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王先生,尿酸升高4年有余,其血尿酸水平常年维持在440-570μmo/L。虽然没有出现痛风,但为了降低尿酸水平,王先生曾经使用过几次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停药后尿酸水平又很快回升。

为了使尿酸能够长时间维持在正常水平,王先生打算更换药物,他了解到目前的一线降尿酸药物除了非布司他外,还有别嘌醇笨溴马隆这两种。但到底该更换哪种药物王先生又有些拿不准,也担心突然更换药物是否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对于非布司他、别嘌醇以及笨溴马隆这几种药物的名字想必都不会陌生。而如何选用合适的降尿酸药物,也是不少高尿酸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那么,这三种常见的降尿酸药物该如何选择?哪种情况又需要服用药物降低尿酸?

尿酸高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痛风要降尿酸非布司他)(1)

三类药物哪种药效最佳?了解完作用机制后你会有答案

多数患者在选用药物时,关心的重点往往是药效安全性这两项。但一款药物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与其作用机制是分不开的。而非布司他、别嘌醇以及笨溴马隆这三款药物,其作用机制也并不完全相同。

通常来说,当男性血尿酸水平>420μmo/L,女性的血尿酸水平>360μmo/L,就视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尿酸排泄量过少,一种是尿酸生成量过多。

而这三类药物也正是降低尿酸生成量或者促进尿酸的排泄来达到降低尿酸的目的。

尿酸高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痛风要降尿酸非布司他)(2)

单就作用机制来看,非布司他别嘌醇是类似的,二者都是通过减少服用者的尿酸生成量来达到降低尿酸的目的。说到这里,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尿酸的代谢机制。作为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尿酸的生成要牵扯到一种物质——黄嘌呤氧化酶。

这一物质可以催化次黄嘌呤代谢为黄嘌呤,最终氧化形成尿酸。非布司他别嘌醇都可视为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以达到阻止次黄嘌呤黄嘌呤代谢为尿酸的过程。

至于笨溴马隆,它的作用机制在于抑制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以此达到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浓度的目的。

尿酸高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痛风要降尿酸非布司他)(3)

不少人都喜欢将这三类的药效进行对比,总想找出一款药效最佳的。但事实上,这三类药物的药效因人而异,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总体来说非布司他的药效要更好,结合临床实验我们便能了解一二。

实验一将实验对象划分为三组,A组服用非布司他片,B组则服用苯溴马隆片,C组服用别嘌醇片。进行临床实验前,三组人员的血尿酸水平相接近,之后开始进行为期两月的临床实验。最终结果显示A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6%,B组为75%,C组则为68%(血尿酸水平降低30%则视有有效)。

而实验二得出的结果也与实验一类似,经过为期两月的临床实验后,非布司他组的血尿酸水平降低了约300μmo/L,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6.2%。

尿酸高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痛风要降尿酸非布司他)(4)

单就药物有效性而言,别嘌醇苯溴马隆类似,非布司他占据上风。但如何选药,也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并考虑到药物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下文将重点说说三类药物在安全性的不同表现。

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仍需要注意

头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都是这三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较大差异。但每种药物由于其作用机制代谢途径的不同,所带的严重不良反应也是不尽相同的。

这里需要重点说说别嘌醇。作为临床上已经应用多年的降尿酸药物,别嘌醇的表现一直十分良好,服用者最常出现的就是一些轻微的胃肠道不适皮肤问题,比如胃胀、腹泻、皮疹等等。

尿酸高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痛风要降尿酸非布司他)(5)

加上别嘌醇的整体售价要远低于新型药物非布司他,亲民属性也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以及《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指南》都曾将别嘌醇推为首选降尿酸药物,但别嘌醇的弊端在于它有可能引起十分罕见但却异常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剥落性皮炎,严重时可危急生命且致死率高达27%。

根据研究,别嘌醇之所以会导致此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一项名为HLA-B5801的基因有直接关系,而我国这一基因的阳性率要高于欧美人群。

尿酸高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痛风要降尿酸非布司他)(6)

