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1)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2)

| 娱析

编辑 | 娱析

●○ 前言 ○●

“山寨版”刘德华靠模仿走红后,不仅拿了高昂的出场费、登上过央视的舞台,甚至其派头一度高过了本尊!

之后,他又是出歌又是演电影,一时间风头无两,但其实他“名利双收”的背后,损害的却是刘德华本人的名誉……

那么,这个“模仿者”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3)


●○转折○●

曾几何时,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教海哗,靠着开出租车维持生计,每天都疲于奔命,也吃过不少苦头。

再加上那段时间他的父母生了病,眼瞅着急用钱他却束手无策,尚且年轻的他内心无比的煎熬,陷入了极度的迷茫。

少小离家的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那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再一次将他包围。

直到有一天,教海哗遇到了一位刘德华的粉丝。

教海哗自己也是刘德华的粉丝,所以他车上播放都是刘德华的歌曲,在这氛围里,他和那位乘客之间的话匣子轻而易举的就被打开了。

可聊着聊着,位于副驾驶位的乘客开始不断地扭头看教海哗,弄得他怪不好意思的,就问道:

“怎么了?您怎么一直看我?”

“没什么,就是觉得你长得挺像华仔?”

听到这里,教海哗会心一笑,显然他自己知道这个情况。

那天教海哗和那名乘客聊的很开心,气氛高涨之时他还应对方的请求,唱了一首华仔的歌。

临别之际,这名乘客竟对他产生了几分依依不舍的感觉,还感叹道:

“你的长相、声音、感觉都挺像华仔的,开出租车真的有些屈才了!”

之后,两个人就此别过,但是他的这句话却在教海哗的心中扎下了根。

其实在此之前,教海哗本来就有在模仿刘德华,只不过那时更多的是出于兴趣,打发时间。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4)

但是现在看来,自己的这种模仿是有效果的,起码能让同为粉丝的其他人认可,这种“认同感”还是让人很充实的。

所以教海哗就开始更加刻意的模仿刘德华,从穿着打扮,再到吐字发音,他费了很大的心血,也有越来越多的乘客“承认”他长的像刘德华。

再后来,教海哗抓住机会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并获得黑龙江赛区“最佳形象”和演艺奖。

演绎不演绎的不好说,毕竟他没接受过什么专业的培训,但是形象这一块,他确实拿捏的死死的,靠的就是这张酷似刘德华的脸。

不过不管怎么说,教海哗靠着此次经历算是成功出道了。

之后他春风得意,把握住了多个演出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舞台能力,又登上了好几个电视台的节目,一时间名声大噪。

这时,已经有经纪公司主动找他签约了。

而随着商演的开始,教海哗的知名度和身价都在不断上涨。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人生剧本就已经完全改写了。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5)


●○巅峰○●

签约后,教海哗参加了不少小型的演唱会,经纪公司打着刘德华的名义,让他去和粉丝互动、合照、写签名等,正式成为了一名歌手。

教海哗自然知道刘德华到底有多火,为了更好的参加各种商演,他还在成名的时候微调了自己的眼睛,只为更像刘德华。

不知不觉间,教海哗的心就变了,吃到了“模仿红利”得到他,完全抛弃了自己的个人特色,一厢情愿的成为了刘德华的平替版。

此后,教海哗便开始各种蹭刘德华的热度。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他是收益颇丰的,不少网友都赞其是大陆的刘德华,还有不少人成了他的独家粉丝。

爆火时期的教海哗曾接受了不少的邀约,可以说和大牌明星没什么两样。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6)

每次商演完后的教海哗有很多记者采访,不少记者让他在镜头面前模仿刘德华的神态动作,还让他唱刘德华的成名作品,教海哗欣然接受。

到了2007年的时候,教海哗已经成功登陆央视,参加了一档模仿类节目,依然是靠着刘德华这个IP,连续两年获得冠军。

有了央视光环的加持,教海哗的商演资源就更好了,且单次出场费就已经长到了5位数。

不过,这还不算完。

在媒体的报道、粉丝的追捧下,人气持续高涨的教海哗再次与央视合作,还参加了的《星光大道》和《开门大吉》等多党脍炙人口节目。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7)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有机会接触到当年那些主流明星了,而且在待遇上也不遑多让,甚至大有一种后来居上的感觉,派头直接盖过了本尊。

值得一提的是,靠模仿刘德华出道的教海哗,很快就成了广告圈的新宠。

保守估计,教海哗那几年大约接了16个广告代言,横跨各个行业,年收入已经轻松过百万。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8)

这个时候的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穷小子了,而是一个让人望其项背的“成功者”,出门要带十几个保镖!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9)

2009年,教海哗在电影《追影》中真正扮演了一个“刘德华”角色。

没错,这里的“刘德华”是一个电影角色,而非天王本人。

而这部剧上映前没有明确地说明教海哗的身份,其中的打斗、奔跑镜头,让大家误以为是刘德华本色出演,所以期待值也就拉的很高,《追影》前期票房大卖。

直到大家花了钱,买了票,看了电影才发现,这里边根本就没有刘德华的事儿,所以难免也就有了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而这股怒火,自然也就全都宣泄在了教海哗的头上。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10)


●○没落○●

不过,这个样的一个小风波对于风头正盛的教海哗来说,其实也没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电影造势也不是他一手操持的。

参演完《追影》后,教海哗受到了刘德华的关注,他受邀与刘德华在浙江横店影视城见面。

两个人“一见如故”,连刘德华本人都说这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刘德华看中了教海哗的演技,他邀请教海哗担任自己的替身,在不少电视剧里都有教海哗的打斗身影出现。

