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玩的好,就必须要改装,这也是玩四驱的一大乐趣,而“改车”也不是一般人口中说的那面简单,随便加个龙头凤尾就可以,有很多物理学以及动力学的知识在其中,每一条轨道都有不同的特点,需要车手找到最适合的设置出来。而除了一般的竞速,现在更多的车手也开始注重在外观上,例如喷涂车壳也是其中一种玩法。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主要的改装零件,如果你以前有玩过四驱车或是已经对改装打了底的也必须要留意,因为如今迷你四驱车根据主流赛道的需求,也增加了许多新的零件和改装玩法,如果你还是按照以前的改法,你的四驱一定会飞轨或惨败。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1)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2)

  基本改装工具:除了基本的模型剪、戒刀和螺丝刀,要进一步规范改装和组装四驱车,还需要拔轮器、锉刀、底距尺、拔齿器、车轴安装器、螺母套筒等。

  1#底盘

  底盘是一架四驱车的支架,承载各种零件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部分。底盘主导了一架四驱车大部分的性能,而田宫模型推出过的迷你四驱底盘大约有18款,其中能用于现今赛道改装比赛的大约超过一半左右,而官网对常用11款底盘的性能制出相对性的六矩图,只能作参考用,因为每款底盘还有很多未知的性能值,通过玩家在后期针对自己钟情的底盘的弱点进行改装来弥补或加强,这也是迷你四驱车改装的乐趣。此外,因为大部分原装车配的底盘都是由ABS塑胶制造或采用沉闷的黑色或灰色,所以厂商还额外推出了不少强化底盘或特别配色的底盘供玩家改装。

  1)主流底盘:

  MA、AR、MS、SUPER II

  MS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3)

  《迷你四驱PRO》系列的底盘。无中翼,采用中置马达,传动系统比后置和前置要有效率,所选用的马达的转数没有其他的高,但扭力输出高,所以转弯性能较好,适合多减速位赛道,但耐力较差。这也是唯一一款由头中尾3段组成的底盘,底盘的头尾部件可以随意变化,譬如变成宽轮距。损坏了哪一部就可以换那一部分。

  AR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4)

  第一款加有后翼的底盘。继承了传统后置马达底盘的特点,不过内部阻力始终比中置马达的要高。引入了扰流板设计和增加下压力等气流动力学设计,加速相当出众。最特别是,可以直接在从底部更换电池和马达,完全不用打开车壳。不过过弯相对差一些。

  MA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5)

  属于较新底盘,结合了MS和AR的特点,结构强度会增加,底部平滑,减少风阻。除了耐力,其它各方面的性能都相当好,迷你四驱车底盘进化到现在实用性较好的一款,所以MA也是被很多入门级玩家所选。不过MA底盘也并不是万能的,厂商在设计底盘时始终会考虑平衡其他底盘的优缺点,始终要视不同赛道和改装习惯而言。

  SUPER II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6)

  田宫似乎始终不愿放弃经典但弱点较多的Super I底盘而推出改良版,沿用兜型前翼、多镂空散热和可拆式中翼等设计。中段加厚和增设更多螺丝位作改装之用,不过始终比其他新型底盘少骨位,所以硬度就比较软。加速力和转弯能力相当好,同时因为扩展位多,改装后在技术型赛道一样有相当出色的表现。

  2)其他底盘类别公开

  Type 2、SuperTZ、Super X、VS、Super FM

  Type 2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7)

  所有后置马达底盘的设计均源自Type2,属于元祖款迷你四驱车所使用的底盘。Type系列总共有Type1-5款,这系列底盘必定能唤起不少朋友的童年回忆。相对于后来推出的底盘,虚位多,骨位少, Type车身自然相当脆弱。

  SuperTZ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8)

  一款在Super系列中硬度最高的底盘,还有一款外形差不多一致的的Super TZ-X,扩展性(螺丝位)和硬度得到强化。各种特点中规中矩

  Super X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9)

  在当时属于新时代底盘,前翼的Bumper、马达箱和尾翼在当时都作出了革命性的改造,此后有一款加强硬度的Super XX。轮距相对其他底盘要宽,所以稳定性高,在直路冲刺上较优越。但优点却是它的缺点,转弯能力相对较差,因为两车轮相隔越远,过弯时的轮速差就越大。对此,田宫也曾推出过差速轮的零件。

  VS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10)

  集合了Super I、Super TZ和Super X所长的万能轻量型底盘,在十几年前属于相当先进的底盘。引入了骨架结构,用于改装的螺丝位也相当多。性能与Super II相似。田宫曾特别为VS底盘(还有Super XX和MS)推出超限量版的EVO套装,里面包含一副装在底部的FRP加固架。

  Super FM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11)

  首个前置式马达底盘FM的改良型,由于重心在前面,在赛道中过弯较稳定和跳桥直。但车身脆弱和扩展性弱是一大缺点,在以技术性赛道为主的时代,推出关于此底盘的进化版呼声很高。而使用Super FM底盘的车并不多。

  2#车壳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12)

  根据田宫赛例,四驱车一定要装上车壳。为了突出自己四驱车的个性,可以对原装车壳或额外买车壳部件进行涂装(喷漆、贴纸水贴),在日本除了速度赛外亦有“特别赏”给予外形独特而美观的四驱车。车壳的流线型设计也会影响风阻,不过卡通《四驱兄弟》常提及的车壳“超低风阻”,其实在现实的影响没动画的那么大,反而进行裁剪以下压车壳会有效,而对车壳的裁剪亦能改变车壳对其他零件的改装限制。为了达到轻量化,田宫也推出了软壳,剪出轮廓后要安装让车壳可以接洽底盘的部件,之后可以进行个性化涂装,也有车友喜欢把提灯安装在软壳上变成提壳。

