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公约(网聚云南相约COP15践行生态保护坚持和谐共生)(1)

大围山的苔藓

9月27日,“COP15 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州市专场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等情况进行发布。

喀斯特石漠带长出华盖木,哈尼梯田“四素同构”孕育出水稻基因库……两地以青山绿水向世界发出邀请,来这里聆听一场人与自然和谐共鸣的交响乐。

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公约(网聚云南相约COP15践行生态保护坚持和谐共生)(2)

雾锁梯田

红河州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国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有着多变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从最低点海拔76米至最高点海拔3074米,分布着我国最完整的热带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是我省两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资源基因库。

红河州副州长何民介绍,红河州共有种子植物229科5667种,占全国的20.49%。州内分布着多歧苏铁、长蕊木兰、桫椤等9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陆栖脊椎野生动物690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22%;鸟类59科450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40%;两栖类动物7科57种,占全国两栖类总数的21%……西黑冠长臂猿、白颊长臂猿、蜂猴等10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此栖息。

近年来,红河州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把建设“绿色生态靓州”作为全州四大战略发展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红河经济社会发展绘就了最美底色。何民说:“红河州3个区域生物多样性方面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具代表性。哈尼梯田持续了1300多年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循环生态系统,既有效避免了哀牢山区常见的水土流失,又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先后划建面积达29.40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41处,约占全州国土面积的9.13%,初步形成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了全州90%的重要生态系统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重要自然遗迹;建设了4个国家湿地公园,‘十三五’以来,湿地生态功能得到逐步修复,湿地保护率从2015年的33%提高到2020年的56%。优美的湿地公园成为广大市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大人民群众更深刻地认识到其生态价值,增强了社会各界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形成保护共识。”

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公约(网聚云南相约COP15践行生态保护坚持和谐共生)(3)

灰鹤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治理方面,红河州持续开展“绿卫行动”“打击毁林种植三七”等专项整治行动,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900余万元;建成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森林草原防灭火监测指挥中心,全州连续27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连年来一直稳定在4‰以内;全力推进以异龙湖为重点的“湖泊革命”,异龙湖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湿地物种由2014年的286种增加至443种;编制了《红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生物多样性监测计划》等对红河州生物多样性实施管理和保护。建立数个极小濒危物种培育基地,实施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狭域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和恢复工程。

为了让红河大地绿色成荫,“十三五”以来,该州相继出台文件,领导带动、四级联动、部门互动、全民发动,全力实施国土绿化、通道面山绿化、城市“两园”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四大工程”为红河“增绿”,累计筹资117.8亿元,完成国土绿化工程30.36万公顷;实施“城市两园建设”工程,建成15个城市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2020年底,红河州林地面积214万公顷,在全省排第三位,森林覆盖率57.32%,较“十二五”末增加10个百分点。

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公约(网聚云南相约COP15践行生态保护坚持和谐共生)(4)

毛果木莲

为了让红河大地天蓝水清,该州通过统一规划、下大力气进行持续整治,收到良好成效。目前13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已全部完成;个旧市、开远市、蒙自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比“十二五”末分别提高12.6个百分点、9.3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个旧市58座粗铅冶炼鼓风炉全部淘汰关停;203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整治。2017年,红河州被国务院列为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4个州市之一。

截至目前,哈尼梯田核心区创建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屏边苗族自治县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公约(网聚云南相约COP15践行生态保护坚持和谐共生)(5)

倭蜂猴

华盖木:生长在云南的稀世之珍

锣锅山位于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受南亚热带季风影响,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四季山花盛开,属常绿阔叶林。在一直延伸至龙脖河的山麓上,散落生长着7株高大的华盖木。

华盖木为上层乔木,根系发达,有板根,树冠优美,犹如伞盖,树叶四季常绿,嫩叶呈赭红色,花期在每年4月至5月,果熟9月至11月,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称为“植物大熊猫”。据了解,它起源于1.4亿年前,是木兰科中最古老的单属种植物之一,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马鞍底管护所工作人员朱绍学介绍:“目前在金平发现分布着8株华盖木,锣锅山7株,中梁1株。其中在锣锅山种群中最大‘树王’树高56米,树干通直,最大处周长达4.5米。”

“华盖木标本早在1956年就在金平长坡头(野猪寨)采到幼果,当时并没有引起植物学家的注意。1977年我国木兰科植物学家刘玉壶在云南林科院意外地发现采自云南西畴的木兰科植物标本(云南林科所76-265,YAF)深入研究后,最终确定为新属新种‘华盖木’,并于1979年在《植物分类学报》上发表,首次报道了这一稀世之珍。”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喻智勇介绍。

