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最后遗言(为何死后会被焚骨扬灰)(1)

【约2800字,阅读时间7分钟】

往期推荐:

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蹉跎人生?

万历定陵的发掘《地下宫殿》上

万历定陵的发掘《地下宫殿》中

万历定陵的发掘《地下宫殿》下


万历最后遗言(为何死后会被焚骨扬灰)(2)

定陵

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五十八岁的万历带着一身伤痛走向了人生的尽头,秋天的七月十七日万历的病情加重,自知时日不多,于是在弘德殿召见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方从哲等顾命大臣交代后事,告诉他们要勤勉政事,克敬职守,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二十一日,万历驾崩,死后安葬到他的陵寝——定陵。

定陵位于北京郊区的昌平天寿山,这里明朝历代皇帝死后的葬身之地,从明成祖朱棣到明思宗朱由检共十三位明朝皇帝葬在这里,所以也叫做明十三陵。

当年朱棣迁都北京后,就安排人开始在北京找风水宝地为自己修建陵寝,风水先生廖均卿到昌平考察,相中了东面的黄土山,认为此处风水绝佳,是块宝地。

朱棣来到昌平亲自查看后,十分肯定,背后依山而建,有王者之气,只是名字不好听,便改名为天寿山。朱棣死后,他与皇后徐氏合葬于此,称为长陵。

之后,明朝历代皇帝都安葬于此。

万历最后遗言(为何死后会被焚骨扬灰)(3)

明十三陵

万历十一年,这时他二十一岁,便开始为自己修建起了陵寝,经过多次的考察、筛选,最终拍板选在了大峪山。万历十二年,就安排人开始做准备工作。到了万历十三年八月初一则正式开始破土动工,建造寿宫。

万历对自己的陵寝建造工程特别的上心,有时间了就经常到工地查看工程进度,他对工程也是十分的满意,对建造参与的人也是大大的赏赐。

万历十八年六月,陵寝的建造工程正式竣工,定陵的建造耗时六年,花费了八百万两白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说相当的奢侈了,从这里也可以窥见万历在生前的奢靡程度。

只是,他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死了三百多年后,他的陵寝会被挖掘开发,他和他的两位皇后会被人焚骨扬灰,连个渣渣都不剩。

一九五五年十月,以郭沫若、吴晗等为首的文化名流,写了一份联名书上交了国务院,提出要挖掘明成祖朱棣长陵的请求。国务院在研究讨论后,批准了郭沫若、吴晗等人的请求,可以发掘。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主动发掘帝王陵,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也正是这样的第一次成为了中国考古,文物保护等一系列的伤痛。

之后,国务院发布不再主动发掘任何完好的陵墓,只对有盗掘、破坏的陵墓进行抢救性的发掘。

由于帝王陵寝入口是十分机密的事情,而且也没有相应的资料记载,要找到入口相当的有难度。

明明宝顶就在那里,可却把考古人员愁坏了,无从下手。最后经过讨论,定下了先试掘一个陵墓的计划,以期望找到突破口。

万历想不到这个光荣的任务会落在他的定陵,更想不到自己死后也不会安宁,倒霉的事才刚刚开始。

万历最后遗言(为何死后会被焚骨扬灰)(4)

摘自网络

考古人员经过对定陵的勘察后,在宝城东南面的砖墙上发现了几块脱落的砖头,里面露出了砖砌的券门,这个重要的线索令所有人都十分的开心,因为这就可能是突破口。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九日开始试掘,试掘工程相当的顺利,陆陆续续的发现了墙上的标识提示语。当时定陵修建完成时万历才二十八岁,之后则密封了三十年,所以便在砖墙上留下标语,避免找不到地方。

九月二日,在隧道尽头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写道“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这是个十分重大的发现,对考古人员来说这已经告诉我们金刚墙的准确位置,只需要继续往下挖就是了。

隧道的形制是呈斜坡状的,所以越往下挖越深,一九五七年的五月十九日挖到了石碑所说的金刚墙。

万历最后遗言(为何死后会被焚骨扬灰)(5)

