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男性和女性肥胖的原因有哪些不同?9月16日至18日,第九届中国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学术会议(CSMBS)暨第七届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中国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如何打破信息孤岛,整合长期积累的减重数据,是与会专家关注的重点。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暨大附一院”)减重中心对该院4000余名减重患者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数据显示,在性别差异方面,女性减重患者占比75%,男性患者占25%左右。在减重患者年龄上,接受减重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78岁,年龄最小的为8岁。女性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至45岁之间,男性18至30岁的患者居多。

在肥胖程度方面,70%的女性患者达到中重度肥胖即寻求减重手术帮助,80%男性患者达到重度肥胖后,最后才选择外科手术方式。

在生活习惯上,男性肥胖患者发胖与爱喝酒、爱吃宵夜、常熬夜有很大关系,女性则偏爱含糖零食、甜饮料特别是奶茶,容易因为情绪波动暴饮暴食。

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亚太区主席、暨大附一院副院长王存川教授介绍,肥胖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几年,广东的减重手术例数增长了30%。对手术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有助于辅助减重术式选择,提升减重长期效果。

交大一附院减重(暨大附一院减重大数据发布)(1)

国际肥胖代谢外科联盟亚太区主席、暨大附一院副院长王存川教授

王存川说,根据欧美的减重数据,肥胖人士在身体质量指数(BMI指数)达到30时会出现多种代谢疾病。但根据我国的统计数据,肥胖人士在该指数达到27.5时就出现这些代谢疾病了。“这是因为饮食结构上,我国多食用米饭等高淀粉主食,欧美则喜欢牛肉等高蛋白食物。同时,相对于欧美全身型肥胖,我国多发腹部肥胖,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疾病更高发。”

王存川介绍,基于这类病情表现,我国对减重手术标准也进行了补充。BMI指数介于27.5至35之间,有明确的代谢性疾病危及健康时,也属手术减重指征。

减重手术包括精准胃旁路手术、精准袖状胃切除手术、精准袖状胃旁路手术等不同术式。王存川说,对于超级肥胖患者,手术减重是主要的干预方案。但术后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继续暴饮暴食不运动,也有复胖的可能。

暨大附一院减重中心主任董志勇介绍,在该院收治的肥胖症患者中,有40%的人去过专业的减肥训练营,短期内也取得一定瘦身效果。但一离开训练营,没有专业营养师及教官严格管理,很快体重又反弹。也有患者尝试过按摩减肥、针灸减肥等被动式减肥的方式,但收效甚微,有的不控制饮食还“越减越胖”。

“减肥需要持之以恒,不可能真的‘躺着就瘦’。不能一会儿突击运动,一会儿暴饮暴食。”董志勇说,对于重度肥胖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对于普通人群,“管住嘴、迈出腿”是最有效的减肥方式。

【记者】朱晓枫

【通讯员】张灿城 陈笑梅

【作者】 朱晓枫

广东健康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