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扬州出过一件载入史册的奇事。有一位学子,在他寄居的一处刻印坊的遗址,意外找到了一本古书。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本古书不仅少有人懂,重要的是,这本古书的发现,论证了在当时,华夏数学的最高成就——竟足足领先了世界整整五百年。这本古书叫《四元玉鉴》,它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又有着怎么样的神奇之处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明清三大刻书中心(清朝学子在扬州刻印坊)(1)

明清三大刻书中心(清朝学子在扬州刻印坊)(2)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大清康熙年间,扬州有位学子。其人志向远大,无奈确家境贫寒。虽然祖上也传下来几母薄田,但因为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是疏于耕种,而是根本就不会耕种。没过几年,他的父母先后离世,家就根本撑不下去了。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这位学子就更加感到,科举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可田产和房子都相继变卖了,不要说没有书可读,就连读书的地儿,都成了问题。

当地的一个乡绅觉得这位学子应该有前途,便告诉他自己祖上有个刻印坊,因为当时朝廷的文字狱很严重,所以刻印坊早就废弃了。他请学子可以去那里暂时居住,他会每天派人给学子送去饭菜的,只要学子安心读书,努力考取功名,为家乡争光添彩。

明清三大刻书中心(清朝学子在扬州刻印坊)(3)

这位学子千恩万谢之后,就搬进了这家废弃的刻印坊。三个月后,就到了春天,这位学子想搬来一个木箱子,在通风的窗口搭建一个书桌,可是他在搬动破箱子的时候,看到箱子下面有一本旧书。

读书人爱书,可是这位学子根本就看不懂书中的内容。学子把书拿给朋友看,没人懂,拿给资助自己的乡绅看,他不懂。最后,他将书拿给扬州的一位大儒看。这位大儒一看书名,立刻告诉学子,这就是传说中的奇书啊!

这本奇书叫做《四元玉鉴》,作者是元代的朱世杰。奇书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举一个例子:今有直邑,不知大小,各开中门。只云南门外二百四十步有塔,人出西门行一百八十步见塔,复抹邑西南隅行一里二百四十步恰至塔所;问邑长阔各几何?

明清三大刻书中心(清朝学子在扬州刻印坊)(4)

明清三大刻书中心(清朝学子在扬州刻印坊)(5)

这本《四元玉鉴》,就是我国古代的一本数学书,是一本讲述多元方程组的数学专著。它的作者是元代有名的数学家,教育家朱世杰。我们都知道,我国古代不管哪个朝代,从来只重视文治(科举)武功,对于数学的研究,从来没有重视过。在这样的环境下,朱世杰却穷极一生,矢志不渝地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虽然他的研究成果突出,可是因为大环境的原因,却少有人知道他。

朱世杰的数学成就,究竟高到了什么程度?我们以他在天元术为例,朱世杰研究出了四元高次多项式方程,并研究出了消元求解的方法。重点出来了,在朱世杰发明四元方程及解法之后,又过了500年,西方人才研究出四元方程的解法。也就是说,在四元方程的研究方面,我们的祖先足足领先了西方500年,在当时,《四元玉鉴》绝对代表了当时世界数学的最高水平。

明清三大刻书中心(清朝学子在扬州刻印坊)(6)

到了晚年,朱世杰把一生的数学研究成果汇聚在一起,写成了这本《四元玉鉴》。可是,这本奇书连同朱世杰领先世界五百年的研究成果,却随着朱杰杰的去世一同湮灭。直到300年后,这本书才被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学子,在扬州的刻书坊中发现,才让这本奇书,连同我们祖先在数学方面的辉煌成就,一同重见天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