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才对小孩的影响(儿童电脑惊现黄暴内容)(1)

“毒教材”风波刚过去不久,儿童智能平板电脑又被披露出问题。近日,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反映其购买的一款小天才儿童平板电脑,能在应用商店搜索下载许多含有血腥、色情、暴力、犯罪的游戏及广告。随后小天才官方做出回应,针对反馈的问题应用立即进行下架处理,含有不良内容的应用软件永不上架。违规内容虽然下架了,相关商家是否要承担责任呢?

安全检查、监管功能形同虚设

小天才对小孩的影响(儿童电脑惊现黄暴内容)(2)

小天才公司官网在对其平板电脑设备进行描述时,强调“每个内容上架前均进行安全检查”,然而事实上其宣传的审核却形同虚设,不但允许黄暴内容出现,即使原本的家长管控功能也会对某些APP失效。小天才提供的“应用下载管控”,家长可以对下载的App进行禁用,例如家长可以禁止儿童平板中某个App的使用,或者禁止某个App在特定时间段被使用,但系统自带的App无法禁用。

小天才公司的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虚假宣传。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商家虚假宣传存在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此外涉嫌虚假宣传的小天才公司,还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提供违法游戏

据媒体调查这些违规游戏存在多处共同点:全部使用外文;不限制游戏时长;游戏无需注册就能玩;游戏失败后,通过观看广告恢复继续玩。观看的广告同样存在大量的血腥暴力内容。此外据媒体报道,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游戏审批系统中,小天才平板应用商店中很多游戏都查询不到,包括此次事件中消费者孩子玩的几款游戏。

根据《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网络游戏上网出版前,必须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而网络游戏未经批准不得上线。此外根据《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网络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不得含有披露未成年人个人隐私的内容。

此类不良游戏厂商的行为构成违法,而小天才公司将此类内容不经审核就提供给儿童严重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十二条规定,禁止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或者持有有关未成年人的淫秽色情物品和网络信息。

无防沉迷机制

这些游戏不但内容不良还普遍没有防沉迷系统,去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对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做出了严格限制。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

涉嫌诱导消费

“小天才”品牌并不是第一次翻车,曾有家长反映小天才的电话手表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现象。手表内置有多款付费游戏,还会推送弹窗广告,手表绑定家长支付账号后,甚至不需要输入支付密码就能扣款。

一般的诱导消费不犯法,但是作为一款儿童产品存在诱导消费行为,就有违道德,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第一百四十五条,儿童的此类消费家长可以主张撤销。如果通过诱导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处分了自己的财产则可能会构成诈骗。

受到疫情防控影响,线上教学更为普及加之双减政策的落实,儿童平板电脑等教育智能硬件的需求量激增。《2022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行业报告》显示,中国K12教育智能硬件市场增速迅猛,但迅速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产品质量,儿童教育智能硬件除了保障产品质量外,更应该做到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