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火车站(再见列车尾司令)(1)

图一:10月 14日,一名运转车长紧握信号旗,站好最后一班岗。李祺恺 摄

再见火车站(再见列车尾司令)(2)

图二:10月14日,K180次列车运转车长李培强在郑州站最后一次值乘。本报特约记者张强 摄

10月15日零时起,全路普速旅客列车正式开通使用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至此,全路普速旅客列车运转车长停止值乘。

最后一个登上列车、独守在最后一节车厢尾部、守望列车安全最后一道屏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 “运转车长”。穿越百余年,他们只活跃在列车的 “尾巴”上,但手中那两柄红绿交替的旗帜,对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确有千钧之重。因此,他们又被称为列车 “尾司令”。

图为运转车长在列车尾部确认旅客全部安全上车。李祺恺 摄

近年来,铁路部分既有线普速旅客列车逐渐被更快更先进的动车组、高铁列车取代,普速旅客列车上的运转车长队伍也随之萎缩。2013年7月, “电子运转车长”在各铁路局普速旅客列车上试运行,运行一年多来取得成功。从2014年10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普速旅客列车运转车长下岗, “电子运转车长”上岗。顶岗后的 “电子运转车长”——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可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列车尾部风压数据,具备安全监测等功能,与飞机的 “黑匣子”相似。以后,火车司机开车时可在驾驶室内独立完成查询列尾风压、试风和发车作业。一旦遇紧急情况,只需按下紧急按钮,列车就能实施紧急制动,大大提高了列车安全性能。

网友致敬

维波织围脖:一个岗位的消失,不知多少人难以割舍!

CNR小毅:再也听不见熟悉的“尾部风压600千帕”,再也听不见熟悉的编组信息,再也看不见列尾熟悉的发车信号……“火车守护神”,我们永远怀念你!

嘟嘟葡萄:原来旅客列车上还有运转车长默默地为我们保驾护航。辛苦了,默默无闻的铁路职工!

布丁姐AT:有时候退出也是一种进步,今天是新起点。

牵引大和谐:这像是历史的一个瞬间,也更像是被剪辑掉的一个片段,然而,它却是铁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时代缩影。再见,尾部风压600千帕,向运转车长致敬!

枫树知秋:虽然看不懂你们的专业术语,但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对这份职业离去的不舍。致敬,最可爱的铁路人!

链接:正在消失的铁路工种

再见火车站(再见列车尾司令)(3)

图为运转车长在监护列车运行。 张明华 摄

在铁路近年的发展中,一些原始、古老的岗位逐渐消失。运转车长工种,只是其中之一。

比如,老旧的“绿皮车”改造升级后,车上烧水的茶炉多被电茶炉替代,茶炉工也在大部分列车上消失。

之前,列车行驶经过道岔时,需要扳道员人工扳道岔。而如今,道岔几乎都是自动化,扳道员这个工种也因此“下岗”。

近些年,有些铁路局的上煤工、上水工等工种也全部消失。例如在2000年,郑州局43个电报所取消,而对应的电报员也被电脑所取代。

还有一个少见的工种是修表工。以前的火车司机、调车员都配有怀表,以准确掌握行车时间。现在电脑和手机普及,这一工种也被取消。

“这些工种的消失,伴随的总是科技在铁路中的应用。现代化设备控制比人工控制更加稳定和精确。这是铁路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标志。”运转车长马政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