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诗人应当说还是比较敢写,也比较敢于说真话,这也使得很多的诗人,他们也是敢于直言讽刺当时的社会,甚至有的还敢讽刺当时的皇帝,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要知道在唐朝尽管很开明,可是说到底,也还是一个封建社会,不如现在开放。可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的诗人他们还是敢于面对现实,写下了很多带有讽刺意味的作品,从而讽刺了当时的权贵。

刘禹锡最著名的一首诗(刘禹锡最有个性的一首诗)(1)

那说起唐朝最有个性的诗人,自然非刘禹锡莫属,他非常的有个性,这也使得他的作品中处处能够感受到诗人那种深刻的讽刺。虽然他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是极为不如意,还处处遭受到打击。特别是他由于卷入了政治斗争中,更是成为了被打击的对象,先是被贬到了湖南,随后又是岭南的连平,此后又是四川等地,所以他的一生也是颠沛流离。

刘禹锡最著名的一首诗(刘禹锡最有个性的一首诗)(2)

虽然刘禹锡的一生颠沛流离,可是他依旧保持了文人的风骨,即使是遭受到了各种沉重的打击,他也是能够坚挺过来,并且始终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仅仅是这一点便是足以令人感动。而在他的诗作中,更是把这种坚强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例如他的这首《再游玄都观》,便是其中最有个性的一首诗。

刘禹锡最著名的一首诗(刘禹锡最有个性的一首诗)(3)

《再游玄都观》

唐代: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这首诗大概是写于他被贬到岭南,再次回到长安之后所作,这个时期的诗人感受到了更多的人性冷暖,对于人生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解读,而他的这首诗也正是他在游玩了玄都观之后,以一种充满讽刺的口吻写下的。其实此前他还写过一首《游玄都观》,当时他在那首诗中,同样的带有讽刺意味,这也使得他最终被贬到了更为偏远的岭南。

刘禹锡最著名的一首诗(刘禹锡最有个性的一首诗)(4)

其实对于刘禹锡来说面对过往的岁月,他内心是极为痛苦,这也使得他不吐不快,一定是要把内心的那种悲痛之情,一定要在自己的诗作中表现出来。而他的这首诗也就是最好的一个证明,尽管诗人处处遭受到了打击,可是他还是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我们读刘禹锡的作品便是会发现,他的诗作中很少有那种悲春伤秋之感,他即使是在描写春天,也是与别的诗人不一样,他笔下的秋天,那更是别具一格,这也正是诗人最独特的一个地方,他并不是不悲伤,只是他见过了太多的悲伤,内心也承受住了这一系列的悲伤,这也使得诗人内心无比的坚强。

刘禹锡最著名的一首诗(刘禹锡最有个性的一首诗)(5)

如果换作一般的人,遭受到了这一系列的打击早已是变得“老实”了,可是刘禹锡不一样,他依旧还是要讽刺,这也正是他的性格,有一些话藏在心里,要是不说出来的话,那自然是如鲠在喉,也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从而也使得他得罪了很多的人。

第一二句诗人就描写的很是抒情,“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这两句可谓是如诗如画,读来更是朗朗上口,现在这玄都观里,偌大的一个庭院中,一半都长满了青苔,原来种了桃花的地方,现在也只剩下了一片菜地。当时每到春天来临之后,那些桃树上就开满了无数艳丽的桃花,现在只有一些茶花还在尽情地绽放。

刘禹锡最著名的一首诗(刘禹锡最有个性的一首诗)(6)

第三四句诗人则是表达了内心的一种坚强,“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当年那些种桃树的道士,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前一次被你们贬到外地的我,现在可是又回来了。在这最后的两句中,更是把刘禹锡的那种个性展现的淋漓尽致,从而也使得这首诗显得更加的生动,也更加的有讽刺意味。

刘禹锡其实写过了很多这种带有讽刺意味的作品,但是他的这首《再游玄都观》,则是他众多作品中,最为大家所熟知,也是最具有讽刺意味的一首作品,通篇描写的很是抒情,同时也非常的感,这样的一首作品,应当说也是最不容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