一直到2009年5月,教海哗再一次的被“华谊兄弟”公司选中,在刘德华的介绍下,他和刘德华一起拍摄了由徐克导演的服装电影《狄仁杰》。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11)

再后来,他还出演了《富春山居图》。

再后来,他就成了刘德华的专用替身。

某种程度上来说,教海哗这也算是的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和授权。

但是平心而论,教海哗攀上高峰的“成本”确实挺低的,以至于当他获得的巨大的名声和财富后,开始有点找不着北。

有一次教海哗参加完四川的“天下校友会”节目,有位粉丝询问他的最佳情况,还表示了自己对其的喜爱之情。

但是教海哗却只是挥挥手,叫剧组人员赶走粉丝,他对粉丝的热情不屑一顾。

这一举动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反问:

“你只不过是一个模仿刘德华的人,为什么能这么高傲呢?”

不过教海哗也不是特别在意这些,因为在他的的认知当中,自己靠着模仿刘德华站在了聚光灯下,那就继续模仿下去就好了。

所以有教海哗连续发布了几首歌:《新忘情水》、《致敬刘德华》等,这些歌看起来是教海哗自己的创新作品,但词曲还是处处都有刘德华的身影。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12)

教海哗在《致敬刘德华》中写道:

“我永远把你崇拜,致敬刘德华,永远是我的最爱。”

讽刺的是,教海哗却做出许多雷人的故事,这与刘德华相比差得远了。

圈钱圈的差不多了,名气也蹭的不少了,教海哗便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他告诉自己的经纪人,他出差必须住五星级酒店,每天早上必须有人送早餐。

不仅如此,他参加每场活动身边总会带着一群穿黑西装、带着领带的保镖,登台表演也必须有伴舞团一同参与。

教海哗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是个大明星,所以需要被“特殊关照”。

教海哗的离谱操作引得不少人对刘德华的印象变差,不少粉丝在看清楚教海哗的真面目之后,纷纷指责他,对他嗤之以鼻。

再加上随着内娱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新兴事物分走了流量,教海哗的市场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13)


●○破灭○●

教海哗如今的生活是不被关注的。

在那个主流媒体还是电视台的时代里,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但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手机、短视频的普及,人们和偶像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但是当“追星成本”降低了之后,人们再去看模仿者时,态度就发生了180°大转弯,甚至还有很多不好的话语。

教海哗委屈吗?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只是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而已,为了赚钱这算不寒颤。

但你要说教海哗亏吗?我认为不亏,因为这些不好的评价,其实就是他自己“作”出来的。

甚至前段时间教海哗还在吃老本,继续在抖音上模仿刘德华,大有一种不把“刘德华”这个IP薅秃不罢休的架势。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14)

只是这一次,观众不再买账了。

因为,刘德华本尊也在抖音直播唱歌,而且还直接关闭了送礼物的功能……

同样都是在抖音直播,这边的刘德华本尊收视几亿,而教海哗的直播间却早已无人问津……如此看来,教海哗依旧没有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其实这就是他最大的败笔。

他明明可以在最红的时候选择做回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但他始终没有这样做,这是他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那就是,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教海哗所拥有的一切,不在自己的德行范围之内。

1985年,教海哗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的一个普通小农村家庭。

出身卑微的他,年幼时期就需要干各种各样的农活,甚至在放学后还要上山放牛。

与此同时,刘德华已经成为了“四大天王”之一,正值大火。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15)

那时的农村还没完全通电,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教海哗便总是去村大队看放映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成了刘德华的一名粉丝。

他把刘德华歌词记下来,每次放牛的时候,总会在山顶上吼几嗓子。

小小年纪的教海哗,便有着浑厚有力的嗓音,刘德华大部分的歌曲他都会演唱。

东北人的天性也就喜欢热闹,教海哗每次唱歌的时候,总能博得一片喝彩,大家也都说他学的有模有样,像是这块料子。

你看,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教海哗就已经在享受着“模仿”带给他的快感了。

13岁那年,教海哗家里没有卖出去粮食,家里的东西都积压卖不出去,乡村道路闭塞,父母年龄也大了,教海哗只能早早辍学去打工赚钱,补贴家用。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教海哗刚刚步入社会就被骗了,落得个身无分文的地步。

为了生活,他只能先做着临时工学徒,再辗转于各大酒吧当服务员,再后来就去开了出租车

对于教海哗来说,他的成长之路确实挺辛苦的,不过说实在的,他攀上高峰所花得到“成本”其实并不高。

所以后来他才会出现报复性的消费,或者是一些“德不配位”的举动吧。

总之,这样的结局说可惜也确实可惜,但其实也是必然。

史上模仿刘德华最像的(山寨刘德华的走红之路)(16)


●○ 结语○●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教海哗这样的人生经历,其实就已经很梦幻了,起码他曾站在过星光璀璨的地方,看到过光芒万丈。

但其实我觉得这些并没有什么可值得羡慕的,因为对于他来说,逐渐归于平凡的的这个过程,肯定也是特别难熬的。

所以从这件事情上,对我们还是应该有所启迪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里不是说教海哗没有资格站在那个舞台上,我一直相信“存在即合理”,他能做到就代表他有过人之处。

但是,他在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没有继续补强,而是原地踏步吃老本。

抛开他是靠模仿这一点出名的不讲,在发展如此迅速的当下社会来说,就算是一些当红明星停滞不前,也随时有被时代抛弃的可能性。

而对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教海哗来说,这种情况就更是会被无限的放大。所以他失败了,也是“存在即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