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1)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鉴赏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2)

江 城 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先 是做杭州通判,三年后又转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当时密州长年干旱,苏 轼赴任的第二年十月,也就是熙宁八年(1075),他率人到常山祈雨,归途中与 同僚会猎于铁沟。这首词即猎后所作。用词来写习武打猎,塑造出一个激昂慷慨的志士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 国情怀,这在题材和内容上都具有开创意义。这首词进一步发展了范仲淹悲壮 苍凉的边塞词的精神,打破了红粉佳人、多情公子为抒情主人公的词坛格局,形 成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具有一种阳刚之美。这与当时笼罩词坛的柳永词的词 风形成鲜明的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