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走了,9月8日,中秋节前天。

有一种回忆叫温暖关于外婆(我们一代人的乡愁也落幕了)(1)

9月8日当天晚上就想好了这篇小文字记录下的,可惜这些天思绪万千,实在没法提笔写点东西。我怕我忘了一些事,索性现在记得多少就写多少点东西吧。

“家家”大概是我们武汉及周边地方对外婆的一种称谓,前不久家家病得有点严重时,我带着我们家的桃桃回去看望了下家家,并拍了张她们同框的几张照片,现在回头看,真的感觉很欣慰。虽然四代同堂的时光终究非常短暂,但老胡也非常知足了。这两个老胡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女性,代表着我身边这几代人的一个新生和离去......这种感觉让人很怪异,又自然。

有一种回忆叫温暖关于外婆(我们一代人的乡愁也落幕了)(2)

家家今年也有82岁左右了,过了80岁,算是我们老家比较长寿的。记得前些年,奶奶去世后的时候,弄完事情我回到武汉。虽然我从小到大和奶奶关系一直显得不亲,但那天晚上,我在东湖边上走了好久,回想奶奶的过往,在我的印象中发现她从小到大都在这个村子里,几乎都没出过这个村,一下子想起这个,我当时就非常惊讶!同时感叹到一个人从娘胎里出生,又终将化为灰烬隐入烟尘这种轮回的神奇过程,我仿佛看到了这种烟尘随风漂到了我面前的东湖里......

一个老人,大半辈子没出过村?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吃惊。但对于她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又觉得十分平常。家家也一样,几乎没怎么出过村,印象中唯独有一次,她和老哥、表弟们去了趟武汉大概是看望我的小姨,回来后,我听表弟们反复讲着家家在城市里各种诙谐的片段,大概如同电影里农村人进城的各种反差故事,他们足足边讲边笑了最少大半个月。那时候,我非常宅,恰好没去。

家家这代人,一辈子干着农活,也许在整个中国经济里的份额占比非常非常小,但她们养育的子子孙孙们,在改革开放、在中国新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起着无法忽视的作用,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大经济盘的主力军。她们没走出村,但她们的子子孙孙辈的人们带着中国走向了全世界。

家家走了后,意味着我爸妈双方的四个老人都没了,老人们的离去,加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延续,让我们这代人回老家一下没有了理由。爸妈那个年代,每家每户生七八个孩子都非常常见,而处于计划生育年代的我们,长大后又将面临怎样的亲情关系?

老胡有时候在想,为什么中国古诗词中那么多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后来,渐渐认为,乡愁本身也许就应该是中国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不同的地方。古时候,交通工具不发达,而中国地理空间幅员辽阔,十天半个月去一个地方都算不远的了,一离别也许就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令人不得倍加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这个刻在骨子里的乡愁,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没有了地理空间的隔阂,但人们越来越忙后,却少了时间上的陪伴。这种亲情关系相比过往,因为互联网和科技多了个互联网空间上面对面的便利,但终究是多了份浮躁少了份沉淀。

有一种回忆叫温暖关于外婆(我们一代人的乡愁也落幕了)(3)

也许,那个年代的故乡和乡愁都该随之渐渐落幕了;

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们所拥有的空间和时间通过不断交融发展,我们的亲情与乡愁又在元宇宙中涅槃重生。

时间和空间如果各比喻成一种物质,那它们的化学反应将会是人类所有的认知。虽面临过去乡愁快速离去的感慨,但老胡也十分期待未来亲情关系的延续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呈现方式。也许我们这一代人也很难飞出地球,到茫茫宇宙中生活,但至少我们还在世的时候,可以走遍世界,在这个名为地球的星球上留下我们的足迹,这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星辰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