文山州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岩溶地区和石漠化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既造就了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也形成了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发布会上,文山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先祥介绍,文山坚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从制度体系建设入手,是文山构筑“喀斯特上的绿洲”的强力保障,通过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完整责任链条,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文山把生态环境作为关系党的宗旨使命的重大政治问题,作为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李先祥介绍,文山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深入实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饮用水源保护、生态移民等重点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创造出喀斯特地貌上生物多样性的奇迹。

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公约(网聚云南相约COP15践行生态保护坚持和谐共生)(6)

红旗水库

今天的文山,万物共生、各得其所,生态保护成果丰硕。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0.29%,湿地面积43.05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89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8421.85平方公里。建成1个国家级、6个省级、1个州级自然保护区和32个自然保护地。全州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9.4%,地表水优良水体达100%,重点河流、湖泊水质优良率达100%。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让这里成为了孑遗物种的天堂。文山的典型喀斯特山地地貌,使得众多动植物区系在全球广受第四纪大陆冰川侵袭时没有发生较大动荡,从而成为全球生物界冰期“避难所”。一些古热带植物区系在这里长期繁衍并分化了许多世界珍稀孑遗植物,数量较多的单型科、少型科、少型属、单种属甚至单种单属在这里存活,文山成为了生物多样性集聚区和物种遗传基因库。

“关于物种的保护,香坪山珍稀木兰园是其中代表,这个曾经的国家战略性林场栽花种绿,目前已成为中国以及整个东南亚面积最大、种群数第二的木兰科及珍稀濒危树木迁地保育种质基因库。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补偿示范、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极小种群拯救保护工程等工作,文山逐渐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让主要保护对象、特有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李先祥说,“植物界‘大熊猫’——野生华盖木生长于文山,全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1.3万亩蚬木林生长于文山,伯乐树、金钱槭、古林箐秋海棠等珍稀极小种群植物也生长于文山。42科46属74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国家级保护珍贵濒危植物在此肆意生长,蜂猴、倭蜂猴、短尾猴、巨蜥等1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自在繁衍。”

今天的文山,花果飘香、绿洲遍地。为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文山创新生态产业发展路径,着力建设世界“三七之都”、现代农业示范区、独具特色的山水田园乡村旅游目的地,努力走出一条独具文山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为群众构建起永续发展、健康发展的绿色银行。

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稳步发展,文山三七数字化标准、溯源认证等创下行业多项第一。三七新品种“苗乡1号”“苗乡2号”填补了三七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空白,三七气血康口服液成为单品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大品种,2020年三七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32亿元。“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山完成‘六个100工程’示范园建设117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93个,获得‘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认定14个。曾经的西畴县‘三光’片区,裸露和半裸露岩溶面积高达86%,石漠化综合治理让现在的大地满是翠绿森林覆盖达到55%以上,1537亩耕地种上了烤烟和猕猴桃,石漠荒山变成了规模化林果的‘绿色致富山’。”李先祥介绍。

随着文山成功创建普者黑AAAAA级景区和8个AAAA级、31个AAA级景区,2020年接待游客超过36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6.93亿元,以生态康养为特色的旅游业正加快发展,生态保护的认真实践已经转化为绿色产业发展的新能量。

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公约(网聚云南相约COP15践行生态保护坚持和谐共生)(7)

翠柏种子

砚山县发现翠柏种群

近日,砚山县林业和草原局在开展珍稀濒危植物野外调查工作时,在砚山县八嘎乡一龙山上发现了翠柏种群,经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陆树刚教授、西南林业大学尹五元教授鉴定,确认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翠柏。

据介绍,新发现的翠柏种群生长于悬崖峭壁上,最大植株的树龄上千年。经查阅相关资料,翠柏在砚山县分布属于首次发现,属于砚山县新发现的珍稀濒危物种。

作为我国特有树种,翠柏林资源甚少。1984年发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中,翠柏被列为渐危种;1996年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翠柏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在云南,翠柏主要分布于安宁、禄丰、易门、新平、元江、石屏、金平、麻栗坡、马关、西畴、景东、景谷、镇沅、墨江、昌宁、沧源、双江等县市,砚山翠柏种群的新发现,刷新了该地区物种的新纪录。

云南网记者 马喆 吴沛钊 陈怡希 通讯员 高飞 罗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