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手工活一单一结(张兴华巧手串珠)(1)

张兴华正在串珠

在铁路东村街道东村社区的活动室里,有一面墙上的展示架摆放着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串珠手工艺品。这是该社区专门为帮残疾人就业而设置的串珠手工艺品义卖区,而这些义卖品中一大半出自残疾人张兴华之手。张兴华不但克服重重困难,自己学会了串珠,而且还手把手教出了周边不少残疾人,带动了东村社区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

3月2日,在东村社区活动室里,记者看到正在忙活的张兴华,她在制作一个纸巾盒,因为串珠走线来不得一丝马虎,看到记者进来她只是抬头一笑,便又投入到认真的工作中。

透明的鱼线和彩色珠子在张兴华手中游走着,手法娴熟,记者仔细看了串珠的过程,但仍然没领悟其中诀窍。串一会儿手就会被鱼线勒得生疼,在休息的间歇,张兴华说,这个仅看几分钟是学不会的,她学了三个多月才完全掌握。因为串珠时需要把鱼线勒得很紧,所以她双手的大拇指上都已经留下深深的勒痕。

记者了解到,张兴华年幼时因发生意外致腰椎残疾、行动不便,属四级残疾。今年49岁的她一直与年迈的母亲生活。四年前东村社区邀请串珠工艺老师来给辖区残疾人免费教授串珠技术,张兴华便积极报名。现在她自己也成为社区串珠老师和能手,只要有人愿意学她便乐意教。

因行动不便,一度闭塞的她,在学会串珠后,成了社区里出名的手艺人,生活也因这些五彩的珠子而丰富多彩起来。

对话张兴华

记者:学会串珠后对你的生活有怎样的改变?

张兴华:我就是想自力更生,多种手艺多条出路,也想通过自身努力影响周围的残疾人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现在只要走出家门,小区就有人和我打招呼,这都是因为让串珠大家认识了我,喜欢我制作的工艺品。让我有了自信,更喜欢与人交流了。

记者:经你指导,目前学会串珠的人多吗?

张兴华:有,但不是很多,因为这门手艺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而且特别费工夫,但只要有人愿意找我学,我就会耐心去教。

记者:串珠成品义卖的情况怎么样?

张兴华:实话说不太理想,因为这些工艺品都是手工,耗时少则一周,多则数个月才能完成一件,所以价格在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不是很便宜,有些市民难以接受。社区也在帮我们想办法,尽量开拓销售渠道。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夏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