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写了两篇文章,一个是《谥号是怎么被帝王玩坏的》,另一个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准确地说,帝王的名称有四个号:谥号、庙号、年号、尊号,但并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因为这四个号起始时间不一,有的有,有的帝王没有。

古代帝王的谥号需要避讳吗(古代帝王怎么称呼)(1)

谥号始于西周中期,除了一些时间过短或者被推翻的政权,基本上每个帝王都有。只是到三国以后,特别是唐朝以后被玩坏了,字越来越多,失去了意义。

庙号是商朝开始使用。在三国以前,只有特别贡献的帝王才有,三国之后,每个帝王都有。

谥号和庙号是死后封的,年号是皇帝生前用的,尊号本来是皇帝、皇后、皇太后在世时的称号,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尊号不需避讳,任何人都可以叫。

尊号最初实施时很正常,从秦始皇开始实行,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尊前皇后为皇太后,前前皇后为太皇太后等,但尊号这个名字一听就要坏,那不就是往脸上贴金,谁不是越贴越厚。到唐朝时,有生前尊的,也有死后追加尊的。

后来谥号和尊号就混为一谈了,唐宋以后,帝后尊号愈加愈长,将美好词汇搜罗一空,还不能与前任皇帝重复,估计礼官得绞尽脑汁,这么长,老百姓也记不住,反而失去了作用,老百姓也没人这样叫,纯粹成了摆设。

李氏朝鲜采用与中国相同的尊号和谥号,不过在这方面,朝鲜的脸皮更厚一点,尊号和谥号比我们还长,看到了只当个笑话就行。

古代帝王的谥号需要避讳吗(古代帝王怎么称呼)(2)

年号是汉朝之前没有,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选一个好听的名字,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惯例,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感觉以前那个不吉利,换个好听的名字再来,或者这个名字太好了要珍藏起来,不让使用,就如同人改姓名一样,如贞观之治,贞观就是李世民的年号。

一个皇帝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在位35年,年号有14个,一两年换一个,估计是头疼病犯得勤,要改改年号让病好,最后改了14个,病也没改好。

一到明清时,一看太乱,用这么多年号,年号用于铸钱,改一个年号得换一个铸钱模,到明清,除了明英宗、皇太级、同治帝使用过两个年号,其它皇帝一人一个年号,故明清年号大多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洪武、永乐、嘉靖皇帝、康熙等。

如果皇帝在年中去世,继位者不能改年号,必须使用当前年号,第二年才能改元,用新年号,要不一年就会有两个年号。

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对于那些当年即位的,当年又去世的,那就连年号也没有了,对这些皇帝,一般算非正式登基,正统上是不予承认,很多时候连谥号什么都没有,还没享受上说挂了,也没法封呀,反正怎么都是尴尬。

年号制度起源中国,爱中国影响,朝鲜、日本越南都先后年号;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年号,目前年号为“令和”。

帝王有这么多号,让人也记不住,怎么称呼皇帝,成了一门学问,其实分两种称呼,一种是书面上的,帝王的全称,一般是庙号加谥号和尊号,但这个到唐朝后期,名字太长了,没人记得住。

另一种,就是老百姓的称呼,或者说是大家约定俗成的称呼,其实很简单,夏商一般直接称名字,周朝时称谥号,秦朝是就秦始皇、秦二世,反正就这两个。

汉朝以后至元朝称庙号,如汉武帝,但汉高祖刘邦比较特殊,庙号是汉太祖,谥号是“高皇帝”,合并称汉高祖。

明清时多用年号,也有用庙号的,如明英宗用庙号,光绪用年号,反正是怎么简单怎么来,叫着顺口叫习惯了,特别是年号,因为铸钱上都用年号,执政时间长,明清时年号一般又不变,大家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古代帝王的谥号需要避讳吗(古代帝王怎么称呼)(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