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以来,“三季”“四季”一直是户外露营帐篷分类的最重要,最常见的标准之一,但是在帐篷技术不断变革的当下,这种划分标准是否依然合适,我们不妨来做个探讨!
之所以发起这个讨论是因为在和各位装备爱好者交流的过程中就帐篷的用途划分遇到很多问题,很长时间以来户外露营帐篷的分类最常见的是根据帐篷能够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将其划分为“三季帐”“四季帐”。这种划分标准已经使用了很久,但是现在,这种划分标准是否依然实用呢?
我们不妨看看几个我遇到的典型例子:
案例一:
朋友A:草哥,我在深圳,请推荐个四季帐篷,既能满足周边徒步,也要能满足偶尔川西高原上的徒步使用。
我:根据你的使用要求来看,建议你选三季帐篷更为合适。
朋友A:那不行啊,要是去高原徒步的话,环境恶劣,应该用四季帐篷巴拉巴拉巴拉........
案例二:
朋友B:我在辽宁,想搞个徒步帐篷,MSR的FURY如何?
我:你一般都是在周边徒步露营?冬天出行多吗?
朋友B:对,冬季有时会出去,下大雪什么的一般就不出去了。
我:那FURY就不太适合你了。
朋友B:为何呢?四季帐篷不是可以保暖吗巴拉巴拉巴拉.......
案例三:
朋友C:草哥,我的飞溪杆断了,帮我处理一下呗。
我:好的,没问题,顺便问一下这个杆是怎么断的呢?
朋友C:前些天去博格达环线的时候遇上强风了,没抗住。
我:飞溪是三季帐篷,用于那样的环境是超出了使用范围啊。
朋友C:没错啊,现在是七月份啊,夏天呢巴拉巴拉巴拉......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其中共同之处在于,不少朋友认为只有四季帐篷才可以满足春夏秋冬四季使用,三季帐篷是没法应对北方冬季或者是一些条件略艰苦的环境比如川西高原的。
我们来看看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回溯下十多年前的帐篷,那时候以及更早时期,三季帐篷和四季帐篷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就像有人曾经提到过的那样,四季帐篷普遍采用全透气布作为内帐,而三季帐篷很多是采用大面积纱网作为内帐,从外观上也往往一眼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那时候除了三季四季的分类外,还有高山帐的划分,高山帐则比四季帐篷更为强悍。
随着科技的进步,帐篷的质量较之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三季帐篷和四季帐篷之间的功能重叠越来越多,四季帐篷和高山帐之间的的功能也有很多重叠,使用范围的划分已经越来越模糊。传统意义上的“三季帐”是指主要在春夏秋三季使用的帐篷,“四季帐”顾名思义就是在春夏秋冬四季都能使用的帐篷。然而所谓的三季帐篷和四季帐篷就真的可以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的环境来使用吗?以我国内地为例,只要是质量比较靠谱的三季帐,都可以在从南到北大部分地区的四季使用,甚至是在一些环境较为恶劣的高原徒步线路当中也能看到三季帐篷的身影,这些三季帐篷已经远远超越了“三季”中春夏秋的使用范围。而早年归为高山帐的部分型号在国外也被划分到了四季帐篷的范畴,不少一线品牌的四季帐篷和高山帐的划分已经不是很明晰了。以美国著名户外销售网站Backcountry中四季帐篷的销售链接为例(http://www.backcountry.com/4-season-tents),在四季帐篷这个分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传统意义上的高山帐,如BD的多款,MHW的多款。而以往的分类中的高山帐类别则不见踪影。按照四季帐篷可以用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定义来看,如果我们把MSR的FURY、MHW的EV2、BA的FLY DIAMOND、BD的Eldorado等四季帐,用于炎热的夏天,甚至是晚春初秋季节,估计对使用者来说都无异于是一场噩梦。
大家不妨想象下现在这个季节使用下列号称四季可用的帐篷会是神马感受:
既然三季帐不再局限于三季使用,四季帐春夏秋使用很尴尬,那以三季和四季作为帐篷的划分标准又有什么意义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季和四季帐篷使用范围已经名不副实之外,在实践活动中,户外使用环境千差万别,即便是夏季也有可能遇到很极端的天气,比如鳌太、比如博格达环线,比如甚至是小五台和武功山,而即便是冬季的高原,也有可能遇到长时间晴好天气,在这种情况下用三季四季作为帐篷分类标准就更显得落后。事实上在我每天接触到的N多户外爱好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唯季节论,尤其是户外新人,他们会严格按照季节去进行划分,而不会去考虑环境的差异性,在这点上三季四季帐篷划分法起到了很强的误导作用。
既然以季节作为帐篷分类标准不合适,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对帐篷分类呢?我自己想到一个标准:“轻户外帐篷”“重户外帐篷”,这里的轻和重,无关帐篷本身的重量,而是指帐篷适合的环境和专业度,如果使用的户外环境轻松简单,哪怕是路线比较长比较虐,但是遇到恶劣天气环境的几率较小,对户外爱好者的专业程度要求低,都可以归之为“轻”,相反,遇到恶劣气候的几率很大,线路对户外爱好者的专业程度要求很高,我们就归之为“重”。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更为清晰的对帐篷的功能进行分类!
当然,此分类标准是否科学,大家不妨共同讨论,我谨在此抛砖引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