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衣,人死去后要穿寿衣,民间称为“衣殓”。

古时候,给重危病人穿寿衣都是在咽气之前。民间老人们认为,只有在断气之前穿好寿衣,才能真正得到的。

给重危病人穿寿衣前,先要打水沐浴,沐浴是不让把今世的灰尘带入“来世”。

农村传统丧葬过程(丧葬传统礼俗二)(1)

做寿衣的布料也是有讲究的,布料要选棉织,棉织当中不要选斜纹料,说是穿了斜纹料,后代子孙容易走上斜路。寿衣穿单不穿双,一律不钉纽扣,因为纽扣中“扣子”不吉之音,只行飘带(带子),后继有人、香火不断的意思。

农村传统丧葬过程(丧葬传统礼俗二)(2)

更不能选缎子料,缎子料与“断子”同音,意为“断子绝孙”。

寿衣一般是三层、或七层,一般忌讳五层。因为五层与“仵”同音,传说中,穿了五层,子孙后代不团结。

寿衣穿好后,如果尸体还没收尸(僵硬),要置于堂屋的木板(门板)上,让其收尸,停放在门板上,要伸展,收尸后才有较好的遗容。

停放时,下面用白布铺垫,上面用红心黑边的“盖巴”盖上——有钱人可分三铺三盖或五铺五盖,只讲究单,不求双……无钱人一铺一盖。

农村传统丧葬过程(丧葬传统礼俗二)(3)

另外,在去世的地方烧点纸钱,民间称为“落气钱”。并写好灵位置于堂屋,在堂屋的门板下点上青油灯(菜油灯)照往去天堂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