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有一个“卧底将军”,被授予少将,他曾是黄维“得力助手”,但是黄维在离开人世的时候,都没有原谅他,他是谁?到底做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黄维晚年最恨谁?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黄维晚年最恨谁(潜伏敌营二十余年)

黄维晚年最恨谁

1955年大授衔,有一个“卧底将军”,被授予少将,他曾是黄维“得力助手”,但是黄维在离开人世的时候,都没有原谅他,他是谁?到底做了什么?

他就是开国少将------廖运周。

廖运周1903年出生于安徽凤台廖家湾,廖湾村廖氏家族以爱国主义为精神支柱,廖运周长期耳濡目染、深受影响。

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五期炮科。

1927年3月,廖运周在学长孙一中、中共著名兵运专家靖任秋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廖运周军校毕业后,在叶挺领导下的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团团部任参谋,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1928年,廖运周接受党组织的安排“长期隐蔽、掌握部队、坚持斗争”,到国民党军队中从事地下党工作,自此开始了长达20年的“潜伏”。

 抗日战争开始后,廖运周所在部队开赴前线,在一次伏击战中,廖运周大展身手率部消灭了数倍于己的日军,给日军造成沉重打击,因此廖运周成了蒋军内部的明星人物,很快任职国民党第八十五军第一一〇师师长,由此便利条件为组织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虽然廖运周也曾数次遭受质疑,但凭着他的机智果敢、思维缜密,始终能以“党国忠臣”的身份出现,牢牢地把部队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内战,廖运周希望回到党内,正面对反动派以打击,党组织同意了他的请求,1946年6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国民党军工作部,派靖任秋和廖运周取得联系,计划一一〇师在豫北举行起义。

1946年底,一一〇师成立了起义工作组,但蒋介石突然命令一一〇师所在的第八十五军全部开往山东,起义的工作计划不得不暂时中止。

1947年2月,廖运周在山东省阳谷县和邓小平取得联系,接受邓小平的指示把组织关系转移到了中共华东局。

1947年夏,经华东局批准一一〇师成立了地下党委,廖运周担任党委书记,地下党委成立后,重新提出要在山东举行起义的要求,但是陈毅根据山东当时的形势,认为当前情报工作比起义贡献更大。所以,起义计划又暂时搁浅。

廖运周利用职位之便陆续将上级党组织派来的同志,安排在兵团副官处、师直属谍报队和电台担任要职,他们逐步掌握了一一〇师的情报工作,因此兵团和集团军一级的调动和作战计划,都由这个师谍报队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距离最近的解放军前线指挥部。

1947年秋,一一〇师地下党组织的关系转移到中原军区,同志们再次迫切要求起义,中原军区指示他们"积极准备,耐心等待,在最有利的时机,起最大的作用"。起义计划再一次没被批准。

1948年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出大别山,蒋介石的部队被打的晕头转向。5月9日,中共中央任命邓小平为新组的中原局第一书记,全面实施逐鹿中原的战略计划。邓小平向廖运周发来指示,说解放军在近期内要打一场大仗,要求一一〇师地下党委做好一切准备,在解放军的接应下完成起义的任务。廖运周和地下党委的同志们意识到,邓小平指示中说的"大仗"即将到来,廖运周立即在汉口召开党委扩大会,部署起义的准备工作。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11月2日胜利结束,歼灭国民党军队47.2万人。紧接着,淮海战役在11月6日打响,到22日第一阶段结束,全歼敌黄百韬兵团5个军。蒋介石异常惊慌,急调黄维、李延年兵团驰援徐州,原属汤恩伯兵团的第八十五军,也划归黄维的第十二兵团,急急开赴徐蚌前线。11月24日,第八十五军从蒙城开到双堆集的赵庄。黄维把兵团司令部安在南坪集,命令各军向宿县攻击前进。谁知,解放军设计好了一个"口袋",将黄维兵团装在包围圈里,黄维自恃兵力雄厚,急欲跳出我军的包围圈,计划从每个军各挑选一个精锐师,以4个主力师齐头并进的战术,迅速向西方突围。

黄维的第十二兵团虽然已被解放军包围,但该部武器装备精良,而且尚未受到解放军的重大打击,如果4个主力师同时朝一个方向拼力突围,还真有可能被他给跑掉了。廖运周一接到突围的命令,马上就派人向解放军报告黄维的部署,同时要求利用突围之机举行起义,请求解放军予以接应。

为了打乱敌人的部署,廖运周向黄维建议:"4个师齐头并进,不如用一个师打前锋,其他3个师在后面策应;前锋师进展得手,后面的3个师迅速跟上,以扩大战果",如果司令信得过我,一一〇师愿为先锋打头阵"。黄维听了很是感动,说“你要什么我就给什么,坦克、榴弹炮随你挑。”为其配置了众多的坦克、榴弹炮等重型武器。

在一一〇师正面的部队,是中原解放军的第六纵队。廖运周请示上级让六纵闪开一个口子,等一一〇师过去后再把口子合上。但是,六纵只有4个旅的兵力,闪开口子后万一合不拢,被后面的敌人跟着冲出去就糟了。事关重大,他们赶紧向刘邓首长报告,刘邓首长回电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粉碎黄维兵团的突围企图,同时要严密组织,保证一一〇师起义成功。"

11月27日清晨,一一〇师(缺一个团)官兵5500余人,按计划开出双堆集地区的周庄、赵庄。官兵们的手臂上扎着白毛巾,冒着淮北平原刺骨的寒风,迅速向解放军的阵地前进。从双堆集到吴大庄、西张庄30华里的行军中,黄维不断用报话机向廖运周询问"突围"的情况,廖运周也在一路上不断报告。

两个小时后,一一〇师起义官兵按照预定的路线,全部顺利的通过了解放军的前线阵地。我第六纵队迅速合拢,跟在一一〇师后面的敌人部队,突然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急忙向黄维报告:"对方火力猛烈,我军伤亡很大!"黄维十分奇怪,又问廖运周已到了哪里。廖运周回答说:"正在前进,一切正常。"黄维派飞机侦察情况。廖运周按和黄维约定的信号,向飞机表示"一切正常"。之后廖运周下令关闭全师的通讯设备,切断了同黄维的一切联系。

当天下午,一一〇师炮兵营参加了阻击黄维兵团突围的战斗。当晚,刘邓首长派第二纵队政委王维纲,代表刘邓首长看望起义部队官兵,在连以上军官会议上宣布廖运周是共产党员。

11月29日,廖运周发出《廖运周将军给毛主席、朱总司令致敬电》,毛泽东、朱德联名发贺电,对这次起义给予很高评价,并鼓励他们为解放事业再立新功。 廖运周在双堆集战斗中的起义,极大鼓舞了中原野战军的士气,对整个战局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立下了殊荣。

黄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在改造中一度十分顽固,最终仍被党和政府的真诚所感化,于1975年作为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被特赦。此后,黄维留在北京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文史专员。1983年,他还出席了第六届全国政协会议,被选为常务委员,在政协开会,黄维在会场即便与廖运周相遇,也不理睬廖运周,直到1989年,85岁的黄维离开了人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原谅廖运周。

淮海战役后,廖运周所部被正式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十四军四十二师,廖运周任师长。后来该师参加了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参加解放西藏等战役。 1949年9月,廖运周获一级解放勋章;受邀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54年调任沈阳炮兵学校校长。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62年转业到地方工作。1996年5月11日,廖运周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廖运周将军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谨以此文向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

文章作者简介:一度执念,专注写作,以此方式向所有为中华民族做过牺牲和贡献的英雄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