金刚墙

定陵的劫难越来越近了,万历的悲惨也越来越近了,此时的考古人员不会想到灾难正是自己造成的,毕竟前面的事谁也不知道。

当万历玄宫的石门打开后,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越来越强烈,都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想看看万历是如何生活的。当然万历不会知道他的遭遇,更不会愤怒。

玄宫全是石制结构,没有一根柱子,共有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组成,有前殿、中殿、后殿、左右各一个。

万历和他的两位皇后便静静的躺在后殿,都是朱漆棺椁,棺床边上又放着许多朱漆木箱,里面的陪葬品琳琅满目,有镶满珠玉的盔甲、宝剑、金银器皿、宝印等等。

里面还有大量的丝织品,制作精湛,对研究明朝丝织产业价值极高,由于文物保护技术的落后,致使这些文物全都损坏。

当时用有机玻璃也就是塑料融化后,涂抹于表面,原以为这样可以保存,没想到在仓库里经过空气的侵蚀,慢慢的变硬、变脆、变色,只要一碰就散。

万历最后遗言(为何死后会被焚骨扬灰)(6)

摘自网络

对于这样的后果,考古人员只有悲愤和哀叹。

在定陵继续开展工作的时候,全国掀起了一场反右政治风波,定陵也无可避免的受到波及,致使考古工作停止了半年。

丝织品就是在这期间损坏的,夏鼐在得知后很是伤心,但他也没有办法。然而万历的和两个皇后的棺椁还在里面,他想里面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在考古停止了半年后,又重新开始了。

打开万历的棺盖后,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各种奇珍异宝、金银玉器、锦被、龙袍等等。

里面的稀世珍宝更是惊人,缂丝十二团龙十二章衮服龙袍,是唯一的缂丝衮服龙袍,直到一九八三年由云南云锦研究院花了五年时间才复制完。

万历的尸骨和其他两位皇后被移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进行检查修复,发现万历生前是驼背,有严重的腿疾,左右腿长短不一,且对牙齿进行检测,还患有牙龈疾病,想来《明史》记载万历晚年病情严重是真实的。

在万历的尸骨旁有个箱子,里面还有件稀世珍品,翼善金冠,它的珍贵在于全身由一百五十根金丝编制焊接而成,展现了当时技艺的高超。

万历最后遗言(为何死后会被焚骨扬灰)(7)

翼善金冠

定陵经过两年零两个月后发掘、清理工作都已完毕,之后还在故宫神武门进行了展览,震惊了世界考古界。

展览完毕后,经过一年的努力,文物修复,复制工作也基本完成,定陵博物馆也建设完成,并向公众开放,吸引了大量游客。

万历的遭遇并未停止,尸骨被转移后,他躺了三百多年的棺椁却不那么幸运,一九五九年九月三十日,有关部门表示“复制品既然做好了,那么这些棺椁就没用了,把这些棺椁抬出去,好迎接领导的检查”。

随后,三口历经岁月的金丝楠木棺椁被扔下了山沟,不见踪迹,夏鼐知道消息已经是一周后了,气的回身发抖,派人去找时早已经晚了一步。

万历最后遗言(为何死后会被焚骨扬灰)(8)

棺床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万历最惨的时刻到来了,红卫兵冲进博物馆对“四旧”进行了“清扫”,就这样还不够,干脆冲进研究院仓库直接将万历和两个皇后的尸骨拉到博物院的广场前,还有一些帝后画像等文物。

在万历的家门口进行了批斗,红卫兵群情激愤,高喊“打倒地主阶级头子万历”,砸碎了三具尸骨,并在“点火烧了他们”的呼声中被焚骨扬灰。

万历的悲剧从定下试掘那一刻就开始了,就像天注定一样,他就是那个倒霉蛋。

他的遭遇应该是多方面的,一个是当时考古技术、文物保护技术的落后,一个是对文物保护没有正确的思想意识,另一个就是特殊的时代背景。

也正是鉴于这样的情况,国务院才定下了往后不在主动发掘任何陵墓的规矩。

这成为了中国考古永远的伤痛,无法挽回,只能从中吸取教训。

、、、


参考资料:

《明史·神宗本纪》·张廷玉

《万历传》·樊树志

、、、

喜欢点赞加个关注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