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一种吃货的幸福,叫“在广州吃早茶,在成都吃宵夜”。如此看来,成都人的朋友圈实在太容易拉仇恨了。
试想,饥肠辘辘的秋日夜晚,发一组油汤滴水的“深夜发吃”美食9图,那些久不见面誓要“不瘦十斤不换头像”的朋友,肯定恨得咬牙切齿。
这两天,成都的气温骤降,更哥的晚餐节食计划又打了水漂。干脆,破罐子破摔替你去考察了成都人气最旺的几处夜市,今天就来摆一哈这些夜市里都有哪些美食。
电子科大旁的建设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成都夜市TOP1。无论下午还是晚上,总有一大波排队候吃的“等嘴族”。
尤其在建设巷的美食集体亮相《天天向上》之后,这里的人气更是愈发火爆。像万得冰田、高姐锡纸烤脑花、尝相思豆腐这些店,每天门口都是乌泱泱的一堆人。
高姐锡纸烤脑花确实是一绝,脑花经高温烘烤,细嫩且不腻不腥,再搭配爽口的折耳根小米辣提味,往往是吃完一份仍意犹未尽。这家的烤兔腰同样值得推荐,以一口一个的速度吃下,口感劲道,老板用金针菇打底,又让口感多了一些嚼头,吃过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
路口新开的抱汁汁花甲,虽然店龄不长,但依然征服了众多好吃嘴们。花甲上面厚厚一层辣椒提味,不单单是花甲里面还配有粉条和黄瓜,怪不得大受欢迎。
虽然川师已经搬走了,但半边街的传说依然在。不同于其他夜市,这里的夜市藏在综合市场内,面对一排排诱人的食物,你需要找到沉住气才能慢慢找到自己的最爱。
半边街的钵钵鸡似乎是一种尤为特别的存在,大大小小盛满菜的盆子摆满了一整个桌子,你想吃的菜在这里都能找到。
跟其他钵钵鸡一样,可以选择加热或是不加热,最为特别的是钵钵鸡的蘸料。小米辣和辣椒油共同调制出的蘸料,给钵钵鸡更是加上了一层不一样的滋味。
现在还能吃到六块钱一两的面也是少见的良心了。将煮好的面滤干水,浇上各种不同的蘸料,拌一拌就可以吃了,又香又辣让人丝毫停不下来筷子。
一条不足五十米的小街,却被小摊和店铺塞得满满当当。
烤海鲜、烤鸡爪是最受欢迎的摊位,一旁的沈妈砂锅也在这里开了许多年,虽然周围开起了很多店还有大型卖场,但是这条街的味道依然没有变。
鸡爪、猪皮、猪蹄,可能是吃货最中意的胶原蛋白三姐妹了。一张四四方方的烤猪皮,在烤炉上滋滋作响,技术流吃货大概会告诉你这是美拉德反应,总之炉面上,肉的香气都在此刻爆发。
烤肥肠更是一绝,在肥肠里面塞上一整根葱,据说是为了去掉肥肠的腥味,老板翻炒的速度也绝非一日之功,各色时令蔬菜,混着荤菜,在铁板上不断翻炒,让人口舌生津食欲大开。
这是开在市区内的夜市。每到晚上,一竖列整齐的摊位前就站满了人,食客们不仅手上拿着各种口袋,眼光还在不停地搜寻着其他好吃的。这里可以说是成都市中心摊位最多、最大的夜市了,更哥目测,摊位足有一百家之多。串烧、烤海鲜、肠粉、锅贴,还有日式拉面和菠萝油条,完全停不下嘴。
蚵仔珞可能是整个广场上排队最久的一家,算了一下时间,排这家店竟花费了四十分钟之久。当然他家排队久有原因——全是现点现做,难怪耗时。
至于味道,有点像加了生蚝的煎饼,里面还加入了生菜和一些调味料。因为是现做,能吃到新鲜出炉的锅气。不过,若是本来就空着肚子去吃夜宵,怕是难忍这番折磨。
在四川传媒学院的正门与后门之间,街道巷弄全被琳琅满目的美食填满,不管是越辣越过瘾的曹氏鸭脖还是上过电视的瓦块香,从鸡柳到寿司,好味道的美食应有尽有……每一种都让人流连忘返。
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Δ
电视台都专门来报道过的校外美食瓦块香,主要卖各类干锅,四十块钱就是一大锅,若是人多还可以点个中锅拼三种荤菜,不少毕业多年的人还会专门回来怀念学生时代的经典味道。
让更哥尤其印象深刻的还有这个夜市卖的各种水果。3块一牙的哈密瓜、14块一大瓣的榴莲、敞开吃,完全不心疼。
至于小吃,这里还有炒酸奶、炒年糕、土豆泥,石锅拌饭、糖醋煎饺,老奶奶春卷……这些香气四溢的小摊小店,抚慰了学生们无数个饥肠辘辘的夜晚。即使毕业多年,记忆中的味道依旧惹人魂牵梦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