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显示,一个人所受教育对人生的影响,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30%,家庭教育却占50%。

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中,家庭教育才是关键和基础。

而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其作用更是不可忽视。若是父母的教育观点有失偏颇,孩子的成长也会出现偏差。

家庭教育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性格成长)(1)

中国家庭教育的常见场景,看看你中招了吗?

大多数中国家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名场面——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不写作业母慈子孝。

一些孩子做功课时,拖拉现象比较严重,吃东西、喝水、上厕所、找笔、找课本等,总是小动作不断。

母亲不停地絮叨,催促孩子写作业,甚至会歇斯底里地发脾气。父亲却在一边玩手机、看电视,时不时会说一句:“你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多一点耐心。”

一旦父亲与母亲“角色互换”,父亲就真的很有耐心吗?实则不然。最初,他可能会柔声细语,一般隔不了多久,就会爆发雷霆之怒,甚至会对孩子实行“棍棒教育”。

父亲并没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处于缺失地位,母亲却担起了教育孩子的“千斤重担”。

殊不知,家庭教育中的父亲角色不可或缺,有助于孩子形成雄壮、勇敢、坚强、进取、独立、担当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尤其是面对男孩子,父亲更要表现出勇敢、有担当的一面。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方式,往往是影响孩子性格成长的重要因素。只有家庭教育得当,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才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家庭教育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性格成长)(2)

优秀父母的这几种做法,才是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

想让子女优秀成长,父母就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让家庭教育真正“开花结果”。

打破惯有育儿观,重新定义亲子关系

大部分父母不懂得与孩子沟通,总是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企图用自己的认知或影响力去同化孩子。父母就要重新定义亲子关系,将自己与孩子放在同等的高度,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

孩子正处于成长的年龄,懂得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若是父母表现好,平时懂得规范自己的言行,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做得一点都不差。

无规矩不成方圆,应先给孩子立规矩

家长应从小给孩子树立规矩意识,让孩子懂得规矩的重要性。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小集体,还是大社会,处处都有孩子需要遵守的规矩。若是孩子从小就不讲规矩,没有形成好习惯,长大后也不会遵守规矩,很可能会让孩子犯更大的错误。

事实上,很多家长比较溺爱孩子,导致孩子过于任性、自我,长大后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犯了错而不自知,根本不管何为规矩。试想,若是孩子长大后还不按规矩办事,一旦犯错,品尝恶果的必然是孩子自己。

家庭教育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性格成长)(3)

家长育儿先育己,学会管理自身情绪

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场自我修行。想教育好孩子,家长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表率。

家长不要做情绪的“火山口”,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随意向孩子发脾气。家长学会了情绪管理,才能与孩子平等沟通、相处,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叛逆心理。

亲子交流很重要,使亲子关系更和谐

孩子长大后,就会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变得比较有主见,不再凡事依赖父母。父母平等对待孩子,孩子才会与父母无所不谈。父母就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帮助孩子排忧解难,加强正面引导。

若是父母与孩子有了矛盾,长期不沟通、不交流,感情上就会产生隔阂。所以,即使父母与孩子有了争执,也要尝试去沟通和交流,避免亲子关系的疏远。

要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尊重理解孩子

孩子的思维方式与成年人并不一样,或简单,或另类。但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尊重和理解孩子,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有了父母的包容和理解,将会更加自信,也会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家庭教育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家庭教育影响孩子性格成长)(4)

优秀的父母的这五个做法,你学会了吗?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行之有效,才有利于孩子的性格成长。面对成长中的孩子,父母就要做到不吼不叫,优雅从容,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