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1)

刀尔登的《不必读书目》讲到了四大名著。不过,我觉得这四篇中,除了《不读红楼》还可以外,其他的可以算是本书中最差的一拨儿了。可能是因为作者的天赋高,很小的时候读来就没什么障碍。这么多年过去了,很难找到什么槽点。

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很有必要来一期《吐槽大会》。

四大名著自成书以来就被无数人研读着,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从多到少依次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的受欢迎程度。接下来就依次说一说。

01 读不下去的不读红楼:前五回是什么鬼?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2)

《不读红楼》在我看来是四篇中最好的,文章给出的不读理由有二:一是,青年读者特别容易沉溺其中,把自己当成宝玉、黛玉,天天伤春悲秋,不能自已;二是,总有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读者和专家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观点,不仅有各种索隐宝玉、黛玉、秦可卿原型的,还有些人认为《红楼梦》中藏着解释宇宙的密码,要用各种物理概念诠释,比如有篇文章叫《〈冷月葬诗魂〉与多弦理论》。

确实很有道理,不过这是读过的人的烦恼。

而初读者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死活读不下去”。随便一搜就可以找到,在多个调查问卷中,《红楼梦》都稳居“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榜首。

那些“死活读不下去”的读者,应该是倒在了前五回。

红学家说,《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总纲。初读者说,前五回是最大的拦路虎。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3)

▲哈哈哈,感受一下提问者的无奈、气愤和不甘。

我总觉得前四回和第五回之后的完成时间相隔很久。前四回中的绝对主角是贾雨村和甄士隐,跟全书的主角宝黛钗虽说有那么半毛钱关系,但风格跟晚晴出现的《官场现形记》《孽海花》之类的谴责小说更像。在第五回,宝玉逛警幻仙境看到的“金陵十二钗”断言,从此确定了全书描写“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美丽女子悲歌的主题,从第六回开始,《红楼梦》才真正开始,才越来越精彩。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写前四回的内容时,作者想表达的是官场黑暗、人生无常,还有自己的不幸和忧愤。如果那样写下去的话,可能就是提前出现的《官场现形记》了。在回忆和写作中,姐姐妹妹们的美丽和不幸引发的惋惜和同情战胜了自己的忧愤,便有了以一群美丽女子为主角的《红楼梦》。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正是梳理情节、明确主题的过程,但还是没有将前四回和后面的内容融合起来。

依我的愚见呢,读者“死活读不下去”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前四回与主题关联不大,又故弄玄虚。读者刚鼓足勇气拿起这老厚的一本书,还没看到宝玉和黛玉谈恋爱就被吓退了。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4)

▲就是这个神神叨叨的老道,打败了无数初读者。

可能会有很多人骂我,但我还是要跟“死活读不下去”的读者说,不是因为你的水平低,而是因为曹雪芹没把开头写好。读《红楼梦》时,前五回随便看看,知道林黛玉进贾府了就行,从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有意思多了!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5)

▲刘姥姥真是老福星

02 读不下去的水浒:就鲁智深一个好人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6)

写《不读水浒》这篇文章时,刀尔登的心情应该是复杂的,因为他超喜欢《水浒传》,除最后一段之外,其余的都是在为《水浒》辩解,为大家说《水浒》的坏话委屈。

他主要反驳的是“诲盗说”和“暴力说”。 “诲盗说”是明嘉靖时的田汝成最先提出的,他认为:“《水浒传》叙宋江等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然变诈百端,坏人心术。”“暴力说”就是说《水浒传》很黑很暴力。

在最后一段,刀尔登说他不喜欢武松,他觉得武松就是一个雇佣打手。

既然刀尔登把《不读水浒》写成了《爱读水浒》,那我就写一下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的、很黑很暴力的《水浒传》。

初中、高中的时候曾多次拿起过这本书,又多次放下了,最后一次咬牙拿起一本简明版,结果一下就翻到李逵为了逼朱仝上梁山把无辜可爱的小衙内劈成两半扔在野外,吓得我赶紧扔下了书。经过多年的心理建设,终于在心智比较成熟的研究生阶段才看完了这本名著啊!不得不说,抛开善恶是非的评判,作者还是很会讲故事的,一口气读完了,还看了一些周边的观点。但是,读完之后,最清晰的感受就是,《水浒传》这本书跟我们听说的梁山好汉“路见不平一声吼”完全不是一回事。全书里面只有鲁智深一人当得起《好汉歌》。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7)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是为了救落难女子金翠莲

其他主要角色里,只有朱仝当得起“兄弟义气”四个字,还不是大义;林冲是空有武艺的可怜人;武松是个能自己报仇的强人。孙二娘、朱贵等开的几家吃人肉的黑店和李逵吃李鬼等多处直接吃人肉的情景,实在骇人。他们做的那些事算得上是人间至恶了,更可怕的是,他们恶得那么理直气壮,恶得那么肆无忌惮!在我看来,少不读《水浒》,不是因为打斗,而是因为这种理直气壮、肆无忌惮的恶。

03 读不下去的三国:老不读三国,我还年轻,不知道为什么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8)

