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朋友做室友”

昨天,在学校平台交了研究生学费,以及选好了宿舍。

学校很人性化,允许我们自由选择宿舍,以及自由选择自己的舍友。这是很早之前就告知我们了的。

在昨天之前的好几天,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联系一下同门的新同学们,约着住一起,毕竟在所有新生里,我们几个算是比较熟悉了。

最后还是决定不要,还是更愿意把接下来跟谁一起生活的选择机会交给缘分。

大多时候,我不是一个很佛的人,所以跟朋友讲了这件事后,她表示很惊讶,问我为什么不约着和自己熟一点的人住在一起。

我说,关系再好的两个人,每天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相处,几年下来,多少总会有摩擦时刻,毕竟大家性格都不同,作息习惯也不同,所以如果有得选,我不太喜欢跟熟悉的人,或者有社会利益关系的人长时间相处在一起。

一来,我不会明知这样做会增加彼此摩擦,还去给这份关系埋一颗可能有隐患的炸弹;二来,熟悉彼此的人红起脸来,说的话做的事,会比陌生人更不留情面,这样的处境我经历过,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但陌生人就不一样了,对彼此而言都是白纸,从零开始一起交流,一起相互磨合,就算偶尔有分歧,其中的成本代价也小很多。

而且,大家是经过考核,最终在同一个平台一起生活学习,该有的基本素养都是有的。也不必太怕踩雷。

最重要一点是,很多时候,没有人为干预的关系里,就算偶尔分歧,也只会怪缘分“怎么我运气这么不好,遇到这么奇葩的人”,缘分是那个背锅侠;但人为连接在一起的关系,一旦出现分歧,心里埋怨的是对方,责怪的是自己,甚至会一次次怀疑自己“为什么当初要做这个决定”。心态也不一样。

简单点说就是,陌生的人一起做室友,相处好的话,室友是可以成为朋友的,但千万不要让已经很熟悉的朋友随便成为室友

绝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三观不正,是从曾经的一段亲身经历中,得出的血泪教训(那段经历不想再说了,反正当时和朋友闹得特别狼狈)。

没白走那一寸弯路,那段经历也被内化成我现在为人处事原则的一部分,影响着我现在对某些事的决断。

至于可参考性,大家结合自己的人生实际看吧。

人际交往的三条原则(人际交往的三条原则)(1)

“成年人的友谊,都是一期一会”

前两天,刷到一个朋友的动态,才发现,原来我们已经很久没联系了,已经不知道对方最近在忙些什么了。

而且,更恐怖的是,这样慢慢走丢的关系,在我微信里不止他一个,还有三个人。

两年前,我和他们的关系都特别好,无话不说的那种。很多时候,从早上醒了我们就开始聊天,吐槽生活,吐槽奇葩客户,吐槽不知道写什么,吐槽微博热搜上那些事,吐槽彼此的工作,一直聊到晚上。

不是一天两天如此,是每天都如此。

我们就这样聊了两三年,鼓励彼此好好写作好好搞钱。我们见证着彼此的成长和变化,我们也很熟悉彼此和了解彼此的性格了。

但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大家都很默契的不再联系了。

再后来,我们都有了各自的新朋友新生活。这点还是从彼此朋友圈看到的。

以前年纪小,很没办法接受的一点是,曾经关系那么好的两个人,也没有吵架,没有大的分歧,没有大的矛盾,怎么就能突然变成陌生人,再也不联系了。一份关系的淡漠,应该是有触发性事件啊,为什么成年人的世界,这么莫名其妙啊。

这两年长大了,很少会再有这样的困惑,虽然偶尔也会为一段关系的疏淡难过,但更多是开始理解这种变化的原因:

不同于学生时代的友谊,靠的是共同经历共同回忆,维系一段感情,成年人的友谊更多源于工作上或生活上状态的相通。但成年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多变的,不同工作和生活状态下的我们需要的是不同的朋友。

或者,更世俗点说,成年人的友谊原则中很重要一条是,两个发展方向不同,成长速度不一样的人,很难长久做朋友。

成年人的友谊,都是一期一会,很难有人能陪你走到最后。

有点难过,但也不要难过。

努力让自己成为任何时候都没办法被抛弃的那个,比矫情什么都有用得多。

人际交往的三条原则(人际交往的三条原则)(2)

“真正的朋友,是那些一直陪在你身边的人”

前两天收拾东西,看到有个朋友这些年给我写的明信片。差不多五年了,每年生日,他都会准时给我生日祝福,会送我一本书,上面写着祝我多少多少岁生日快乐,书里还夹有手写,且写了很多话的明信片。

看着明信片上的学校,从南开,到厦大,看着他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挺感慨,也挺感动的。

我把所有明信片拍下来,发给他,跟他说,“没想到,我们已经认识这么多年了,没想到,这么多年,每年的生日,你都没缺席,好感动啊”。

往回看,看到在时间的作用下,好多年前在我们身边的人,没被时间打败,现在依旧在身边陪伴,这真的是一件很伟大且很奇妙,也很令人感动的事。

年少时,我们总喜欢去定义朋友,在那时我们心中,朋友是无话不说,是三观一致,是能一起吃饭,是能互相进步的存在。朋友的标准很多,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年轻人,也酷爱去标准去衡量一件事。

但,我现在不喜欢去定义“朋友“这个概念。

到现在,留在身边能称得上是朋友的人,基本都是认识五年以上的。最好的两个女生朋友,一个认识八年了,一个初中就认识,已经超过十年了。彼此性格如何,脾性如何,都很清楚。

世上无完人,我们也都或多或少有某种缺点,但就是这样有时没那么完美,但大多数都在很努力生活的我们,已经成为彼此生命里不可缺少的存在。

所以现在,不再会稚嫩的用着条条款款的标准去选择朋友,更多觉得,那些能打败时间,以某种形式,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的人,就是真正的朋友,就是生命里很珍贵的存在。

此时此刻留在你身边的人,才是你最值得珍惜的人。

有时觉得,你没被时间的沙漏筛选下去,真好。这句话是对我的朋友们说的,也是对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说的。

以上。

作者:文长长,青年作者,烈酒小清新一枚,只说让人清醒的话,只写最走心的文字。新浪微博@文长长winnie 新书《自洽》

人际交往的三条原则(人际交往的三条原则)(3)

,