

客票填开的差错大大减小

旅客可以通过民航售票电话订票

售票员可在线查询航班空余座位

还可以提供送票上门服务了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7)

(西北分公司 顾婷)

21世纪

随着第一张电子客票的推出

旅客购票后只需要拿着身份证

就可以去机场值机柜台兑换登机牌

官网购买开通后

可以直接凭手机上的

二维码和身份证件通过安检

曾经排长队买票、退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8)

一顿餐食

体现民航的发展与腾飞

60年代

老百姓餐桌上吃的还是黄瓜茄子

所以基本上没有航空餐食这一概念

飞机餐有点像食堂盒饭

放在铝制饭盒里发给乘客

比较精致的飞机餐组合是

白水煮蛋配一块蛋糕

或具有上海特色的“大白兔奶糖”

人手一支口香糖

让旅客在咀嚼中缓解乘坐飞机时的不适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9)

70年代

机上服务逐步完善

空中餐食开始强势升级

从为数不多的照片上可以看出

在早期的国内航班上

提供的食物除了普通餐食外

还包括北京烤鸭等地方特色美食

此外

茅台等白酒也曾经出现在一些航班上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10)

80年代

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合资企业

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大大提高了机上的餐食水平

各种方便加热的热食进入了旅客的视野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11)

90年代

飞机餐主要以西式餐饮为主

黄油 面包、咖啡 伴侣、“红宝桔子水”

在当时物资并不充裕的年代

这些可都是高端货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12)

进入21世纪

航空餐食开始结合不同国家

不同地域的饮食习惯

以及旅客的个性化需求

航班上相继出现了

中餐、西餐、日餐、韩式料理等美食

各类机上饮品也和旅客们见面了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13)

如今,机上餐食

不仅管饱,还注重合理的饮食搭配

已成为人们旅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还贴心地推出了

素食类、关爱类、健康类、儿童类、特殊类等

特殊餐食,满足不同需求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14)

【东东家·那些年“坐飞机”的记忆】

回忆中的场景

对于每一个民航人

都是生活和工作的真实写照

它倾注着老民航人

老民航家属的青春记忆

勾起每一颗热爱民航事业人的心

70年代,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出远门绿皮火车都是当时的“抢手货”,飞机这个字眼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遥不可及,一辈子可能都无法消费的奢侈品。

记得身为老民航人的爷爷曾提起过,70年代能坐飞机的人:第一是国家领导人;第二是飞行员、乘务员;第三是需要执行特殊任务的县团级以上人员。那时候家里要是有个坐过飞机的人,估计就是街坊邻里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用老人的话说,“70年代坐飞机的都不是一般人”。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15)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第一个“万元户”黄新文,有轨电车占据道路交通的主战场,小轿车成为富豪的标配,飞机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交通工具。虽然需持有单位的介绍信等证明材料提前申请,但它再也不是一个不可能的存在。

1981年,一张上海至南京的飞机经济舱票价70元左右,那时候平均工资一月大概是40元左右。

手持一张手工填写的登记牌,您就可以开启一段旅途。当时的安检没有现在先进的仪器,香烟、火柴都是可以带上飞机的。假如您坐的是头等舱,空乘小姐姐还会为您准备各类美食和酒水,北京烤鸭、牛排、西点、贵州茅台、燕京啤酒这些都不在话下。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16)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大步迈进,有乘机需求的人越来越多,不仅限于达官显贵,一个新群体“个体户”的诞生,使得原本紧俏的机票再次陷入稀缺的行列。现存的运率调配已经不能满足大环境的需求,“一票难求”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情况,到处都能看见托人买票的身影。人头窜动的售票大厅,水泄不通的售票柜台,真可谓是:“问君能有几多愁,别人有票我独无。”

这些回忆中的场景,对于每一个民航人都是生活和工作的真实写照,它倾注着老民航人、老民航家属的青春记忆,勾起每一颗热爱民航事业人的心。(西北分公司顾婷)

70、80年代

飞机上还没有那么多规定

在总结了许多教训和经验以后

增加了多项安全规定

从而降低飞行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

80年代,国内客运飞机大多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空客,而是Tu_154还有146,那时候146机型旅客登机的梯子不是像现在一样的客梯车,可以折叠起来收在飞机上。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17)

旅客上了飞机可是很崇拜空姐和飞行员的,坐飞机也是很配合的。那时候飞机上还配的是听装的饮料,并且飞机上没有烧水壶,是用暖水瓶装热水的。听起来是不是立马想写SMS呢?(甘肃分公司 魏薇)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18)

70、80年代的飞机上没有那么多规矩,旅客可以抽烟抽雪茄,自然就可以带火种,但经历了长达几十年之久,中国民航不断吸取经验完善各项规定,降低飞行中的风险,把每一位旅客的安全放在首位,同时服务也在不断优化。(云南公司 林婷婷)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19)

