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妈妈们说:我经常给孩子吃鱼,吃鱼补脑,孩子聪明。

这是真的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红肉“致癌”,但补铁高效

鱼肉是白肉还是红肉(红肉白肉鱼肉)(1)

广义的“肉”是指任何动物身上的可食用部分。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肉”的时候往往特指来自于猪、牛、羊等来自于哺乳动物的肉。

在营养学上,这些肉被称为“红肉”,因为含有较多肌红蛋白所以呈现红色。

根据目前的科学证据,过多食用红肉可能会增加一些疾病的风险,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等。去年,世卫组织把红肉作为“疑似致癌物”,现在的营养学推荐是“限制红肉的食用量”。

鸡肉很便宜,许多人也就把它当作“劣质”的肉。不过它之所以廉价,是因为营养价值高,人类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去提高养殖技术。

从营养角度,鸡肉中最好的部位是鸡胸肉,肌红蛋白和脂肪含量都很低。不过,许多人不喜欢鸡胸肉,觉得鸡翅和鸡腿更好吃。这种好吃主要是因为皮多,脂肪丰富。要是再通过油炸,脂肪含量更高,可以算是不健康食品的代表了。

吃鱼很好,但也要适量

鱼肉是白肉还是红肉(红肉白肉鱼肉)(2)

在营养指南中,“鱼类”不仅仅指鱼,还包括各种水产品。水产品的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丰富,许多种类还富含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

长链的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如DHA和EPA,几乎不能在体内有其他脂肪转化而来,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因为大脑中有许多DHA和EPA,所以许多人也就相信了“吃鱼补脑”的传说。虽然鱼油产业极力想证实这个说法,不过迄今也没有得到确切的实验证据支持。

不过,DHA和EPA对于人体健康可能有多种好处,得到了不少科学证据。所以,不管它能不能补脑,“多吃水产品”也还是合理的。

水产品来自于水,如果水被污染了,其中的污染物就可能富集到这些水产品中。最令人关注的是甲基汞,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淡水的还是深海的,野生的还是养殖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

营养和污染风险的权衡,形成了膳食指南中的推荐。美国是每周340克,而中国则是每天40~75克。这是对成人的推荐,对于儿童,自然需要相应减少一些。

最后,强调一点:不同的水产品价格相差巨大,但这种差异主要是基于风味口感和稀有程度。营养与安全,基本上与价格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