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看好的创业项目:六大创业项目路演(1)

创业天府·菁蓉汇创新作品展。

创业天府·菁蓉汇第三场,师生上演“狭路相逢”

4月25日,创业天府·菁蓉汇第三场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拉开帷幕。围绕时下最热门的“互联网 ”创新创业,6名创业者带着自己的创业项目,分三组进行现场路演,同时接受台下5名导师的犀利点评和现场“拷问”。最终,6个项目都不同程度获得了来自投资人的邀约函。

技术派来踢馆

创业者现场演示烧脑神器

此次来参加路演的创业项目,都带着“互联网 ”的烙印。

作为首位登台的创业者,鹰眼项目主要创始人朱晓章就刷新了在座嘉宾对室内定位技术的认知。他表示,他们研发的技术在不设基站的区域内,可完成10厘米的高精准定位。以景区为例,可以实现景区客流分布、精确寻人、游客关照、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功能。“今年这个定位还将精确到1厘米的距离。”朱晓章说,他们的技术未来三年内国内都无人超越。

携带“手付”软件来到现场的葛辉,底气十足。手付究竟是什么?现场的观众随后观摩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环节。葛辉将手掌移动到一台方形设备上扫描。“嘀”的一声后,钱从账户中扣掉了,他成功买到了一瓶矿泉水。当然,这只是一个模拟购买。“这就是基于手掌静脉的唯一性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葛辉说,未来通过装有手付pos机的终端,不用手机和钱包,直接刷手支付。这让台下观众直呼“简直是烧脑神器”。

师生同场PK

70后和90后打起创业战

有意思的是,本次菁蓉汇路演现场,还上演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师生之战。

路演第二轮,22岁的周龙鹏带着自己的炫轮项目风风火火走上舞台。

他要带给大家的是一个全新的骑行体验:将一个不起眼的设备放到自行车上,当午夜降临,自行车带着你随心所欲写下的文字、绘制的图片、制作的小饰品一轮狂奔,炫轮碾压每一条街道的同时,也点亮了城市的夜景。站在台上的90后希望得到投资人的认可,为这个产品的市场推广筹集更多资金。

就当周龙鹏刚刚走下台,随后上台的70后廖丹的一番话,让全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这两位创业者身上。据廖丹介绍,他和周龙鹏都来自成都电子科大通信学院。今年9月份,周龙鹏入读电子科大硕士研究

导师有话说

1创业小切口

切忌大包大揽

深耕活跃用户,挖掘产品价值。切忌大包大揽。

2APP缺乏活跃度

就是伪APP

很多创业项目为了增加用户的粘合度,会上线一些App项目,APP要充分考虑到其活跃度和趣味性。没有活跃度,都是伪APP。

3为他人创造价值

才能成就伟大

很多创业者上来会说,我有一个梦想。只有充分想到别人,为他人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你才能实现伟大的梦想。生,而廖丹正是他的硕士导师。

一对师生同场PK究竟谁更胜一筹?

目前,我国的党建管理还比较传统,如何让党员在互联网时代凝聚在一起?廖丹的项目正是利用互联网,将现在的党员管理从线下搬到线上。

“我们国家有八千万党员,能充分关注到这个细分市场,很值得肯定。显然姜还是老的辣。”在随后的点评中,有嘉宾如是说。

导师犀利点评

句句戳中创业者痛点

每组路演结束之后,就是8分钟的嘉宾点评时间。这也是最让创业者捏把汗的时候。

在面聊的创始人介绍完项目之后,投资人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其中的漏洞,“感觉你这个项目简直无所不包。作为一个社交网站,应该充分深耕活跃用户,分析用户的需求在哪里,面面俱到不如攻其一点,把价值最大化。”

在提到市场推广时,投资人更是毫不“嘴软”,“炫轮看起来很炫酷,其实门槛很低。其中,LED厂家就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一旦两者在市场中狭路相逢,学生创业者,肯定比不过拥有丰富市场经验的厂商。”

创业新手高飞告诉记者,“虽然句句戳中创业者痛点,但听了之后受益匪浅。”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想玲摄影吕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