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可怜”,跟我们现代汉语的“可怜”意义大不相同。我们在小学语文中就学了大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其中写到,“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我们就知道,诗词中的“可怜”,肯定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可怜”,而是“可爱”,“惹人怜爱”的意思。古人很喜欢这个词语,在很多诗词里都有用到。

1. 《绝句·竹影和诗瘦》,王庭筠

总体而言,可怜可以修饰很多场景,但用来形容月亮,是最常见的。比如,这首金代诗人王庭筠的《绝句·竹影和诗瘦》,就是形容月亮的: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形容景非常美的诗句 十首诗词中的可怜(1)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竹影和诗瘦”,其中的“竹影”,就影射了太阳或月亮,竹影婆娑,引起诗人的诗意,所以说,“竹影和诗”;“瘦”,描写了“竹影”纤长的特点。“梅花入梦香”,竹配梅是绝配,它们都是“岁寒三友”之一,梅香入梦,让人向往。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这里的“可怜”,当然是“可爱”的意思;同时,也有“调皮”的意思,今夜的月亮,既可爱,又调皮,我想睡觉了,它就是不肯陪我到西厢入睡。

是月亮调皮吗?非也,是月色下的风光太迤逦,诗人不肯回西厢入睡罢了。一个“可怜”,包含了众多的含义,供人联想!

2. 《送僧往湖南》,刘商

送别总是很痛苦的,特别是回想起往昔在一起的岁月,但无论如何,都要祝福朋友岁月静好,能够拥有美好的前程。唐代诗人刘商的《送僧往湖南》便包含了这样复杂的情感: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

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形容景非常美的诗句 十首诗词中的可怜(2)

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回想起,往日我们有闲的时候,一起出东林,这时候,夕阳西下,日影斜;稻苗深深浅浅,水田倒映了你的袈裟。

“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今天,你离开了,希望船到南湖的时候,那里一切风平浪静,可爱的秋水倒映了盛开的莲花。

不得不佩服诗人的文采,把“祝你一帆风顺,前程似锦”写得这么有诗意!

3. 《东居·碧沼红莲水自流》,苏曼殊

诗词中的“可怜”,不光可以形容月亮,可以形容春水秋水,可以形容鲜花,还可以形如美人,这也是诗词中一种常见的修辞。近代诗人苏曼殊在《东居·碧沼红莲水自流》中写到:

碧沼红莲水自流,涉江同上木兰舟。

可怜十五盈盈女,不信卢家有莫愁。

形容景非常美的诗句 十首诗词中的可怜(3)

可怜十五盈盈女,不信卢家有莫愁

“碧沼红莲水自流,涉江同上木兰舟”,碧绿的江沼,盛开的红莲,江水自流;因为要过江,所以我们一起登上木兰舟。

“可怜十五盈盈女”,一个十五岁的女孩,站在木兰舟上,江面的倒映盈盈,真是太可爱了,所以诗人“不信卢家有莫愁”。“莫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美女的象征,“不信卢家有莫愁”,很明显,女孩姓卢,诗人说啊,不得不相信,卢家出美女啊!

4. 《竹枝·不奉君欢又一年》,陆完

“竹枝词”,一般是写男女相爱主题的诗词,一般以女性视角来写。明代诗人陆完的这首《竹枝·不奉君欢又一年》写得特别有特点:

不奉君欢又一年,背人啼向落花前。

当初自爱侬如玉,今日如花更可怜。

形容景非常美的诗句 十首诗词中的可怜(4)

当初自爱侬如玉,今日如花更可怜

“不奉君欢又一年,背人啼向落花前”,思妇和良人的分离,又是一年过去了,她自能背着家人,在落花面前哭泣。“落花”,象征着又一年的良辰美景过去,人生能经历几个这样的良辰美景呢?

“当初自爱侬如玉,今日如花更可怜”,当初你喜欢我,说我像玉一样美好,其实,玉再好,也是一个死物件;今天的我,却像盛开的鲜花一样可爱,可惜你却看不到了,现在是最美好的岁月,可惜却不能在一起渡过。

一句“今日如花更可怜”,表达了思妇对丈夫深深的想念!

