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是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面积不到0.2万平方千米,人口仅73.37万,曾被一些网友们戏称为“六线城市”。

虽然济源人口少、面积小, 但是济源市却拥有3个上市公司,人均GDP2009年甚至超过了郑州市,2017年还成为了全国首个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并且在最近发改委发布的《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中,济源市再次被提及——和其他10个河南的县(市、区)被列入了南太行山区,在规划中,未来十五年,这些地区的旅游产业将被重点推动,那么济源的旅游产业机遇在哪里?

济源的景区变化(被戏称为六线城市)(1)

济源市地理位置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下2019年济源的旅游产业情况

济源全年接待游客1624万人次,较2018年增长20%;实现旅游收入80亿元,增长21%。济源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与以下两点关系密切:

一、景区资源丰富。济源境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景区,同时王屋山也是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建有王屋山地质博物馆,另外王屋山珍稀动植物众多、道教传统文化传承已久,让景区价值更高。除此之外,济源境内还有济源小浪底风景区、九里沟景区、济源黄河三峡景区等旅游资源。

济源的景区变化(被戏称为六线城市)(2)

济源小有洞天民宿

二、民宿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济源王屋山小有洞天民宿项目开始打出名气;2019年,文旅部民宿行业标准培训班在济源举行,同年,河南省民宿和精品酒店协会在济源挂牌。另外,2019年济源的住宿、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均居河南省第1位。

那么,未来济源的旅游产业机遇在哪儿?

根据发改委的《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文件,不难发现文件中济源可借鉴的几个旅游产业方向:

一、太行精神文化基地。因为济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建有济源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愚公移山精神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推动相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符合当前的大趋势。

济源的景区变化(被戏称为六线城市)(3)

二、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利用当地山区适宜的避暑气候、森林、温泉和中草药等资源优势,围绕核心景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开发精品民宿和度假酒店等山地度假旅游产品,积极引入医疗、康养、保健等新业态,推动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打造全国知名的山地康养旅游基地和华北地区山地避暑康养度假胜地。

三、发展研学旅游。结合中小学素质教育,依托地质公园、教育基地、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研发科普教育、红色文化等系列主题研学课程和路线,建设夏令营、冬令营实践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