90年代东航航班上还会给旅客赠送钥匙扣、扑克牌、梳子、扇子、飞机模型、胸针、领带夹、记事簿等各式各样的小礼品。为提升服务水平,民航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在飞机上“赠送纪念品”。

在当时,这些小礼品非常抢手,旅客们拿到后都很开心,会小心翼翼收起来带回家,一些旅客会再问乘务员索要,希望多带几个回去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些纪念品也就逐步失去了昔日光彩,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由于它代表民航一个发展时代的特征,因此很多人都很怀念那个坐飞机“赠送纪念品”的年代。(江苏公司 郭红)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20)

这张照片是我爸1995年去黄山旅游时,由天津飞合肥,在天津滨海机场拍的照留念。记得老爸说过当时的机上餐饮跟现在差不太多,唯一的特殊服务就是空姐会在起飞前给每人发一颗薄荷糖。当时,他不知道糖是用作咀嚼防压耳的,随手给了送机的小侄女吃。起飞时候,伴随着地面上的飞机、房屋小成蚂蚁一般,可苦了他的耳朵。这算是乘机经历里比较深刻的记忆!(江苏公司 李宏亮)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21)

我第一次坐飞机是在四五岁的时候,和奶奶一起。当时我们坐在比较靠后的位置,我一直哭闹着要去前面的空位坐。跟现在的制度相同,为了安全和配载平衡,不能随意更换座位,我们被拒绝了。奶奶一直在安慰我,但我的哭闹丝毫没有停止,很快乘务员注意到了我,给了我一杯果汁。我一看有果汁,顿时就忘记了要坐在前排的想法。

起飞后我跟奶奶都很兴奋,一直看窗外,大伯要给我们拍照,我再次表现出了不配合,所以大伯就只给奶奶拍了照片。我在过道上乱走,乘务员就要求我们在位置上坐好,飞机要下降了。奶奶幽默地说还没体验够就要结束了!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我们的记忆也就封印在这些老照片里了。没想到的是,我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位民航人。当时对飞机的热爱、憧憬和向往都在20年后实现了。(浙江分公司 张芸玮)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22)

二十二年前,提前半个月,家人把我的户口本交给单位的同事,请他帮忙到昆明买了一张飞往成都的机票。临近乘机前一天,我们搭上最早一班班车,从老家颠簸了六七个小时赶到昆明,第二天一早再前往巫家坝机场,乘坐云南航空的班机,开启我的暑假之旅。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民航运输业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乘机出行的费用变得越来越亲民,老百姓拥有了更多航司选择,不断拓展的直达航线也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只需要打开手机app,互联网订购机票出具行程单,最快几分钟就能确认出票。电子登机牌更是让人们在到达机场前就能选好自己心仪的座位,节省了到机场排队等候办理乘机手续的时间。(云南公司 康颖)

一张机票形态的变迁

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民航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更是新中国成立72年来

高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

所带给人们真真切切的便利

80年代,父亲的工资是每个月84元,出差一趟,机票就花掉了他一半的工资。可见,当时坐飞机还是一种比较贵且并不亲民的消费方式。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23)

时代变迁进步,中国民航也在飞速发展,出行乘机已经越来越大众化。2000年3月28日,随着第一张电子客票的推出,人们购票后只需要拿着身份证,就可以去机场值机柜台直接兑换登机牌了,极大简化了乘机流程。

2014年,中国东方航空在中国民航首家推出“购票即值机”服务。旅客在东航官方网站购买国内航班机票,可以同步选择所搭乘航班的座位,官网后台能够在值机开放后,根据其预选座位就可以自动完成值机。

后台系统为旅客办理值机后,东航还会把一份二维码图案发到旅客在官网预留的手机上。在上海的浦东、虹桥两场等国内部分主要机场,可以直接凭手机上的二维码和身份证件通过安检。

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值得纪念一下(80年代坐飞机是什么体验)(24)

从纸质手写机票,到第一张电子客票,到首张电子登机牌,再到2017年推出的全国首张航空旅客运输电子发票。

一张机票形态的变迁,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民航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更是新中国成立72年来,高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所带给人们真真切切的便利。而这些便利的背后,则蕴涵着中国民航多年来不断地自我变革。

中国东方航空以“精准、精致、精细”的服务品质为全球旅客不断创造精彩的旅行体验。“世界品位,东方魅力”,东航始终贯彻这样的理念,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厉兵秣马、飞向世界!(江苏公司 丁宁)

一顿餐食呈现的

不仅是民航业服务发展质量的提升

也是社会生活水平的改善

一张机票折射出的

不仅是民航业数字化发展的进步

还是创新引领发展的体现

一代精神传承的

不仅是民航业始终贯彻的理念

还有产业报国振兴中华的决心

责任让人坚挺 使命催人奋进

我们坚定地站在时代潮头

要在我们的道路上取得新的业绩

加油吧,民航人!

加油吧,东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