5. 《上巳晚泊龟山作》,贺铸

诗人是很善于联想的,一开始是感觉月儿的可爱,花儿的可爱,人儿的可爱,继而联想到时光的可爱,光阴的可爱。宋代诗人贺铸就在《上巳晚泊龟山作》中写到:

薄暮东风不满帆,迟迟未忍去淮南。

故园犹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

兰叶自供游女佩,芸编聊对故人谈。

洛桥车骑相望客,曾为吴儿几许慙。

形容景非常美的诗句 十首诗词中的可怜(5)

故园犹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

“故园犹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诗人泊舟龟山,往龟山北山望去,故乡还在北山以北,已经远去了,但今天又是可爱的三月初三,上巳佳节,风光太美好了。在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还有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活动。只可惜,诗人已经远离了家乡,自然也就无法参与佳节的各种活动。

一句,“故园犹在北山北,佳节可怜三月三”,佳节的可爱和故园的远离,对比出诗人对故园无限的怀念!

6.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岑参

其实,可爱这词,一般来说,形如人最合适,如果是形容物,则有把物拟人化的倾向,这样,物就有了人的思想,显得物就更加可爱。唐代诗人岑参的《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就把杨柳写活了,写得特别好: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形容景非常美的诗句 十首诗词中的可怜(6)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这句诗人交代是故地重游。“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这柳树也太可爱了,相见也着人衣服,一幅如同离开依依不舍的样子。

“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这是把柳树拟人化了,一句,“相见也依依”,让人回想起当初离别的时候,那人,那柳,依依不舍的样子。现在故地重游,那柳,还是那样的依依,那人呢?

7. 《惜花吟》,鲍君徽

不管是花可爱,还是人可爱,都有一定的期限,所谓“花开花落总有时”;而人呢?又是“美丽小鸟一去无踪影,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所以,要珍惜时光,珍惜青春。唐代诗人鲍君徽在《惜花吟》中写到: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

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

妆成罢吟恣游后,独把芳枝归洞房。

形容景非常美的诗句 十首诗词中的可怜(7)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枝上花,花下人,都是容光焕发,都是青春可人,都是太可爱了。但花呢?“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昨天看的时候,还是“花灼灼”,今天再看,就“花欲落”了。

所以,“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不如乘着今天花好月圆,尽情享受,不要等到春风把鲜花都吹落了。这让人想起杜丽娘的那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一样的道理。

8. 《和王定国·可怜好月如好人》,晁补之

可爱的月儿,就像老朋友一样,在天涯海角,都陪伴着我。看到了可爱的月亮,就不由得想起了老朋友。宋代诗人晁补之在《和王定国·可怜好月如好人》中写到:

可怜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户。

人言明日当大暑,君看繁星如万炷。

想君映月读书时,清似列仙臞不肥。

我正甘眠愁日出,朝骑一马暮还归。

形容景非常美的诗句 十首诗词中的可怜(8)

可怜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户

“可怜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户”,可爱的月亮,就像老朋友一样,我像招呼老朋友一样,招呼它从窗户进来。从此,诗人自然而然的写到,“想君映月读书时,清似列仙臞不肥”,想你当初乘着月光读书的时候,你是那么清瘦,飘飘欲仙的样子。

一句,“可怜好月如好人”,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想念之情!

9. 《古意·冉冉红罗帐》,元友让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却让思妇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这么好美的时光,却不能在一起渡过,这是多么的痛苦。唐代诗人元友让在《古意·冉冉红罗帐》中写到:

冉冉红罗帐,开君玉楼上。

画作同心鸟,衔花两相向。

春风正可怜,吹映绿窗前。

妾意空相感,君心何处边。

形容景非常美的诗句 十首诗词中的可怜(9)

春风正可怜,吹映绿窗前

“画作同心鸟,衔花两相向”,这是思妇爱情忠贞的誓言。“春风正可怜,吹映绿窗前”,楼外,春风正可爱,已经把窗前都吹绿了。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妾意空相感,君心何处边”,我只能独自感受,那你又在哪里呢?

“春风正可怜,吹映绿窗前”,多么美好的时光,对比多么孤独的人儿,春风可爱,人儿亦可爱,只可惜,良人呢?

10. 《感遇诗·可怜瑶台树》,陈子昂

中国古代有一个传统,就是喜欢以佳人比喻那些“怀才不遇”的人们。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这首《感遇诗·可怜瑶台树》写得特别好,把那些“怀才不遇”的人写得让人拍案叫绝。全诗如下: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形容景非常美的诗句 十首诗词中的可怜(10)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可爱的瑶台树,光彩照人,就像佳人一样。“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现在正是青春年华,可以出成果的时候。“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当初也得到过重用,也是光彩生门户。“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只可惜美好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诗人以树喻人,表明自己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可惜再也没有用武之地,实在太让人伤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