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明春(上海智栈企业管理事务所创始人&首席管理学家)

创新,是对新价值域的开发。从价值过程和价值系统的维度,将企业创新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科学发现、技术、产品设计和效率。其中,技术和产品设计是对产品创新的再细分。需要说明的是,实践中的创新并非区分得如此清楚,常常是多种成分的混合型。

1.科学发现

即对未知或自然法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实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如电子、X射线、放射性和各种基本粒子的发现等;如经典物理学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进化论、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理论、香农定理的提出等。科学发现,是人类在对对象的“认知”上的突破,并同时解决人类创造的方向的正确性问题。颠覆式创新的前提是科学发展而不是技术发展,技术不具这种能量。

科学发现是科学研究和理论研究的结果,即科学知识[1]。科学发现不会经常发生,尤其是重大科学发现;更多时候,人们取得的都是零星的小发现——当然,这些小发现都是有价值的,并与重大发现共同构成一个认知体系[2]。从价值上看,科学发现就如同煤矿开采中的“掘进”,打开一个个全新的价值领域和价值空间,塑造和再造一个个产业。

在商业世界,只有极少数真正优秀的企业有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上,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包括科学家资源)是企业最应该采用的方式——科学研究更需要开放式模式。任何一个领域都存在尚未被认知的东西,都需要科学研究,包括管理学。管理学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对管理对象的认知和对企业实践的理论解释。

2.技术

技术,是指关于一种产品的知识和制造方法。产品,可以是不同层级的产品:零件是产品,部件是产品,单体产品是产品,系统也是产品。技术有很多种: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药技术、材料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与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技术,以及算法和代码技术,等等。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集成多种技术。

任何一个领域的产品技术或任何一种产品的制造技术都可以无限的深入发展下去,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工业时代以来,产品及其制造的工艺与技术越来越复杂和精深,如芯片制造工艺和技术、燃气轮机的系统设计等,技术创新和竞争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含量和复杂性的增加,商业世界将合乎逻辑地走向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和开放式;同时,当技术复杂性达到一定程度时,跟创和仿创模式将变得无效,复杂性本身即是一种壁垒(我称之为“复杂性壁垒”)——正如2014年6月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建华,在谈到与世界第一梯队在燃气轮机领域的距离时说的:我们只能按图制造,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由于缺乏技术理解,制造过程中任何一点修改都要听外方的,没有研发能力。

技术的产生是以科学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技术的创造者,可称之为工程师。不过,技术创新与“认知”发展往往是交织的,优秀的工程师,至少要是半个科学家,离开科学基础,技术创新往往走不开、走不好,甚至会走不下去。技术创新者需要有贯通科学的能力。

3.产品设计

产品,是关于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产品设计,就是那个“解决方案”本身。产品设计是对产品功能、结构、形式、规格、审美等的开发,以及对价格、社会心理、便利性、场景、运输、体验等等需求的回应,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设计。

产品设计可能是基于现有的技术(包括别人的技术),也可能需要通过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去实现。产品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集成,就是完整的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一种创造市场的行为,也是一种市场创新。

产品设计创新的经典案例不胜枚举:即时贴、创可贴、速溶咖啡、信用证、信用卡、福特T型车的设计、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干粉吸入剂、真空采血器、牛仔裤、T恤衫、亚马逊的kindle;facebook和微信作为一个产品,其设计也是堪称完美;史蒂夫·乔布斯的IPHONE的设计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是其将手机与互联网连接的设计,更是重新定义了手机及整个手机、甚至互联网产业(包括直接导致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爆发)。

产品设计创新总是与需求联系在一起,卓越的产品设计创新离不开对需求的洞察。产品设计创新最需要贯彻以客户为中心和需求导向的经营理念。也因此,客户参与或与客户共创就成了实践中一种行之有效的产品设计创新方式。

产品设计创新,是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有些产业领域,如服装、金融服务业等,产品设计甚至比技术创新更有价值。任何一种产品都需要设计,产品设计创新可以无处不在;任何一种产品设计都有再创新的需要和空间;需求的多维度理解和需求细分,使得产品设计空间进一步增大。产品设计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一个富矿,也是许多企业都可以有所作为的创新领域。

4.效率

效率创新有三种。其一,组织创新,即通过组织模式、流程、机制和管理方法创新,提高企业系统或功能体系(如生产体系或创新体系)的效率。福特开创的流水线组织模式、Zara的以设计师为中心的组织模式(大大缩短了新产品上市的时间)、韩都衣舍的平台化组织模式、3M公司的“创新产品小组”模式和新产品开发精益管理流程(NPI[3])、日本企业的“质量小组”模式、丰田公司的看板管理和精益生产模式、晨星西红柿公司的“自管理”模式、Goole公司的OKR、项目管理模式,等等,都是典型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组织创新。

其二,商业创新,即通过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创新,提高企业或业务的商业化经营的效率。如电子银行、互联网银行,EPC业务模式(通过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提高项目组织效率)、Zara的“快模式”、高通的技术许可和商业生态模式、迪士尼的品牌授权模式、平台模式、戴尔的直销模式、电子商务模式、连锁经营模式等等,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维度和经营效率。

其三,信息化创新,即创新企业运行系统(包括与市场的关系系统)中信息性成分的组织模式与实现方式,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工具作用和管道作用,提高系统效率。信息化创新属于组织创新,是信息维度的组织创新,由于又涉及其它专业的技术,这里将其单列。

简述企业创新的形式(企业创新的基本类型)(1)

企业的创新也可分为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这四种基本类型。创新的机会无处不在,但又只对能发现它的人而存在。企业创新能力的结构,与其人才结构相关,并基本对应。企业人才一般都会是一种金字塔结构,也可根据人力资源金字塔对创新型企业进行分类,见上图。反过来说,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不同类型的“生产”能力,适用不同类型的“生产工艺”,所以,不同类型主体的人员结构和创新(管理)体系会有差异。


[1]不能把科学知识等同于科学,打个比方,科学是一种“生产线”,科学知识是其下线的“产品”,二者没有任何交叉和含混的地方。

[2]相对于构成世界的元素、规则和无限维的先验性存在而言,人类不过是发现和实现了些什么,而从未创造过什么。人类社会(包括商业世界)只是人类自为的一个局域空间,人类通过认知的发展不断拓展这个空间。

[3]NPI包括七个环节:提出创新的想法(Ideation),形成概念(Concept),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产品开发 (Development),量化生产(Scale up),上市(Launch)及上市以后的反省与改良(Post-launch)等。通过这个系统化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帮助有商业前景的新产品成功进入市场。


文章摘自《管理即企业设计》一书。作者:王明春,1969年出生,经济学硕士,20多年的管理咨询顾问生涯,上海智栈企业管理事务所创始人和首席管理学家,企业管理的科学主义者和实践主义者,理论管理学的奠基人,对企业管理进行系统性的基础研究的第一人,著有《管理即企业设计》和《战略性生长——该如何经营企业》。

简述企业创新的形式(企业创新的基本类型)(2)

经济管理出版社,2021年3月第1版//企业管理出版社,2022年7月第1版

来源:上海智栈企业管理事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