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这是燕子报春的景象。在众多燕群家族中,有一种燕子却与众不同,它们的飞行能力超乎寻常,就算风吹日晒雨淋打雷,它们也不肯踏在陆地上,一边飞行一边睡觉,如果哪一天它们飞不动了,停止下来,就意味着它们就快要死亡了,这种特殊的燕群就是雨燕,也被称为“无脚鸟”。
燕群当中的天之骄子
凡是雨燕科的鸟类统称为雨燕,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脚退化到基本上没什么作用,所以也叫“无脚燕”或者楼燕,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在众多雨燕家族成员中还包含了高山雨燕、白腰雨燕等等。不过普通雨燕占据了多数,它们的羽毛是深褐色的,不像其他鸟类的羽毛那么华丽。尽管它们长得平淡无奇,但是却拥有着与众不同的飞行能力。
雨燕的翅膀宛如镰刀,张开双翼,美感十足,可谓是燕群中的天之骄子,在广阔无边的蓝天之下飞翔,在有限的生命之中从未停歇。可以说在众多候鸟群中,雨燕是极为典型的,它们在高纬度地区生活,每年还要长途跋涉进行从北到南迁移。自然界中就是无奇不有,这样特殊的燕群是如何实现在空中休息的呢?其实这一切都和雨燕的生活习性有关。
我们以北京雨燕为例,北京雨燕的数量高达九千多只,在每年的七月中下旬的时候,这些雨燕便开启了集体迁移模式,它们要在十一月份寒冷的冬季来临之前迁移到非洲南部地区,然后再从每年开春的二三月份再迁回故地。这个迁移的路程距离是非常长的,迁移旅途中的环境也对它们充满了巨大的挑战。
因为旅途遥远,也锻炼了它们的集体团结的精神以及飞行的本领,翻越高山,穿过大海,各种恶劣的环境对它们的身体都充满了挑战性。根据初步统计,每一只雨燕迁移至少会飞行三万八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地球的赤道长度。很难想象,这样一只重量只有几十克的小鸟竟然凭靠自己的顽强毅力飞行这么远。难怪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才是名副其实的蓝天之下的骄子!
有人会质疑到:"为何雨燕会有如此之持久的飞行耐力?"其实这一切和它们身体中的一种寄生虫"雨燕虱"有关,可以说这种寄生虫是它们身体保持平衡的一个重要阀门,大概需要一周左右,它们会钻进雨燕的身体中,提取近五十到六十毫升的血液,这样一来就能够促进雨燕身体中红血球修复和再生,对它们的血液循环系统是非常有好处的。正是因为有了雨燕虱的存在,才让雨燕避免了在飞行过程中出现痉挛,肌肉疲惫等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雨燕可以同时实现飞行和睡觉,它们的警觉能力非常高,大脑可以同时切换睡觉和飞行,在很少情况下它们会进入深度睡眠中。在相关研究过程中发现,雨燕速度最快可以达到四十八米/秒,它们的胃口也是极其的大,在低空飞行中可以近距离捕捉昆虫,有的时候还会顺便喝上几口湖泊里的水来解渴。
雨燕落地真的会死吗?
因为雨燕的飞行能力是超强的,所以它们的双翼要比腿更发达,对于它们来说腿的作用很小,所以才在进化过程中变得很短,尽管脚上的爪能够让它们牢牢地攀附垂直面上不会掉落,但这样的腿脚也都是软弱无力的。
我们打个比方,很多得了脑梗或者脑出血的人都会留下后遗症,尤其是左侧肢体或者是右侧肢体无法行走,就连迈步都是困难的,有一种踩棉的无力感,其实雨燕的腿脚也是类似这种,根本派不上用场,连弹跳这样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实现,再加上过长的双翼,是很难让它们在平地上起飞。
掉落在地上的雨燕不仅无法实现飞行,就连弹跳都做不了,宛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掉入了深海之中,走到了死亡的边缘。雨燕生活的地方天敌太多,任何一个路过的肉食动物看到地上有了它们的存在,都会把它们视为自己的美食。所以说,落地的雨燕真的很大可能活不下来:不是变成了其他动物的美食,就是因为无法捕食而饿死。如果我们捡到一只掉在地上的雨燕,那我们把它带到高处抛起来,那么它大概率是可以返回到天空,自由飞翔的。
雨燕交配、繁衍也是在空中吗?
无法落地的雨燕是如何实现繁衍后代的呢?其实对于雨燕来说,在飞行的过程当中就已经可以完成交配任务。比如雌性雨燕和雄性雨燕是可以紧密贴在一起“滑落”,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的姿势,那么就说明它们正在交配当中。在合适的位置和机会下,双方是可以进行泄殖腔接触,紧贴交配的时间只在几秒内就完成了。
不过对于雨燕繁衍后代这件事来说,它们是不可能在飞行中产下后代的,它们需要筑巢产卵,在每年的春天它们会返回同一个地方进行筑巢,由于雨燕自身结构条件的限制,就算停止飞行需要筑巢也是在很高的洞穴和缝隙当中,它们很少会选择低矮的房檐。
有关生物学家表示:“雨燕属于一种攀禽的动物,它们适合在悬崖峭壁包括石洞上进行攀爬,这样依附于山体缝隙和洞穴边缘可以实现从高到下俯冲后煽动翅膀飞翔。在繁殖期内,雨燕每隔两三天便会产两到三枚蛋,孵化时间大概在十九天左右。大概时隔六周之久,小雨燕就会有了飞行能力。”
由于人类的活动,砍伐森林,让雨燕的生存问题面临了巨大的威胁,原本的栖息地也都遭到了破坏。有关数据表明在2021年,雨燕中的关岛金丝燕成为了濒危动物,想要这种天之骄子的“无脚鸟”能够在世界上存在更久一些,人类就要学会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