看得出刀尔登写这篇《不读三国》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恰好,我读三国时也是这种感觉。毕竟是名著,各种周边太丰富,在通读原著之前已经知道不少故事情节了。所以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注重细节和人物对比,对比曹操和诸葛亮,对比曹魏和蜀汉。

我觉得,《三国演义》中曹操最大的黑点就是在逃难途中杀了好心为他杀猪打酒准备饭的吕伯奢,还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一段在《三国志》里是没有的,不过在《魏书》里有,说是自卫杀人:

“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对曹操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领导能力。开会讨论仗该怎么打时,有时是曹操自己提出最优方案,有时幕僚和将领提出好方案,这时曹操总是第一时间表示:“好巧!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他确实想到了,那么通过讨论让下属提出、自己肯定,很好地团结和锻炼了团队;如果他之前没有想到,那么单凭这第一时间的判断力就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领导了。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9)

而诸葛亮呢,总是神秘兮兮地给个锦囊,只顾树立自己天神般的高大形象,不给下属讨论和发言的机会。结果是魏国始终将星如云,蜀国最后无将可用。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10)

▲当然,小说中的形象不等于历史中的形象。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为什么少不读水浒,我有点明白了。但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呢?我不知道,因为我太年轻啦啊哈哈!于是,我专门去读了一本叫《老读三国》的书,有那么四五页粗粗讲了,曹操、刘备、孙权这一代人之后魏蜀吴三国的幼主继位,权臣们那些波诡云谲的算计,真是令人心惊。可惜我读的时候只对第一代有印象。

04 读不下去的西游:影视剧太精彩,原著太难读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11)

刀尔登的《不读西游》主要是说,很多书的读者都是倒在了虐人的前言上,没有什么针对《西游记》本身的言论。我来说说我的感受。

《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最有趣味,改编的电视剧、电影也最受欢迎,自从有了央视版《西游记》,四川台的领导和全国的小朋友们都觉得,不播《西游记》的暑假是不完整的。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12)

▲你耳边有没有响起“登登等登,凳登等灯,丢丢”!哈哈

但是,从原著来看,《西游记》是最不好看的。先从文字上来看,吴承恩老师可能是《尔雅》之类的词典学得太好了,动不动就来一长串同一个偏旁部首的、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奇奇怪怪不认识的字。讲风景美、讲妖怪丑、讲打斗精彩,都要七个字七个字整整齐齐排列一大段,让我一度以为吴承恩是说天津快板的。

再加上无处不在的道家和佛家的术语,简直要人命。

总之就是,字太难、说快板、术语太专业,吴承恩像跟读者有仇似的,非要把个有趣的故事搞得艰深复杂。对故事感兴趣的时候读不下去,读得下去时又觉得故事好像没那么有意思了。还好现在很多版本把那大段大段的、没什么用的描述,用不同字体区分出来了,可以直接跳过去。

当然,也许是因为其他三大名著讲的都是现实世界的事,而《西游记》可以算是那个时代的科幻了,作者想用各种术语为读者营造一种不明觉厉的距离感吧!

陪我们长大的央视版《西游记》、动画片《西游记》、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还有小人书,都是童年美好的记忆。因为《西游记》的故事情节真的是太精彩了!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13)

▲我大圣的猴生巅峰

但是读原著时的感觉就是精彩的内容太短了。《西游记》的评说最少应该主要是这方面的原因。《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处处精彩。《水浒传》前八十二回,也就是宋江征讨辽国之前还是比较精彩的,尤其是前面有鲁智深、林冲、武松的情节都很精彩,还有宋江和晁盖的故事,真是很气人也很精彩。《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这一代人的故事也都比较精彩。给人落差感的情节出现得比较晚。而《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结束之后,孙悟空的传奇就结束了,引人入胜的感觉也随着结束了。进入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唐僧准备出场了,孙悟空就傻了许多,读起来明显感觉没有前面有趣了。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14)

▲自由自在才能精彩,受那么多磨难,变乖了,也变呆了。

05 大学时读也不晚

《中华读书报》发过一篇文章叫《<红楼梦>“死活读不下去”,谁的“不幸”?》,开头就说,在某出版社搞的名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调查中,《红楼梦》位列榜首,前10名中,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结尾说到,“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15)

▲这么痛心疾首,真没必要!

我觉得吧,大可不必这么痛心疾首。“死活读不下去”至少说明拿起来了呀!那个时代的读书人爱读是因为他们没有几本可读的书,《红楼梦》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相比,就像现在的抖音和《红楼梦》,能拿起来就已经很优秀了!

拿起来却读不下去,除了上述个人体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路文化人对这些书的神化和极力推荐。这些书都是看透世事的老油条写的,我们的各路文化人却要求中小学生读,大部分中小学生简直是被吊打!

吐槽大会最后一次更新了吗(吐槽大会I四大名著)(16)

高中时差不多有能力读了,可是得准备高考啊!到了大学,也许会觉得这是小学时的必读书目,拿起来有种补考的感觉,还是算了吧!在小学时就告诉大家这是大学必读书目,说不定能有更多的人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