  3#导轮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13)

  安装在前尾翼让四驱车顺畅通过弯道的基本零件。从小径的9mm到大径的19mm,分为塑胶型、新式2段型、轴承(啤令)型和含轴承型。基本改装手法是“前2后4”,在龙头安装两个较小的,凤尾安装四个较大的导轮。四驱车在高速过弯时,容易产生侧飞,因此会在龙头的导轮上叠加小于它直径的部件或平衡杆,而垂直安装凤尾一边的两个导轮时,距离尽量拉开,有助过弯时更稳定顺畅。

  4#防震珠(丁丁、丁砖)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14)

  在四驱车回潮后,越来越多人了解到丁丁的重要性。丁丁不是完全上死的,可以在螺丝上滑动,除了能为车身加重之外,还可以利用自身重力将车身压力以抵消从跳台飞起落地时产生的回弹力。重量从2.5g到14.9g的丁砖,可以安装在前后导轮中心线内很多位置。后来发烧车友更发明提灯,用不同田宫原装零件加工组合成的支架将丁丁吊至中翼位置,原理一样,不过效果更佳。

  5#刹车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15)

  过去大家并不在意四驱车在行走中的减速,只知道要尽量提速和稳定,而在技术轨当道的今天,装上刹车零件对于赛车能稳定上下斜坡来说至关重要。田宫推出过6款刹车零件,而最常用的是这种刹车海绵套装。分灰(强)、黑(中)、绿(弱)三个摩擦强度,在车的头尾下加上一条“雪条棍”,有需要的情况下再选取海绵裁成合适的形状贴在底部。这部分需要在不停试车后打磨微调。

  6#车胎/车轮(车令)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16)

  按尺寸分小(约24mm)中(约26mm)大(约31mm)径车轮,大径车轮使底盘离地较高,速度较快,但扭力欠缺,亦较易因超速而飞出赛道。小径车轮起跑速度较弱,但扭力较好,应付20度坡和一些高山型的赛道能发挥很大优势。如今比赛中大多数人都选用大径和风阻少的车轮。车轮和车胎相辅相成,车胎越窄,接触地面越小,与地面摩擦程度越小,但稳定性差,宽车胎则反之,所以有些玩家更会自己磨胎,除了磨窄,还可以磨薄以避免车体回弹。

  7#龙头/凤尾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17)

  塑胶、金属材质和旧式弹簧龙头凤尾已没太多人用了,碳纤、玻纤更受欢迎,除了轻量坚固和多螺丝位,更是易于裁剪打磨成不同的加固件。按厚度分1.5mm 2mm和稀少的3mm(超强化),足以应付各种侧冲力。在凤尾安装铝管并加层可以稳定车身而不易飞出赛道。针对新手入门改装,田宫也推出过包含龙头凤尾的新手包(还包括丁丁、胶导轮和平衡杆)。

  8#齿轮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18)

  分为中轴齿轮、马达齿轮、冠状齿轮(粉色)和动力齿轮。而齿轮部分的改装主要是动力齿轮(绿蓝),除了可以在中间安装啤令,还可以根据“齿轮比越小,速度越大;齿轮比越大,扭力越大”的规律去更换不同齿比的齿轮。车友通常使用3.5:1高速齿轮(蓝)或4.0:1扭力齿轮(绿)。

  9#马达(摩打)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19)

  除了一般的单头马达,现在还给中置马达底盘使用的双头马达。每种不同颜色的马达都有不同的转数(每分钟回转数RPM),同一型号马达都会出现稍有差别的转数。转数不是越高越好,始终是视乎不同赛道而选择,较常用是以上者三款马达。田宫赛例玩法并不允许改马达或组装绕线。

  10#电池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20)

  通常主办方会规定某种电池参赛,一般品牌有三洋(松下旗下)、田宫(三洋代工),三洋N6系列电池较常用。电池亦是寿命较短的零件,有时可能两场比赛后已经要更换电池。不同容量电池对四驱车的行驶时间有影响,重量也不同,可以做各种战略部署,例如“留前斗后”可以使用容量大且较重的电池。

  赛例你要知

  如今,大部分玩家都会因应田宫四驱车的公认竞技会规则去改装,例如只用田宫模型所推出的迷你四驱车和零件、不能使用散热马达、导轮最多只能装6个(二段式计算一个)和后翼不能安装多于两个叮叮等,当然像四驱动漫中出现的具有破坏性的部件是绝对不允许的。应主办机构要求,也有不同玩法,例如指定用一个型号的马达、不能安装叮叮和2000円等。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21)

  赛道分类

  高速轨: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22)

  八字弯、飞龙环、好汉坡(20度),直线较多,可加入立交桥

  由于高速转弯时会产生很大侧冲力,所以要求四驱车改装得相当坚固;其次是车身的轻量化。后置马达底盘会较有利。

  综合轨: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23)

  综合了高速轨和技术轨的赛道。

  技术轨:

  

四驱改装配件大全(四驱车改装部件)(24)

  跳台、立交桥(转线位)、弯道多、障碍物

  赛道更复杂,改装时要考虑的因素就更多,需要更高的稳定性。例如由于赛道中有不少上下坡,所以改装四驱车时最好加入Brake刹车和防震珠。前置或中置马达底盘较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