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国学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国学知识你知道)(1)

三纲、五常出自西汉医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它起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五伦”道德规范,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国学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国学知识你知道)(2)

董仲舒按照“贵阳而贱阴”的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最终提出“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他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他把这看作是处理新手关系的基本法则。自宋代朱熹起,人们开始把三纲五常连用。

国学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国学知识你知道)(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