非布司他严重不良反应反映在严重过敏肝脏损害上。部分患者在服用非布司他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出现皮疹喉部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乃至是休克。另外,由于非布司他主要由肝脏肾脏清除代谢,且肝脏主要代谢器官,因此有部分患者也会出现肝功能损害。

不少患者在服用非布司他后,其转氨酶水平都有明显上升,而转氨酶是反映肝脏受损的重要指标。过敏反应肝脏损害外,非布司他尚有一条存在争议的不良反应,有对照实验证明服用非布司他者患上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中风)的几率都要高于别嘌醇者,但具体原因尚未明了。

尿酸高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痛风要降尿酸非布司他)(7)

最后再说说苯溴马隆。服用苯溴马隆后出现的轻微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皮疹等,少数服用者可出现荨麻疹、眼结膜炎等。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当为肝脏损伤,这主要与苯溴马隆存在肝毒性代谢产物有关。不过根据现有的临床报道来看,因服用苯溴马隆而出现严重肝损伤者十分罕见。

安全性对比上,三款药物各有千秋。但总体来说,别嘌醇除了可能出现罕见的剥落性皮炎外,其在安全性上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不过,想要挑选一款合适的降尿酸药物,还不能只看有效性安全性,下面要说的这些点,同样需要高尿酸患者引起注意。

尿酸高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痛风要降尿酸非布司他)(8)

降尿酸药物应该这样用

首先根据症状选药。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需要服药,很多人都容易将高尿酸血症痛风相混淆,但事实上痛风高尿酸血症只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过程,二者并不能完全混为一谈。

对于痛风患者而言,血尿酸一定是超标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却未必会有痛风症状。而对于并无痛风症状只是血尿酸水平单纯升高者,是不建议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即便要服用药物,也不推荐非布司他。

而对于无明显痛风症状尿酸水平明显升高者,是否需要服药还得结合多种情况。

尿酸高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痛风要降尿酸非布司他)(9)

血尿酸值是否严重超标以及是否存在严重的慢性疾病,都是判断是否需要服药的依据。正常来说,如果血尿酸水平在500μmol/L以上,或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都需要考虑服用降尿酸药物,但一般并不首推非布司他。

再者,还得看患者是否存在肾功能、肝功能不全。

先说非布司他,对于存在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者,都可以正常服用无需调整剂量,但当服用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时,就不能再服用非布司他了。而别嘌醇同样适用于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者服用,但苯溴马隆就不行,苯溴马隆一般建议肝、肾功能正常者服用。

尿酸高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痛风要降尿酸非布司他)(10)

最后,再说说三种药物在服用时都需要注意的点。

服用者应该重视“首剂效应”的影响,不要一上来就服用常规剂量乃至是高剂量。所谓首剂效应是指初次服用某种药物时身体可能出现的不耐受、不适应,这时服用者就很可能出现一系列不适。

所以,不管是哪种降尿酸药物,都应该先从低剂量开始服用,这样身体才能慢慢适应,如果存在不良反应也能及时纠正或者停药。

服用者也应该注重定期复查。尿酸的控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但需要注意,血尿酸水平并不是越低越好,血尿酸过低者也有可能患上低尿酸血症,同样对身体健康不利。

尿酸高苯溴马隆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痛风要降尿酸非布司他)(11)

所以,在服用降尿酸药物并注重日常健康管理一段时间后,就要进行复查,以便及时监测尿酸水平,以此为参考制定接下来的治疗计划。

总结

作为最常见的三种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醇各有优势与不足。但综合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应范围等因素来看,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别嘌醇应当是首推药物。而对于血尿酸水平过高且存在痛风症状者,也可选择非布司他。

苯溴马隆则适用于肝肾功能正常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且相比于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在临床上也已经应用多年,安全性得到保证的同时,价格也十分亲民。

但不管是选用哪种药物,何时服药何时停药,都需要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洪岩,张越.非布司他、溴马隆、别嘌呤醇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00(01)

[2]降尿酸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和溴马隆的严重不良反应综述.[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1.18(06)

[3]雷国大.非布司他与溴马隆、别嘌醇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